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孤独是否蕴含着最深的不安?
独处的人总显得孤独。但这并不是完全没有益处。认清孤独的真相之后依旧选择孤独的人,才会真正远离不安。
于是我们需要认识孤独。
被动选择的孤独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有些人就是不合群,就是不擅长人际交往,与人相处时,处处感到不自在,怕别人关注到自己,怕自己哪些不够理想的状态被别人发现。这种选择应被定义为被动的。
原因在哪里呢?
原因也许要幼年时代,从他的依恋模式找起。
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的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决定了人的处世方式。内部工作模式会在以后的其他关系、特别是成年以后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早期亲子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依恋理论是由约翰·鲍尔比提出来的,他以自身的经历深入研究,形成了一套颇具影响力的理论。
20世纪50年代早期,鲍尔比写了一份报告:《母爱关怀与心理健康》。他抨击当时普遍的观点,认为关心孩子不会扼杀或宠坏孩子。母爱关怀对个性发展是必要的,就像维生素D对骨骼发育一样。
1959年他出版了《分离焦虑》一书,他观察父母关怀不够会发生什么,他描述他观察到的那些与父母分开的孩子的行为。
如果孩子与父母分开时间太久,他们仍然渴望来自父母的关注、关爱和兴趣,但总觉得美好稍纵即逝。他们寻求保证,如果未能实现就会很难过,他们情绪容易波动,他们重新振作起来,然后又陷入绝望,之后又充满希望。这种模式鲍尔比称作“焦虑型依恋”。
与父母分开的程度将导致另一类问题,孩子将会感到无助,成为鲍比所说的“冷漠型”,他们进入自己的世界来保护他们自己,变得疏远又冷酷。他们会体验到鲍比所说的“逃避型依恋”。
根据鲍尔比提出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主要有三种依附于其他成年人的类型,这反映在对他人的期望中。这三种依恋模式为:
安全型依恋
焦虑型依恋
逃避型依恋
这3种依恋模式虽然多反映在亲密关系上,但是仍然可在一般人际交往中发现这些童年时形成的依恋关系对一般人际交往的影响。
对他人的安全型依恋,这种依恋类型是非常理想的。如果你是安全型依恋,你遇到人际交往中的困难,你就会解决这个困难,而不会因为对方的脆弱、低落、愤怒或者其他令人厌烦的状态而困惑或反应强烈。照顾好自己的同时,甚至你会满足别人的需求。你容得下质疑,也能意识到别人对你的所谓“不好”也许有其客观原因,你会宽容对待他人。
焦虑型依恋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总是依赖性很强,关注他人的行踪,存在强迫行为,只关注自己的需求,经常对他人的冷落、言语不当和疏忽很愤怒。对他人的要求很高,一旦其不太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便很愤怒。要求他人必须时时刻刻照顾自己需求。
逃避型依恋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会经常性地选择离开,会本能性地认为自己不需要他人,尤其是在孤独的时候。而事实是他们选择“进入自己的世界来保护自己,变得疏远又冷酷”。
笔者认为,被动的孤独是焦虑型依恋和逃避型依恋的人被动选择的自我保护机制。
他们是在人际交往中因自身依恋模式的缺陷而面临障碍和困难的人,他们自幼年形成的依恋模式让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各式各样问题。
所以他们要么选择与他人冲突后的逃离,要么自认为根本不需要他人而选择了逃避。实际上,他们的孤独中,蕴含的是深深的不安,是害怕,是恐惧,是不想再在人际交往中受到伤害。
而主动的孤独是安全型依恋的人才有的选择,他是真正明白孤独的价值的人,包括与自我对话、深度思考以及为创造力保留空间等等。他既能在人际交往中与别人互惠互助,又能够保留自己的独处空间,发挥孤独的价值,在孤独中不断升华。在孤独之外,他能自在地与人相处,保持其良好的社交环境与社会关系,反过来巩固他在孤独中所获取的价值,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根据最新研究显示,英国人中,56%属于安全型依恋模式,24%属于逃避型依恋模式,20%属于焦虑型依恋模式。
毕竟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属于非安全型依恋模式,这些人就只能够接受所谓的命运安排,选择被动孤独吗?不应该是这样的。为了不在被动孤独的深渊中继续舔舐伤口与沉寂,寻求觉察,探究,理解,改变,也许是其面对此种境况的应有选择。也许你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才能接近主动孤独的选择,而那时的你,心中已逐渐没有了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