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该冷就得冷
近一段时间寒流来袭,全国很多地方进入“断崖式”冷冻模式。虽然冻着不舒服,但从中医的角度看,这正是老天提供的收敛闭藏好时机!我们如果珍惜并且用好了,就非常有助于解决手脚冰凉的问题,对睡眠也有很大帮助,可以让您整个冬天都暖暖地,该补的能够补得进,上热下寒的问题也能得到很大的改善。所以千万别浪费了这难得的天赐良机!
现已进入“三九”,外界环境气降极,阴甚极,阳虚极。人体在这种环境下,阳气、能量也会和天气同步,向身体内部收敛收藏,包括平时跑到身体上面、外面的能量也会收下来、收进去。此时趁机适当加衣物保暖,并借这个趋势,饮食上进补一些养阴益气食品或滋补性药物,往往能补得进去,不致于上火。这也是中医主张“秋冬进补”的依据之一。
四时春夏秋冬,温热凉寒,本是自然规律。现逢三九时节,当冷就要冷,然后阳气才能闭藏。若该冷时不冷,意味着阳气不能归根,对人的健康非常不利。《黄帝内经》讲:“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伤于寒和不藏精都指阳气不能闭藏,疏泄过度,至春天阳气上升时,则会过度升浮而拔根,导致温病。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北方的冬天多种有小麦,小麦需过冬而后才能抽穗结子。小麦与人一样,亦需在冬天阳气尽力收藏,然后开春后方能生长旺盛。而大雪或严寒最助阳气之藏,小麦被覆盖于大雪之下,天之阳气深藏于根部。冬能藏精,至春则阳气升发健旺,产量自高。人亦如此,必于冬天深藏阳气,方能来春健康不病。
冬天应该是寒冷的,寒主收引,这样才能帮助人把阳气敛藏到肾水中,以后阳气再借温暖的春天而升发。冬天阳气藏得越深,到春天阳气升发地就越顺畅,人也就越健康。反之,若冬天不冷,甚至如阳春三月;或寒冬把暖气开得很热;或冬天剧烈运动;或冬泳等等,这都不利于阳气敛藏。冬不藏阳,春天就容易生病。那面对寒流,那我们如何才能挺过呢?从中医来分析,要勿扰乎阳。一则,避寒保暖,使寒邪勿伤健康;二则,减少户外活动,以助阳气闭藏,此时不宜做剧烈的户外锻炼,但适当的运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运动可以生阳,有助于阳气宣通,让人健康,兼可强身健体,增强御寒能力。比如慢跑、散步等等。运动要适度,以不出汗为宜。三则,饮食当温,忌寒,饮食忌寒凉冷饮,水果少吃;四则,尽量多睡,早睡,晚起,让阳气潜藏地更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