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识小|“上元影灯巧丽”
1930年代元宵节一个稚童在兔子灯前怯生生地望着这个世界
快到元宵节了,晚上读着汪曾祺先生《故乡的元宵》:“天上有一盏红灯笼。竹篾为骨,外糊红纸,一个长方的筒,里面点了蜡烛,放到天上,灯笼是很好放的,连脑线都不用,在一个角上系上线,就能飞上去。灯笼在天上微微飘动,不知道为什么,看了使人有一点薄薄的凄凉。”汪先生是江苏高邮人,说的显然是苏北的上元节风俗。
与苏北同属江苏的苏南,特别是苏州上海,原本江南吴地,苏州才子唐寅《元宵》诗曰:“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绕月下月如银。”元宵节也是别有风情。元宵节之盛在于“灯”,所以又叫“灯节”。宋代时,吴地灯彩的制作水平已冠绝全国,灯彩制作行业逐步形成规模,灯节、灯市盛行。尤其是南宋时期,因为政权南移,江浙的灯彩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灯品制作更是精益求精。南宋与陆游齐名的苏州籍诗人范成大在《吴郡志》卷一“风俗”目中记载:“上元影灯巧丽,他郡莫及。”《武林旧事》卷二记载:“元夕张灯,以苏灯为最”。清代江南吴地灯市里出售的各色花灯,“精奇百出”,又,吴郡“今俗,市上所卖诸灯未改古制,而乡镇别邑,又皆买自郡中,以是元宵前后,喧盛尤昔”。
在元宵节前,家家户户用糯米粉做成各种形状的汤圆,有的形似古代绢团,银子,还有的形似小鸡、小鸭、鲤鱼、棉铃、玉米、桃子、稻堆等。正月半中午,每家都吃馄饨;下午人们还将这些食品作为祭品,去坟上拜祖宗,祭田头,晚上,人们三五成群地或提形状各异的灯笼,后甩火球,后过三桥,尽心游玩。在正月半点灯笼的习惯十分盛行。灯笼的形状有兔子灯、鲤鱼灯、五角大楼型灯等,灯挂的地方也很有地方风味,如把众多红灯排成字形或者各种图形,灯内点上蜡烛,用竹杆高高挂起,在桥口扎成彩楼,上面挂满各式奇异的灯笼,晚间这里又有一番风情。此外在元宵之夜还有跑马灯,调狮子,甩田财,请坑三娘娘,元节姑娘等名目繁多的活动。
晚清,上海开埠,上海人并没有因为洋人来了而放弃自己的习俗,相反,那个时候的元宵节过得更加热闹,节前,家家户户、各店各铺,张灯结彩,寺庙、园林、广场、店铺、神祠、会馆都燃灯庆祝,一般人家则在家中点燃两根大蜡烛,互相观赏。当时各乡社庙放烟火,集数十架于庭,次第燃放。“华灯万盏,谓之灯宴”。游人以看灯为名,结伴闲游,通宵不绝。沪地最常见的有兔子灯、元宝灯、走马灯,最大、最精彩者为“龙灯”:龙身有首有尾,鳞片闪烁,共长9节,下承以长柄,由舞龙者操持。又由专人持大珠般的“滚灯”,与龙身周旋、追逐,甚至打斗,它们共舞行于沪城的大街小巷中。
上海城隍庙及豫园是上海地标,自然成为活动的中心点,是处亭台楼阁遍饰灯彩,内外通明。园中大假山高岩处,还燃放花筒烟火,最为吸引人。来此的观众摩肩接踵,个个笑逐颜开。这灯节除看灯外,领略的还是一种特别的“人气”:所谓“十里珠帘都不卷,看灯人看看灯人”,便是那种独特的意境。元宵夜之闹猛一直要延至夜深,待灯阑兴尽,众人始慢慢步回家。在即将到来的黎明晨曦中,这一年的年事活动也到此落下帷幕。
对传统的元宵灯节,人们向有一种亲切、熟悉、融和的感觉,并有丝丝缕缕的亲合传感力。如今的现代技术手段“声、光、电、动”已经取代了传统灯彩艺术中的制作技巧“扎、糊、剪、绘”,夺人眼球的声光化电,精彩绝伦的大型灯彩和彩船的水上巡游,不是说明传统的退化与衰落,而是处于前所未有的更新与发展之中。再现代化的灯彩,也需要人文的内涵,更需要灯彩匠人“精、细、美、巧”的聪慧来装点。千百年来中国人的传统民俗文化,更显深邃和厚重。
2021年2月25日元宵节前 于沪上五角场凝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