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小词典:蚀刻版画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击上方蓝字“自在画吧”关注我们
并将我们内容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爱艺术的小伙伴看到我们
周四:艺术小词典
蚀刻版画
昨天介绍了艺术家伯纳德·蒙维尔,在文章里提到,他赖以成名的是蚀刻版画,这个门类大约很少有人接触,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蚀刻版画。
蚀刻版画是一种版画的作画方法,先在金属板上雕刻,然后用强酸腐蚀,制成凹版,再用油墨印刷成版画。现代也有用其他材料和其他化学腐蚀剂的方法。
做蚀刻版画的金属板一般用铜、锌或钢板,先涂上一层蜡,画家用针作画,也可以用宽刀来勾画大面],画出的线和面的蜡被去除,然后将金属板放到酸浴中浸泡或用酸液冲洗,被去除蜡的部分会被酸液腐蚀凹进去,完成后再将蜡洗去,涂上油墨,擦去表面的油墨,只剩下凹线中的油墨,再用压力转印到纸上,这样就完成了一个蚀刻版画作品了。一张这样的金属版可以印制几百张版画,直到版面磨损。画家在制作蚀刻版画时,有时也直接刻制、修复部分线条。
蚀刻版画与我们熟悉木板版画或铜板版画,最大的区别是,画家在制作印版的时候并不直接在金属板上雕刻,而是在蜡层上进行雕刻,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画家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同时还能雕刻出更多的细节。
这种创作方式最初是和印刷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最早产生在德国,目前公认最早出现的蚀刻版画大约是在1500年前后。随着这种技术在欧洲各地的传播,很快在意大利找到了他的知音,意大利艺术家弗兰西斯科·帕尔米贾尼诺(Parmigianino)很快的发现了这种创作方式与素描创作的一些共通之处,随着他的推广,蚀刻版画才真正的进入到欧洲艺术家的圈子里。
随着印刷技术和金属加工工艺的发展,蚀刻版画也有了很多技术上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彩色蚀刻版画的出现,让这种古老的创作方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就算是到了近现代依然有很多艺术家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