全球首创体态律动课线上课程举办
世界体态律动教师联盟主席保罗·希勒在课堂上
文 | 李茉
近日,由世界体态律动教师联盟前任主席保罗·席勒教授等7位专家授课的全球首创体态律动5天线上课程结束。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语地区以及旅居德国、奥地利、加拿大、美国等国的华人音乐教师参与音乐教学体验、互动与思考,学习人数超过千人。
体态律动课程尝试线上模式
本次线上体态律动主体课程由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教授保罗·席勒亲授,德籍华人朱亮担任现场中文翻译,由维也纳当地学员担当教学示范,跟随保罗的教学进行现场律动展示,形成一堂完整的体态律动课,再经由网络传输到学习平台。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讲授沿袭了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传统特色与精髓,将当下的前沿教学理念、教学案例充分展现,体现了该教学法的百年传承脉络与时代创新。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音乐教学法由瑞士音乐教育家爱弥儿·雅克-达尔克罗兹于上世纪初创立,它以身体为媒介进行音乐聆听、感受、欣赏、创作,被誉为“一场音乐教学的技术革命”,将学生从传统机械化模式中解放出来,以身体律动的方式重构音乐教学,开创了现代音乐教学法的先河,深刻影响了全世界的艺术教育。
这种体验性与互动性极强的音乐教学方式,百年来一直是以实践性工作坊的形式展开,因受全球疫情影响,教学主办方尝试转换教学模式,改为线上课程。本次课程利用网络优势,集结了世界各地的优秀师资。教学团队由两位获得国际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最高级别的大师保罗·希勒和蔡宜儒领衔,由来自奥地利维也纳、德国德累斯顿、美国纽约、中国台北、中国上海的7位教授组成,从国际通用教学方法到本土解读,从教育理论分析到课堂实践应用,各个层面均有涉及。
此次活动的主办方达尔克罗兹(上海)中心于2020年暑期首创在线课程的方式,开设了屏幕上的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课堂。课程涵盖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中的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即兴演奏三大分支,完整地展示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的全貌,并增加了《教学法理论解读》《儿童律动课例分析》《律动教学素材选择》《爵士乐即兴演奏》等配套课程。2021年寒假,达尔克罗兹(上海)中心的课程提高了教学内容的难度,使学习深度不断深入。
作为线上课程主要设计者,笔者通过观察线上课程实践效果发现,多维度的课程有利于中国老师快速领会这一教学法的精髓,尤其是爵士钢琴演奏课可以带领中国音乐教师快速进入即兴演奏的状态。
既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
在过去的现场课程,学员以学习者的身份体验和感受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魅力;而线上课程的学习者变成多重身份,一面隔着屏幕跟随教授的音乐自由律动,一面以旁观者的视角理性地分析研究教授教什么、如何教。无限回看功能有助于学习者反复研究教授的教学目的、步骤,逐步移植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刘思娴老师参加了去年暑假和今年寒假的两期课程,实实在在感受到授课教师团队的专注与投入,相比现场课的激情,线上课有了更多的反思和学习过程,每次回看也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厦门的黄鹭玲老师通过系列课程体验发现,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即兴演奏并非毫不相关。保罗教授将同一个节奏型贯穿于这三门课程,持续强化这一节奏型,并强调体验、肢体的协调性以及内在听觉。通过训练生成肌肉记忆,使得即兴演奏更加容易上手,让我们的大脑与耳朵可以更专注于创作美妙的旋律这件事,而不是专注在弹哪个键,弹对了没有,要什么演奏技巧,要什么和声等问题。
旅欧声乐艺术指导老师任旻认为,听是学习音乐的第一步,而大多数学生却止步于此。在声乐艺术指导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演唱时肢体僵硬,就算唱非常活泼有趣的歌曲,身体也是一动不动,或动得很尴尬。甚至还有不少学生,都做不到一边唱一边用手打出基本拍。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给我很大启发,我们急需把它运用到音乐教育中去。
有高校教师认为,身体的动感对各年龄段的学生都很有益处,尤其是进入高校之后发现,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体感训练得到解决。在各种切分训练中,得到的结果不止是准确的节奏,更重要的是身体的支撑和对于做出切分节奏时的准备,这比单纯的打拍子会更有表演的参与感。很喜欢这个“从动中学”的方式。
探索本土化实践
很多学员已经开始了自己的音乐教学模式新探索,将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理论与方法融入自己的实践。
有学员反映,达尔克罗兹线上课程彻底改变了自己对音乐基础理论无趣、机械的看法,“在教学实践上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一路和学生一起探索前进,学生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我也很期待学生的每一个变化。第三期的学习明显比第一第二期难了很多,反而激起了我慢慢练习的欲望。”
一些一线中小学老师在课堂中尝试着带领学生体验节奏、节拍,通过身体来表达所感受到的音乐,学生很喜欢,从一开始不知所措到逐渐自由表达。一位学员表示:“之前小小的尝试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眼中的光,看到了他们对音乐课的渴望。期待探索教学法与现行国家课程进一步结合的可能性,这也是我给自己定立的目标——探索出适合国内中小学生的校本化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