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40章译文/原文:如何证明有生于无?何为无生偈?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四十章

有生于无章

第一段: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第二段: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道德经第40章译文

句-句直译:

道一直运行在返回自身的路上(异化为自己的反面又回归自己),

道一直以柔弱相显示妙用(肉眼无法觉察的、并且不可抗拒的)。

法界一切有形存在物都从“有”中产生,

“有”又从“无”中产生。

义理直译:

道一直运行在返回自身中,

这显示了道的动相,

因此世人以为道是动的。

道一直没有离开自身,

这显示了道的静相,

因此世人以为道是静的。

动相和静相看上去似乎是矛盾的,

离开与未离开不可能同时发生,

但道的存在态确实如此。

道是非动非静,

又即动即静,

因此道体是动静的叠加态,

所以称为众妙,又称为混成。

动和静是世人的名言,

道超出了世人的名言,

所以告诫世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执着名言就错会了道妙。

这就是“反者道之动”。

道一直以柔弱相显示妙用恒沙,

道虽然显示柔弱相。

但这是不可抗拒的柔弱,

因为世人的肉眼无法看见,

所以称为柔弱。

其实强大无比,

所以说柔弱胜刚强。

道让一颗橡树的种子发芽,

最后慢慢长成了一颗大树。

道让身体一天天衰老,

尽管世人极力抗拒,

但世人还是变得老态龙钟。

世人懂得道的柔弱妙用,

就会改变自己的铁石心肠,

在内心生起祥和之气,

以柔和对待他人。

这就是“弱者道之用”。

世人相信牛永远生牛,

马永远生马,

种群之命不会改变。

万物形状各异,

都可以称为有。

世人谁也没有见过有,

却对有信心满满。

世人把肉眼可见的、有形有质碍的称为物,

认为只有物是真实的有,

却忽略了虚空的存在,

更忽略了玄的存在。

世人相信物生物,有生有,

这就是“天下万物生于有”。

世人忽略虚空的存在,

更忽略玄的存在。

不是虚空离不开万物,

而是万物离不开虚空。

不是玄不开万物,

而是万物离不开玄。

没有虚空、没有玄,

万物就不可能存在。

世人的肉眼以为见到真相,

其实见到是假相。

法界唯一的真实就是“无”,

因为虚空、玄都是无的显现。

所以说“有生于无”。

工匠制造车子,

只制造车轮、车毂、车轴等零件,

从来不制造车子,

却突然制造了一辆车子。

世人细看车子,

只看见车轮、车毂、车轴等零件,

从来没有看见一辆车子。

世人说自己看见了车子,

是真的看见了车子,

还是稀里糊涂的乱说?

--什么是物?

--什么是象?

--什么是有?

--什么是无?

--谁能够分清楚物、象、有、无?

--那只有智慧超群的证悟者。

经文很含蓄,“--”表示隐含义,补充理解。

“反者道之动”:“反”是老子宇宙模型的核心教法,意为“返于反”,阴反于阳,阳返于阴;动反于静,静反与动;“三道三道一真五大”(41章),“清静五大”(45章)皆是返于反之敷演。契悟“反”之妙理,动静得宜,动不碍静,静不碍动,此谓第一义谛。

题解:老子终于宣讲“有生于无”的第一义谛,这是惊天骇俗的,足以颠覆世人俗智的第一妙理,但前面证道的过程已经暗含了第一义谛,现在终于瓜熟蒂落,开无上智慧。世人听闻后无不惊骇,“下士闻之,大笑之”(41章),正是听闻“有生于无”第一义谛。下士笑的愈疯狂,说明愈真实,因为下士的脑回路因大笑而打开,穿过防火墙从小逻辑跃升到大逻辑。这是老子的棒喝,是大逻辑破小逻辑,是破徼入妙的关键一步。

五千年中,世人一直不愿承认“0”是算法因子,直到公元七世纪印度数学家才发明并应用0这个数学符号,从此改变了数学,牛顿-莱布尼茨才能运用0这个算法因子推演出微积分。有了微积分,现代物理学才可能发展。0与1是同等重要的算法因子,计算机的算法正是基于0和1二个算法因子。一切皆算法的时代已经到来,这正是“有生于无”第一义谛的含义。无是最重要的思维因子,等同于0这个算法因子。0与1就是无与有,领会无量妙法界的无上智慧打开了。引进“无”作为思维因子,这是第一智慧,改变了全部的逻辑,改变了全部的可能性。

“无”的存在性和“有生于无”的第一义谛的重要性没有被足够认识,这涉及逻辑系统的突破和升级,是把握能力的极大提升,宣告“算法时代”的到来。世人认识的局限来源于逻辑边际(防火墙),只有突破逻辑边际(防火墙),认识能力才有突破性的提升。“有生于无”的第一义谛带来的是一场思想震动,一场大变革。

严遵本39章和40章合为一章,义理不可分割。“造舆于无舆”正是用来证明“有生于无”的惊天妙理。“有生于无”是有逻辑论证的,不是简单的结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