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英伦向学记

英伦向学记

1999年10月,我参加了由中国经贸委与英国贸工部联合举办的第六期企业管理战略培训班。

10月10日下午14:15乘坐国际航937航班直飞伦敦。于伦敦时间18:15飞抵伦敦西思罗机场。我们一行乘坐巴士于21:30到达位于考文垂的大东电讯管理学院。

此时夜空中正飘着细雨,夜色中的大东管理学院在月晕般的灯光中显得安谧而宁静,空气中飘逸着花草的清香,让人感觉恍如隔世,我居然有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的感觉。

10月12日由彭尼·弗劳先生讲授“关系营销学”。看到这个题目我就禁不住哑然失笑,因为这个标题在国内的意味可登不上大雅之堂。听完了课程我才明白,“关系营销学”在这里的本意是运用关系营销为公司获得利益,其分野是“为公”与“为私”。我相信,在关系文化浓厚的神州大地,如果中国的企业员工能够为了自己企业的收益使用“关系营销学”,一定能立刻在这个学科产生出很多第一流的实践者与学者,能让所有走在前面的“关系营销学”的学子们望尘莫及。

在彭尼·弗劳先生讲授的一整天的课程中,不时强调文化建设和价值观选择,强调领导者必须身先士卒,他所涉及的这些我曾经耳熟能详的内容已经久违了,此刻我甚至产生了幻觉,我觉得这位金发碧眼的老师倒很像那个当年给我们上“党课”的政委,形象虽然迥异,道理却大致相同。

晚上由科林·兰德尔萨姆先生主讲“英国的商务文化”。科林先生认为英国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做得并不尽如人意,他坦言认为英国在前段时间的私有化进程走得过于极端。科林先生认为文化与体制互为因果,各国之间差异鲜明,成功在于尊重个性,比如同是西方国家,德国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感觉,而法国具有半计划经济的感觉。我感觉继白天彭尼·弗劳的“党课”之后,这个晚上我又听科林·兰德尔萨姆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类党课”。

大道相通,原来世间真理只有一个。

10月13日上午由斯蒂文·里根先生主讲“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这位先生主要讲了1979年在英国发生的国企私有化问题。像英国这样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富论》的诞生地,居然在资本主义发展了三百多年后,要由政府来干预企业运作,这是否说明被西方视为圭臬的那一套资本主义运转模式也并非铁律,乃至于今仍然无解?

斯蒂文·里根先生告诉我们,对于国企来说,看来政府不是一个最好的经理人,由政府管理的国企之效率低下已经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程度,所谓私有化,无非是为那些国企找到真正负责任的经理人,而不是虚有其名。他这一番话让我想起前几天预培训时那位讲企业创新的教授,说起国企管理主体缺位时的失望与慨叹。我觉得,既然中、英这两个经济发展迥异的国家同在这个世纪之末面临同样的问题,其根源也许只能从人类的劣根性中去寻找。

晚上,由英国电力能源公司(CEGB)人力资源主管夏绿蒂女士介绍该企业在私有化以后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下午的课程相表里,这个讲座属于微观层面的私有化运作。夏绿蒂女士所讲的人力资源管理让我觉得似曾相识,以人为本、关心员工、加强培训、劳资协调等等,只不过我们大多只是仅仅停留在说一说的阶段而已,可夏绿蒂女士所在的公司已经实实在在地去做了,而且行之有效。从夏绿蒂女士的讲座中我们了解到,他们已经成功地树立起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从而能够团结一致,更好地工作。他们在贯彻人力资源管理中优胜劣汰的原则时非常稳健,非常讲究思想工作,比如对下岗员工给予让对方满意的补贴,并辅以富于人情味的思想工作,让劳资双方始终保持相当和谐平和的关系,甚至终生保持着友好关系。这真是令人感叹的了不起的一项管理成就。在某种程度上,为了共同的利益共识与妥贴的善后安置正是达成优胜劣汰的保障基础,这样的企业已经从丛林法则中走出来,实现了具有新时代特点的优胜劣汰。

10月14日上午由迈克尔·斯威尼教授主讲“在变革世界中制造杰出的挑战”。他重点介绍了“世界第一流企业的特点”,在包括世界最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十项特点中,位列第一的竟然是“车间和办公室清洁、整齐和美观。”他提醒我们在参观企业时特别注意这一点,杰出的企业一定如此。

晚上到附近散步,随处都领略了英式田野童话般的魅力,或是一片原野几株绿树,或是一片庄稼几头奶牛,或是一汪碧水几茎芦苇,或是一对野鸭几声鸟鸣,都显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让人觉得它们完全相信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不必有所顾忌。也不知为什么,如此良辰美景,却让我想起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

10月15日上午由菲尔·戴维斯先生讲授“企业战略”。他把战略分为法人级、业务级和功能级,他认为战略就是寻求多方参与持续博弈中的最佳平衡点。

听到老师如此的战略分级,让我觉得战略这个词在汉语语境中与在英语语境中的意思可能不太一样。

菲尔先生在讲课中顺便说起企业兼并的事例,他说其实英国人特别不愿意把“劳斯莱斯”卖给德国,尽管二战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可是积怨难返,还记着仇呢!

下午由菲尔·戴维斯先生讲“变革的管理”。我理解这堂课的核心内容应该是思想与行动,也就是在战略方向被遮蔽时积极寻求新路的能力。

晚上的讲座由罗·罗(ROLLS-ROYCE)公司的战略规划总监主讲“战略规划”。

10月16日上午进行电脑模拟经营管理演练(MINIMAX)。

我们这一行学员分成了四个组进行演练,虽说是游戏性质,却也有相当程度的逼真感。当另外三个组尚在首轮模拟经营进行中时,我们这个组已历经两次模拟经营破产。相比之下,第二组赚得最多,仔细一看,他们这个组四个人中居然有两个清华毕业的学生,他们确实聪明。仔细琢磨这四个小组各自的人员组成,以及模拟演练的进行情景,我觉得还真是挺有意思,我相信这四个组如果回到现实经营中的结果也应该大致如此,如此看来,这个“MINIMAX”还真是逼近实际经营管理的一个游戏软件。

10月17日上午到“沃瑞克”城堡参观。据说这个城堡是当年一个地主的庄园,在这里可以看到当年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模式的遗迹,这里居然还有武器和私牢。我注意到,“沃瑞克”庄园把供其役使的各种工匠作坊全部置于自己居住的楼层的地下室里,这是为什么?我们还看到,这个“沃瑞克”城堡有自己金碧辉煌的教堂,难道上帝会区别对待地主和工匠的灵魂?就像他们分别在楼上居住和在地下室干活?我记得圣经里好像并没有这么说过。

10月18日一早离开大东电讯管理学院赴伦敦,一路安排了两处参观。

上午参观马可尼电讯公司(MARCONI),主人介绍了他们对于竞争创新的重视与焦虑。

下午参观利特·包夫得发电厂。我们看到,这里每一道门都有磁卡控制,如果没有人带领根本无法出来。联想起到培训中心的第一天进不去房门的尴尬,我不禁感叹,原来在这块土地上不仅入门难,出门也是如此不容易。

10月19日到英国贸工部听关于英国企私有化问题的讲座,共有七位演讲人主讲。

第一演讲人的课题是英国企私有化的概述。他告诉我们英国企主要涉足石油、航空、航天、铁路、电力、电讯和钢铁等领域,约有员工200余万人。演讲人主要分析了英国企经营不好的原因,垄断的弊端,以及私有化方案的专家咨询,私有化后引入竞争和监管的效果,政府转换角色后行使监管权力的效率等等。最后,演讲人批评官方没有把出售国企的900亿英镑很好地利用起来,以及批评政府把英国国企卖得价格过低,过分强调稳定等等。

第二演讲人是贸工部主管电气和天然气的监管主任,他主要介绍了私有化后的竞争与监管。

第三演讲人是电讯监管主任,这个监管室成立于1984年,独立于贸工部与企业之间。他认为,恶性竞争乃是由于不成熟的市场所致,随着各种规定条文的完善,目前这个行业已经走入良性经营。

第四演讲人的话题是关于商业化问题,他认为这次英国企私有化的结果良好,已经使那些私有化的国企从“欧洲的病夫”转变为市场上有力的竞争者。

第五演讲人讲金融监管。

第六演讲人为法律顾问,他认为私有化并不都是成功的故事,私有化的结果是使英国损失了很多钱,并使得那些改制的企业外围蒙受损失。

第七演讲人是汤姆森先生,他介绍了关于英国钢铁公司私有化的经验。

今天这整整一天的关于英国国企私有化问题的讲座,让我产生了一个印象,那就是近代以来,这个国度总是能够主动找到平和的道路走出困境和危机,比如从当年的光荣革命到当代的国企私有化。

10月20日上午参观渣打银行。这个有着150年历史的银行主要业务正是在东南亚地区,怪不得当年常常听人说起它。

第一节课是介绍渣打银行的管理。予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个银行特别强调员工的自觉,他们认为有监管而用不到监管才是成功的运作。

第二节课是经济发展与银行业。主讲者预测十年后中国将成为经济大国,五十年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将超过美国。这些话当然令人鼓舞,不过我对于其中的道理却并不怎么明白。

下午伦敦的天空晦暗了,下起了小雨,气温骤降。

第三节课是国际贸易与融资。

第四节课是对企业投资的决策管理。

10月21日上午参观“皇家太阳联合保险集团”。

下午参观律师事务所,由柯申思先生主讲“收购与兼并”。

10月22日上午到“德利佳信国际投资集团”参观。由大中华区主管张先生主讲国际投资。到讲座最后的提问阶段时,凯思利先生提请主讲者谈谈对中国国企商业化的看法,我们都知道他是好意,但是这样一个连中国人自己都说不清楚的问题,哪能指望在这里找到答案?

下午参观“大英博物馆”。尽管早就听说大英博物馆里有很多从各个文明古国弄来的奇珍异宝,尽管心里早有准备,但是当你真的站在那些东西面前时,还是觉得有些匪夷所思。我知道这些东西有抢来的,有贩来的,有从墙上硬剥下来的,有从石头宫殿上硬锯下来的,多大的东西都敢往回搬,什么来路的东西都敢往出摆。黄河文明、恒河文明、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在这里都各自展现于不同的馆厅,令人目不暇接,见所未见。应该说,这些东西保存得非常完好,只是这些东西的来路大多不太光彩,他们为什么如此毫无避讳的展示?

10月23日上午冒雨参观伦敦市区。

参观英国国防部和海军部时,我特别对那个骑马戴盔的卫士印象深刻。接着,我们行色匆匆,又走马看花般浏览了市政大厅、圣保罗教堂、白金汉宫以及唐宁街12号。

下午乘船游览泰晤士河,然后到格林威治天文台参观。

伦敦的城市雕塑以雄狮为多。看到这些雄狮雕塑,让我回想起那堂讲授“制造卓越的挑战”的课程,联系到这个民族崇尚武力与成功的那一面民族性,在他们提出的追求卓越的后面,正是民族文化与人类天性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选择。正如授课老师所说:“总有人比你价格更低——低价格没有出路!”

10月24日准备对口参观学习的功课。

晚上与小郑溜达到住所附近一家小餐馆,各自买了一个土耳其馅饼充饥。

走回假日旅馆时,我们顺路到旅馆对面的一个小商店买点东西。店老板是个印度人,一见面就满面春风,没想到不过几句招呼,小郑就与店老板聊上了,居然谈笑风生,完全像北京街头两个神吹海聊的“侃爷”。而且这小郑居然还能一边非常投入地跟老板神聊,一边不失时机地把店老板的话翻译给我听。小郑告诉我这位印度老板说:“希望中国接受前苏联的教训,希望中国继续发展强大,这个世界现在也只有中国强大了才能制衡美国,不能让美国人太霸道。他还说,这个世界很有趣,在立体圆中运动,时运交际,看来美国佬也到顶了,我们认为今后的世界,中国将兴盛起来,我们希望这样,因为中国人很善良,历史上从来没有侵略过别人。”听到这里,我默默地走开些,想起我小时候曾经看过的一个内部电影“对印自卫反击战”,我记得当时解放军消灭了对方参加过二次大战的王牌旅后,印方已经无险可据,我方完全可以直捣黄龙,我国军队却主动后撤至战前分界线,不仅释放全部战俘,而且把所有缴获的物资弹药立即全部归还。记得我当时很不理解,但是就在此刻,在看过“对印自卫反击战”几十年之后,在伦敦街头面对着一个印度人,我终于理解了我国政府当时的做法。

10月25日凯思利先生带领我和小郑乘坐地铁到希思罗机场参观。每当遇到什么不顺利的事情,凯思利先生总是小声嘟囔“THIS IS LIFE.”我问小郑这位老先生嘟囔什么呢?小郑告诉我,说这位老先生喜欢自言自语:“这就是生活。”

英航为我们介绍的员工培训体系自成一派,非常细致。

10月26日我们一行三人乘火车前往罗·罗公司的所在地——达比。

在公司门口,罗·罗公司为我们这来访的三个人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这让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下午罗·罗公司的中国雇员蒋先生向我们介绍罗·罗公司概况,参观他们的产品展厅。

晚上由罗·罗公司副总裁宴请我们一行。我知道这个规格的宴请是因为我们沾了沈总的光,沈总是一个大型国企的老板,按照对等接待的惯例英方理应如此。

10月27日上午参观罗·罗公司的制造车间,看着现代化的机械制造车间和素养很高的员工,我记得听人说过,这里正是发达国家高技术的核心优势所在,就算你可以立即拥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而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养成却不能够在短时期一蹴而就。

在这次考察中我们发现,越是有实力的企业,培训工作就做得越好。比如像罗·罗公司,他们上至公司领导及各层主管,下至每一名员工,全部由他们每个个体自行制定自己的年度培训方案,然后报告给各自的主管审批后(通常都尊重个人自行拟定的培训方案),由公司出资按照个人拟定的方案去实施培训。

下午乘车赶到伯明翰,参观“LUCAS”,据说劳斯莱斯的引擎就是他们制造。

10月28日上午整理行装,准备回国。

下午到罗·罗公司驻伦敦办事处参加本次培训的结业仪式。

下午16:00我们一行人到伦敦北郊拜谒马克思墓。这位给人类指明了前程的智者,这位影响了世界的伟人,他的墓地与这个墓地所有的陵墓一样简朴。我们站在这位伟大的导师墓前,看到在长方形的墓基上安放着马克思的石头雕像,目光深邃地注视着人类的未来。

在墓地的基座上刻着马克思的那个名言:“哲学家们只不过是用各种方式来解释世界,但是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

从马克思的墓地出来,要爬上一个长长的斜坡才能走到大路上。

也许改变世界的历程也是要经过一个长长的斜坡才能走到大路上。

插图/网络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0)

相关推荐

  • 如何拥有更好的性生活?英伦才子幽默演讲

    如何拥有更好的性生活?英伦才子幽默演讲

  • 假如世界是黑白的

    ---------------- 这是一篇纯图片推文. 伦敦银行区,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大门,周日紧闭 伦敦银行区,皇家交易所 萨福克郡,16世纪羊毛交易中心 五月玫瑰 牛津, ...

  • 冬季傍晚的泰晤士河畔

    今年冬天伦敦的天气不错,几乎每天都天蓝蓝阳光普照.于是我打算去拍一组照片,为伦敦的形象正名,改变她在人们心中常年阴郁的气质. 就在我出门的那天,明明蓝着的天灰阴起来,还飘起了细细的雨丝-- 第二天,就 ...

  • 冬日伦敦

    ---------------- 一进12月,伦敦便开始了世人心中的那个样子. 其实天空还是蓝的时候居多,但不知道为什么,整个城市就是给人一种灰色的气质,大概是路人那些黑色的大衣营造出来的氛围吧. 雨 ...

  • 伦敦随拍

    不经意间,所遇见的伦敦-- 国庆日,特拉法加广场等待演出开始的女士: 乔治六世及伊丽莎白王后的纪念碑前: 愿望: 偷的浮生半日闲: 上班族: 午餐时间: 拍大片: 暴雨到来之前的庄园: 初春的圣詹姆斯 ...

  • 英伦生活|TOP 5 敲响伦敦圣诞夜的地方

    伦敦目前已经有Winter Wonderland,  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躁起来一起去呢! 在这边我们快来看看伦敦有什么适合冬季游玩的地方呢 1    Skylight 是伦敦颇负盛名的屋顶酒吧,如果 ...

  • 有座城市叫伦敦

    ---------------- 伦敦细节第二弹,让我们继续发现这里的方方面面: 不再说什么"如果你厌倦了伦敦,就厌倦了生活". 这是一个伪命题, 因为你永远不会停止探寻这座城市- ...

  • 时尚前卫的伦敦红砖巷 (Brick Lane)

    ---------------- 在伦敦东部,有一个很潮的地方,叫红砖巷. 从17世纪法国胡格诺派教徒到19世纪海外犹太人,再到孟加拉人民,红砖巷见证了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潮. 如今这里汇集着很多未成名的 ...

  • 2017年伦敦的诺丁山狂欢节

    字 2017年8月27-28日 伦敦 又是一年一度 世界第二大的户外狂欢节 Notting Hill Carnival 诺丁山狂欢节 ----- 图片分割线 ----- "姐妹们,准备好开始 ...

  • 《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 ...

  • 笃学记‖060. 如来现起他受用

    笃学记|060. 如来现起他受用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二十八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 ...

  • [黄石文坛]石立昌的随笔《观云记》

    观云记  这些日子,除了到医院治病便是躺在居室的床上,时常是肌肉的酸痛,大脑的眩昏.清晨,窗外出现了久违的霞光.想起床,头脑晕晕沉沉,没有力气爬起来,又迷迷糊糊睡了一阵.   久病的人,大都百无聊赖. ...

  • 笃学记‖064. 渊深七浪境为风

    笃学记|064. 渊深七浪境为风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三十二 第八识颂 性惟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 ...

  • 笃学记‖066. 普照十方尘刹中

    笃学记|066. 普照十方尘刹中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三十四 第八识颂 性惟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 ...

  • 笃学记‖057. 恒审思量我相随

    笃学记|057. 恒审思量我相随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二十五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 ...

  • 笃学记‖056. 八大遍行别境慧

    笃学记|056. 八大遍行别境慧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二十四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 ...

  • 【随笔杂记】凤凰台记

    乡居期间,流连山野之间,享天然氧吧,品靓茶,尝美食,这些都是沾南山庐的光.以粗文记之,作为记述. 周六 永忠一贯的作风,说走就走,随遇而安. 周五,永忠曾提出骑车去东水山.辉哥说太阳太大,不适合去. ...

  • 笃学记‖055. 随缘执我量为非

    笃学记|055. 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二十三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