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师德引领教师队伍新发展

作者:北京联合大学原党委书记 徐永利

我们的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学校的要求越来越多,对教师也越来越尊重,对教师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时代教师怎样教书?怎样育人?怎样做学问?怎样做一名好老师?这些问题摆在全国1673万名教师面前,需要认真思考、需要用实际行动作出响亮的回答。

面对多年后走向社会的学生,面对5G背景下的知识,面对激烈竞争的职场,我们唯有高举师德师风的旗帜,善待广大的教师,推动“四有”教师队伍创新发展,才能出色地完成新时代赋予人民好教师的光荣任务!

高尚师德引领高素质发展

新时代教育肩负起从缩小差距向提高质量、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任。教师作为这一基础工程的基石,既要有精湛的业务素质,更要有坚定的诚信道德。

无数实践证明教师需要具备高尚师德和高超素质,如果忽视教师的道德素养,学校偏离了正确的办学方向,培养的人才道德素质不高,就失去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意义,人民群众就不满意学校和教育。

当教师的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要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道德品质是教师队伍的特定规范和社会要求。高尚师德在教师自身素质能力组合中处于帅位,起着带头突破天花板的作用。

高尚师德可以帮助你调节知识、能力和情绪组合,形成合力,达到实战状态,保持最佳冲击效果。具备高尚师德的教师可以发挥底层平台作用,组成团队形成系统保证优质效果。教师在课堂上是单兵作战、备课时是个人苦思冥想,但教育教学不能碎片化、更不能单打独斗。

高尚师德可以发挥智慧集成作用,具备高尚师德的教师并不闭门造车、不会孤军作战墨守成规。而是在先进思想指导下,教学科研交融、理论和实践携手同行。

但丁说:“爱是美德的种子。”一个教师有了对学生的爱就会具备诚信道德,高尚师德是在教育教学中历练出的,是在和学生的教学相长中孕育的;高尚师德是教师对学生温暖的语言、包容的情怀、慈祥的微笑,她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行动。

高尚师德引领高能力发展

道德境界决定教师为学生奉献的程度,高尚师德引领教师高能力发展。高超能力一般是指受过系统高等教育、掌握一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知识,运用一定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教会学生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一所学校拥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队伍是破解不充分不平衡的核心支柱,是解决地区之间、校际之间发展差距的突破口。好老师就是诚信的标兵、道德的模范。

师德是教师个人成才的根本。汽车的发动机强劲,没有方向盘不行。一位教师的师德品格如何,决定着他职业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梁启超先生在1927年对学校“多变成整套的机械作用,上课下课,闹得头昏眼花”,学生“以得文凭为目的”状况很不满意。希望学校和教师教学生“人格修养”。他在《德育鉴》中专门抄录:“吾师用人,不专取其才,而先信其心。其心可托,其才自为我用。”并批注:“此言用才之诀与鉴心之术,最为博深切明。”

高尚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集体品格,就是组织千百万教师打开广大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

高尚师德引领高内涵发展

新时代教育高内涵发展的实质就是高素质教师队伍驱动,就是高尚师德引领教师队伍建设。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奋斗,当今我们国家的教师队伍有两大特点:一是宏观规模大、数量多、门类全。全国教师队伍总体数量已达1600多万,为2.7亿在校生服务,支撑着学前教育、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体系。全国3—5年间教师总体数量年增减幅度不大,规模稳定,数量有保障。在这里论数量都是世界上最多,但最多并不意味着质量和效益最好,面上数字不能反映内部结构和局部的问题。因此,要全面深入科学评估教师队伍,才能完成提高教育质量的任务。二是全国教师队伍地区间、学校间、学科间、教师的学历、职称和能力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大、结构调整任务重。如学生和专任教师比例:普通高中生师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意味着每年有十多个省区教师数量偏紧、教师个人工作量偏多、学生数量偏多、教育教学效果难保障。这几年小学教师队伍增长快、新人入职多,全国小学教师已达609万。学前教育更是高速发展,教师队伍质量亟待提高。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加强全国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是个长久常新的课题,不会一蹴而就,只能高质量创新发展。我们要大力倡导新时代师德,培养新时代师风,增强教师立德树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