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过《都挺好》、《欢乐颂》,但我还是个不赚钱的国产声优

靠视频能赚钱,那靠声音呢?

配音圈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圈子,其中,专门进行广播剧的配音被归到中抓圈,但你可能在很多影视作品、动漫作品、甚至是短视频里,都曾听过他们的声音。

虽然这些配音演员大多为许多作品配过音,但这个行业依然存在变现难的问题。

有媒体曾报道过,国内配音圈主要分商配和网配:

商配演员“接单交活儿”,普通演员电视剧几百、电影千元左右、广告高一点也不过万;网配圈就更加没钱赚了,基本都是爱好者们自己凭兴趣在捣鼓。

即便在声优产业发达的日本,声优也几乎是演艺圈中最低的群体之一。

按日本当红声优收入来算,平均每个月可以接10部动画作品左右,每部收入4万日元。此外还要扣除给声优事务所的30%管理费、个人所得税、保险费等,最终每年收入接近2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1.2万元)左右。

国内的观众谈及一部影视剧,往往更倾向于了解代表这部剧排面的演员阵容,或者关注决定一部剧风格走向的导演,但是极少有人会好奇配音演员是谁。

值得庆幸的是,配音行业的“小众化”慢慢成为历史,在如今的网络上,“中抓圈”正在悄无声息地向繁荣进化。

本期显微故事采访了一群配音从业者,他们之中:

有的人主业是医生、凭借兴趣成为了一名业余广播剧编剧,满足爱好的同时也庆幸自己有一份稳定工作;

有的人在广东顶尖的配音团队工作,先后配过各种知名电视剧、动画片,但依然觉得这行业实在太难做了;

有的人原本是插画师,因中抓圈可以更方便和大神合作而一头扎进了以无偿劳动为主导的网配圈。

以下是关于他们的真实故事:

文 | 天台乌药
编辑 | 清淮

01

广东的电视剧都是我配音

“看起来光鲜亮丽,但这行一点不赚钱”

柳青  配音演员  SingUp配音组 擅长粤语配音
我们配音组叫SingUp,是广东比较知名的配音组。
国内的影视剧进到广东,基本上都会被译制成粤语后播出。我们配音组可以国粤语双语配音,你在广东当地看到的不少国产电视剧,里面的角色都是我们的声音。
我们配音的作品从电视剧、电影、网大、动画、广播剧等都有涉及。其中,国内一些广为人知的电视剧和动画,比如《都挺好》、《欢乐颂》、《熊出没》等等,都是我们配的。
图 | Singup配音组部分作品
你是不是觉得,我们是个很赚钱的团队?
但实际上,我们一度难以运营下去。
为了让配音的质量更好,我们采买了广东配置最高端、专业性最强的影视制作录音棚,录音棚面积200多平。
再加上我们棚内的一些设备,这些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图 | singup配音组工作环境
我们有时候配一次音,一配就是几个小时,重复的台词需要念好多遍,直到试到最合适的那一句。
老实说,配音真的是既不挣钱又费力气。但这不影响我们对配音这项工作超乎寻常的热爱。
还记得小时候,我爸妈从香港给我带回来一张《狮子王》的CD(没有动画,只有音频),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粤语广播剧。
刚听的时候我就觉得特别有意思,翻来覆去地听了好多遍,直到现在我都记得,那张CD里给长大后的辛巴配音的声音。
后来,我发现有不少的明星都在香港商业电台有声演广播剧,我就通过各种渠道找来听,至今印象最深刻的是陈奕迅和杨千嬅的《来不及听你说爱我》。
随着接触了越来越多的作品,我渴望自己做广播剧的念头在脑海中疯狂生长。
上大学选社团时,我毫不犹豫地去了广播部,当时有师姐问我想做什么节目,我斩钉截铁地说,我想做广播剧。
也就是在这个部门里,我自学了广播剧所有需要涉及的工作,包括编剧、后期等等。这在中抓圈里是普遍现象,大部分人都是身兼数职。
图 | Singup配音组的logo
很多人以为,我坚持到现在是因为我在这个圈子里已经做出了什么成就。
其实这一行不好出头,如果真混出头了,我早就去参加《声临其境》了。
那我为什么一定要当配音员?为什么我宁愿倒贴钱也甘愿继续做这份工作?为什么我会妥协接一些莫名其妙的商业配音单?
答案很朴素,就是喜欢。所以才会用兴趣反哺兴趣,才会从听众的留言催更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
有人喜欢我做的东西,有人被我做的东西牵动到情绪,甚至有人想继续关注我做的这项东西。
那一刻会让我感觉到,我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02

我是和灰太狼合作的医生

“我自编自配,在配音中找到另一个世界”
黑攻 女 中抓圈编剧 医生
我读高中那年,为了缓解学习压力,常会听一些音乐。
2013年,有次我无意之间点开了广播剧的频道,从此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当时听的广播剧叫做《纨绔》,那个节目将台词用不同的声音串联起来,配上合适的音效,让人感觉似乎就在听一本精彩的小说。或者说,胜于小说,配音人物的声音更引人入胜。
后来我对配音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搞明白作品的配音是谁,我特意上网搜索了一下。
从那以后,我就踏进了“中抓圈”(drama的音译,也叫做“网配圈”)。
2014年,听了一年多的广播剧后,热爱写作的我决定先从一个广播剧编剧做起。
中抓圈里所有的幕后人员统称为Staff,其中,最重要的配音演员简称CV(character voice),此外还有策划、导演、编剧,、后期、美工等。

图 | 黑攻原创作品海报

写广播剧的剧本和传统剧本不同,它是人物的对话以及音效的合集,也更考验编剧的脑内画面成型能力。所以,创作前,所有的内容我们是已经提前在脑海中演绎了一遍的。
我的第一部作品是一部帮人闺蜜之间的小故事。两三分钟的剧本,全本几百字,但却耗费了我不少的时间。
但新人做编剧,写容易、生产出来却很困难,极少有人会冒着新人没经验、没资源的风险来找你合作
一开始,我只能厚着脸皮主动寻求别人合作,看到有合适的剧组需要编剧,就去试试看,在寻求机会的过程中我也踩到过一些坑。
有一次,有个策划找到我,说要到了一部小说的授权,希望我可以把它改编成广播剧剧本。
我花了几天时间读完了小说,写了七千多字的剧本,前前后后花了一个多星期。
但我发给策划后,她忽然告诉我,她不打算合作了。遇到这种被放鸽子的情况让人很生气,后来我就提前和每个合作对象打招呼,“不允许半途爽约”。

图 | 黑攻的改编作品海报

有了一些作品之后,我也会更有底气去找文章作者要授权、再改编成广播剧剧本。这个过程也需要考验说话技巧,不过,只要你脸皮够厚,和大神们一起合作也是有可能的。
虽然我的本职工作是医生,但我脸皮厚很厚,靠这个本事,给我赢得了和《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灰太狼的配音演员一起合作的机会。
医生的工作压力很大,但在编剧和配音过程中,我可以切换成广播剧角色,还可以找到一种现实和理想的平衡,我的精神和情绪可以和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同步变化。
现在,广播剧圈的编剧身份已是我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我愿意在看病人的闲暇时间,再花上几个月时间打磨剧本,甚至有时候我会倒贴钱搞创作,但我从没后悔过,靠爱发电就足以让我开心很久。

03

这个工作又不挣钱又费力气


“感觉混不下去的时候太多了”
Key  网配圈策划、美工    S.N.工作室
我原本是一名插画师,2017年朋友把我拉进了网配圈。
当时网配圈很小众,行内大家都默认无偿劳动的,即使特别优秀,也不过是一部作品赚个几十上百块而已。
因为我有美术功底,所以一开始负责的是美工。后来我慢慢熟悉了网络配音,就开始学习制作广播剧、策划——接触这个圈子的人,几乎都是从零开始。
策划在一部广播剧的制作流程中担着协调的作用。从剧本成型、找配音演员、到剪辑这些音频、后期合成调试、再到成品,策划需要跟进、串联起这一系列的流程——这也是最累的工作。
更痛苦的是,作为策划还要自己找后期制作的人,因为钱少,我薅秃脑袋都找不到一个无偿后期,最后自学了后期。
2020年,我协助策划和创作的作品近30部。此外,我们S.N.工作室从成立以来,室内作品一半海报都是我做的。
图 | Key的海报作品
中抓圈有种魔力,可以认识很多你曾经意想不到的人。
这个圈子又足够小,大神和你认识的人之间不需要六度人脉就可以触及,这也是我迷恋这个圈子的原因之一。
图 | Key作品海报
我不奢望自己能成为圈内大神。
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学会后期,加入工作室爆肝的行列,让我们工作室每周都有作品可以发。
一直以来,我都是用别人在休息的时间坚持我的爱好,虽然没有因此赚到多少钱,但是我从中得到的成就感完全不亚于拿到工资的快乐。
圈里这些人,也都是在为共同的目标充实自己、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无数听众带去一个个梦幻绮丽的故事。
在我眼里,每一个配音演员,都是英雄。
(0)

相关推荐

  • 涛声依旧·第三集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第三集·胡半的心愿 作者:耳边风 朗读:耳边风 排版:耳边风 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是胡半.父亲说人无完人,又说谦受益满招损 ...

  • 关于编剧-剧本的重要性

    试问,2500多年前的戏剧作品,传到今日的是什么?是剧本! 影视剧作品应该是非常具有文学性的作品.经典作品无一例外. 而今文学性被消弱.剧本成了某些导演的"素材",演员成了他们的工 ...

  • “探秘”声优粉丝饭圈文化:佛系和疯狂间摇摆

    粉丝的疯狂程度,全天下一样. 有人在声控贴吧里问:"因为声优吸粉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各类迷人声线吧.有多少人是完全的声控,而能做到和颜无关呢.其实我觉得很多声优都是颜音不匹颜.或者是有另一类人? ...

  • 中国声优在路上

    作者 | 宝珠 编辑 | 潘熳熳 视觉 | BBQ 不久前,日本炙手可热的声优花泽香菜拿到了<宝可梦>新动画中女主角小春的配音工作.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作为一线声优大咖的花泽香菜,并非< ...

  • papi酱都去演欢乐颂了,那些假脸网红还在露大腿!

    今天是大好的五四青年节!(然而并没有传说中的假期)为了呼应节日,咋整君跑去看了一部虽然名字像音乐剧但其实充满了新时代青年的电视剧--<欢乐颂>.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就是,五个性格身份迥异的女 ...

  • 《都挺好》VS《欢乐颂》:能把日子过好的女人,大多都有三个特点

    很多人都喜欢拿<都挺好>的苏明玉和<欢乐颂>的樊胜美作比较,因为她们都有一个不怎样的原生家庭,却因为选择走了不同的路而拥有了不同的结局. 明明握着差不多的牌,一个能够成为人生赢 ...

  • 从《知否》《都挺好》和《欢乐颂》看,过得好的女人都有三个特点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什么样的女人才算是真正活得好的.我觉得,这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但却能够从一些女人身上学到经验. 比如<知否>中的盛明兰,她逆风翻盘,拿着一手烂牌硬是打成了人 ...

  • 狗血!吹爆了的《都挺好》,并配不上豆瓣高分&热搜榜

    本文原题:<都挺好>:这是什么狗血烂剧,居然也能这么火 最近有一部国产剧火了,在各个社交媒体上经常见到它的影子,这就是姚晨.倪大红主演的家庭伦理剧<都挺好>. <都挺好& ...

  • 《欢乐颂》:也许每个关雎尔心里,都住着一个曲筱绡

    我是用文字温暖你的夕言,点击上方蓝色按键关注我哦. 说到<欢乐颂>,大家褒贬不一.有人说,这是一部很现实的剧,有人说,这是一部很拜金的剧,也有人说,这是一部很离谱的剧. 我承认,曲筱绡和安 ...

  • 《欢乐颂》: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邱莹莹和樊胜美?

    我是用文字温暖你的夕言,点击上方蓝色按键关注我哦. 昨天写了关于<欢乐颂>小妖精曲筱绡的爱情观,引起了很多人的热议. 有人说,曲筱绡虽然尖锐,但真的很直率可爱,和这样的人相处,不累. 有人 ...

  • 网传《欢乐颂3》演员阵容,杨采钰周冬雨参演,都是知名女演员

    本文由明星粉丝团作者芦笙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欢乐颂>这部剧,大家应该都不太陌生.作为女性群像剧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剧在播出后也是一度迎来了大红大紫的状态,说是一部爆款作品也是毋庸置疑的 ...

  • 低配版《欢乐颂》,火不起来是有原因的!

    最近由孙怡和张彬彬主演的<我和我们在一起>正在热播中,孙怡在产后状态仍然很少女,饰演起20岁的小姑娘完全不在话下.而张彬彬因为<司藤>一剧在前阵子大火之后,就没有作品,这次这部 ...

  • 《欢乐颂2》:五美的脑子都长安迪头上了

    " 在那些没有信心靠自己的奋斗找到前途的人当中,你很难找到独立的精神和坚强的个性. 昨天"心疼小蚯蚓"的话题在微博挂了一天,然而局长并不心疼,局长和安迪的想法一致,应勤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