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搞不懂的知识不讲吗
教师在备课、讲解或解答学生提问时,遇到了自己不懂、似懂非懂或有争议的问题,是避而不谈,还是不懂装懂?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把所有的知识统统装入头脑中。教学中,教师遇到了不懂的知识是正常的事,反之,倒不正常。遇到之后怎么办?其一,要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有待于探索,并且明确师生课后寻求答案的责任,第一责任人是教师,第二责任人是全体学生。这样做的目的主要还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因为这才是教学之根本。其二,要及时反馈问题探索的进展情况,即使是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要说清楚为什么解决不了,给学生未来的探索埋下伏笔。这既是一种严谨治学的精神,又是求真务实的教学态度,更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求学品质的教育,不可忽视。
笔者在教学鲁迅的《雪》一文时,有三个词是“蜡梅、胡蝶、壶卢”。课文对这三个词的解释是:“蜡梅即腊梅、胡蝶即蝴蝶、壶卢即葫芦。”学生质疑:“那为什么不直接写成腊梅、蝴蝶、葫芦?”“这是个词形的发展变化问题,即原来写作彼而现在写作此了,至于如何变化的,老师还要进一步查证一下,也希望同学们能自己寻找一下答案,以后我们再来明确它。”这是我处理这类问题的经常做法。
课后,我在电脑上、图书馆里查阅了大量资料,一个词一个词地追本溯源,最后形成了《蜡梅、胡蝶和壶卢》的文章(此文刊登于《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8期),然后把它印发下去,让学生作为小资料阅读并保存起来。
另外,学生自己搜集的材料如果有价值,我也会把它印发给全体学生,作为课堂上解决问题的参考资料。
长此以往,师生都养成了学习探究的习惯,仅笔者本人,近二三年以来就写出了《〈化石吟〉引发的几个考古谜团》《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写于何地》等10多篇教材探索性文章。学生根据所查材料整理出的笔记、小论文不计其数。
无独有偶,一次,笔者去听一位省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在讲《雪》这篇课文时恰好有学生问课文注释中的:“蜡梅即腊梅、胡蝶即蝴蝶、壶卢即葫芦,为什么不直接写成腊梅、蝴蝶、葫芦呢?”“那是以前的写法,课文为了保持原貌而未作修改。”教师似乎早有准备。
公开课后的讨论会上,我说:“假如'胡蝶即蝴蝶、壶卢即葫芦’,那是以前的写法,课文为了保持原貌而未作修改这个观点可以成立的话,那'腊梅’原来写作'蜡梅’,但现在又改回到'蜡梅’又该如何解释?”这位教师一时语塞……
确实,苏教版1996年第一版编写的小学语文第三册上曾有“腊梅”一词,当时这样写的根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的《现代汉语词典》。1998年《现代汉语规范字典》问世,这是国家语委“八五”规划重点项目,其“宗旨在于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的有关标准,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该字典295页将其确定为“蜡梅”。作为小学语文课本也随之改从此说。看来,“蜡梅与腊梅”的发展经历了“蜡梅——腊梅——蜡梅”的过程。
以上讲的是教学中教师遇到了不懂的知识应该怎么办,下面再说说教学中教师遇到了有争议或悬而未决的问题(即未有定论的知识,其实也是一个不懂的知识)应该怎么办。
有争议的,争议在什么地方?你个人的观点是什么?没有解决的问题,它是什么?现状是怎样的?遇到了问题就要真诚地面对,就要明确问题的内容、范围、解决现状,就要力争寻求解决的措施,这叫做“认真”的教学态度。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就为我们解决有争议的问题提供了范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历来是个争议不休的话题。学习课文之后,我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了一道研讨题,给出了这篇文章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三种参考答案,然后让学生细读课文,边读边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答案也不要求一致,只要能言之成理即可。由此我觉得:有争议的问题不必避讳,要一一列出组织讨论,让悬念引领我们对未知领域的纵深探究,而不是非得由你来做决断。这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极好机会,岂可白白错过?
也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关于“三味书屋”的由来及含义,完全可以不讲,但我还是给学生进行了简要介绍,目的是给他们未来的探究留下更广阔的空间。我把各种说法印成小资料发给了学生,既丰富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还激发了学生阅读和探究的兴趣。课后,我还根据这篇文章里个别词句乃至主题的理解、标点符号的运用等的具体情况,写成了《点到为止,不必深究——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几个晦涩问题的处理》一文,发表在《语文学习》2008年第5期上。
教材中有争议的问题很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百里奚姓“百”还是姓“百里”?《化石吟》中的人类的起源,是猿还是鱼?《湖心亭看雪》中的“拿、挐、拏”三字到底用哪个比较合理……凡此种种,只要是我们师生遇到的或挖掘出的问题,我都引领学生探究一番,乐此不疲。
试想,学生自学能够懂的知识不需要老师来教,倘若学生自己学不懂的知识老师会则教,不会也不去探究、不求甚解、蒙混过关地教,那老师真正教给学生的东西又能有几何?
(本文刊发于《中国教师报》,《教师博览》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