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儿时对新年的热望,好好过年(已发表)
带着儿时对新年的热望,好好过年(已发表)
图片来自老树画画。
刚放寒假,我就去北京陪妈妈小住几天,明显觉得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我们母女两个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家常话,此外,最开心的事,就是逛菜场。妈妈住在京郊,家门口那条露天马路菜场每天下午四点准时开张,比之南方整洁精致的菜市更接地气,无论买不买,我都喜欢去张望张望,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叫“打卡”。尤其过了腊月半,京城的年味儿就在人头攒动的菜场上一天天浓稠起来了。
到底是北方人,回到北方,不由自主地总能勾起许多儿时的美好回忆;况且又是陪在妈妈身边,我们俩一路闲逛,一路聊着往事,眼下说得最多的,是吃:从前的年货种类尽管不如现在丰富,可是家家户户为过年都铆足了劲儿,刚进腊月,就热火朝天地开始备办年货了。
妈妈在北京落脚已十多年了,她基本上还保持着在老家时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不用为吃不着地道的东北菜而起莼鲈之思。就拿酸菜来说吧,东北有名的酸菜白肉炖粉条子,如今住在楼房已不方便腌酸菜了,菜场也能买到。闻到曾经无比熟悉的酸菜味儿,我的眼睛都跟着冒酸水儿。接着,妈妈就跟我讲起了酸菜的腌法:大白菜入大灶的锅开水焯了,凉透,整齐码放入大缸,一颗白菜一层盐,末了用洗净的大石头压顶。酸菜炖粉条,酸菜馅饺子,都是东北人的最爱。这次去北京,我就吃到了齑菜粉儿:酸菜炒粉条。酸菜是妈妈的邻居、东北好友自己腌的,没有大缸铺排不开,直接将白菜切成细丝放在玻璃瓶子里腌成的酸菜。看来,不管走多远,家乡的味道都是最难割舍的真爱啊。
除了提桶卖酸菜的,我们还看见了东北大豆腐干豆腐,热气腾腾的豆香袅袅,说不尽的往事悠悠。妈妈说,如今的日子真是好过了,什么都应有尽有,哪像你们小时候。说完,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好日子,好好过。这是妈妈的口头禅。她还常说一句话,多好的日子,好好活着。
我喜欢吃北方面粉香味十足的开花馒头,还有大黄米面的粘豆包。这次特地带了一些回上海。小时候过年,妈妈提早十多天就开始发面蒸白馒头、枣馒头,蒸好之后,用搪瓷盆装着放在不生火的房间里冷冻。那时的粘豆包无论面子还是豆馅,都是自己亲手置办。看我买好了粘黄米面,妈妈又教我如何熬红豆沙,以及怎样包豆包。我突然又想起炸面果子,熬肉皮冻,煮猪头肉。妈妈一一给我口头传授秘笈,说得我直流口水。这才是过年啊,一心一意一手一脚精心准备出来的年货才够味儿,这样过年才带劲儿。顺着妈妈的回忆,我的心早已飞过了菜场,飞回了南方的家:我要将儿时北方老家的年味带回来,按照曾经妈妈亲手为我们打造的过年的气氛来迎接眼前的农历年。
我再次想起妈妈常说的话:好好过,我们都要好好的。不仅是面对传统的新年,更是面对每一天:好日子,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