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柯分享:河南新密打虎亭汉墓艺术上篇

打虎亭汉墓,是位于河南郑州市新密市的东汉时期古墓,距今已有1800多年。东西两墓并列,西墓庞大,用砖石筑成,分七室,总长25.16米,宽17.8米,中室高4.88米。墓底铺煤,厚0.5米。墓内画像、石刻丰富,雕刻风格独特。东墓规模略小,壁画多是模拟墓主生前的庄园生活,有收租、坐厨、迎宾、宴饮、舞乐和百戏、相扑、车马出行、侍女图等。该墓于1988年元月公布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打虎亭汉墓墓东为画像石墓,墓主人是汉弘农郡太守张德,字伯雅,河南密县人。墓西为壁画墓,墓主可能是和张伯雅有亲属关系的人。这两座汉墓的内部建筑形式和结构基本相同,墓壁均绘有色彩绚丽,内容丰富的石刻画像和壁画,它们给研究东汉时期中原地区民生风俗的专家们留下了重要的线索。
甬道及前室刻有《迎宾图》,南耳室、甬道两壁刻有《车马图》,南壁刻有《收租图》,在耳室刻有《庖厨图》。壁画墓长近20米,宽18米多,中室顶高6.7米。墓内彩色壁画190多平方米。除后室外,其余各室都画有色彩鲜明、内容丰富的壁画。在中室的南壁绘有大型的《车马出行图》,中室北壁绘《宴饮百戏图》,尤其是《相扑图》,使日本现代相扑找到源流。画像石墓由前室、中室、后室、东南北三个耳室组成。各室内壁与甬道、石门均有内容丰富、瑰丽多彩的画像石刻。东耳室刻《庖厨图》,其中有杀鸡宰鸭,杀牛宰猪,负薪烧火,汲水酿酒,煮肉烹鱼等画像。
各室以墓门雕刻最为精致。石门中央浮雕铺首衔环,四周阴刻云气缭绕,在云纹中间刻有各种珍禽异兽和人物等。墓门四周刻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神组成的花边图案,雕刻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画面构图精细,布局合理,富于层次,整个石门显得壮重美观。
打虎亭汉墓由东西并列的两座大墓组成。一号墓是画像石墓,即图像雕刻在墓壁上,地面上有高大的墓冢。二号墓是壁画墓,即在墓壁上创作彩绘或墨绘壁画。二号墓的墓冢与一号墓相连,但是规模较小。现在我们能够参观的二号墓是文物部门按原样等比例复建的。由于壁画难以保存,特别是墓中壁画是将近二千年前的艺术珍品,所以原址墓室为了保护的目的已经封闭起来。
打虎亭汉墓由一座画像石墓和一座壁画墓组成,两墓东西并列,相距约30米,均用巨大的石块和大青砖砌券而成,规模宏伟巨大。墓内分别雕有300多平方米的石刻图象和绘制200多平方米的彩色壁画,堪称中华汉代雕刻绘画艺术的博物馆。
西墓
打虎亭汉墓的西墓特别庞大,用砖石筑成,分七室,总长25.16米,宽17.8米,中室高4.88米。墓底铺煤,厚0.5米,墓内以“减底阴刻”技法雕刻的画像石线条流畅、飘逸,很具有现代线描神韵,画面雕刻布局合理,富于层次。
西墓内的画像石绘画包括了东汉时期人们生活、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犹如一副活生生的东汉风情画卷。其中的《制作豆腐工艺图》表现了东汉时期人们制作豆腐的完美过程,在国内绝无仅有,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有关豆腐的记载。
东墓

东墓规模略小,但是内部的壁画特别壮观,壁画多是模拟墓主生前的庄园生活,有收租、坐厨、迎宾、宴饮、舞乐和百戏、相扑、车马出行、侍女图等。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0)

相关推荐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新密打虎亭汉墓

    2016年4月4日下午6点到达新密打虎亭汉墓.河南新密打虎亭汉墓位于新密市牛店镇打虎亭村.距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后士郭村后士郭壁画墓西南4.8公里.该墓于1988年元月公布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门票2 ...

  • 豫·郑州:新密市打虎亭汉墓

    打虎亭汉墓为东汉时期墓葬,一墓双室,东西并列.冢土相连,相距不到五十米.一号墓为主墓,庞大,位西:二号墓略小,居东.墓西以画像石为主又称石刻墓,墓东有题材多样.面积庞大的彩色壁画又称壁画墓.墓西的画像 ...

  • 王煜:上下互补:汉代西王母图像的出现与发展

    王煜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众所周知,西王母图像是汉代十分盛行的题材(主要表现在墓葬中),学界对其也有长期的关注和大量的成果,涉及到西王母图像及其背景的方方面面.其中,关于 ...

  • 第三批国保--(1.古墓葬)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共有29处,分三天完成. *************************************** 230 1.八岭山古墓群 东周至明              ...

  • “祭祀是居,神明是处”: 临沂吴白庄汉画像石墓图像配置与叙事

    汉画像石以十分丰富的内容表现了汉代社会生活.物质文化以及思想观念等众多方面,宋代以来就颇受到金石学者的关注,近现代以来从考古学.美术史.历史学等角度对其进行的研究更是汗牛充栋.然而,一方面由于出土时往 ...

  • 《水经.洧水注》所涉新密市地域考略

    A1 △洧水出河南密县西南马领山. 水出山下.亦言出颍川阳城山,山在阳城县之东北,盖马领之统目焉.洧水东南流,迳一故台南,俗谓之阳子台.又东迳马领坞北,坞在山上,坞下泉流北注,亦谓洧别源也,而入于洧水 ...

  • 刘柯分享:河南新密打虎亭汉墓艺术下篇

    河南新密打虎亭汉墓艺术下篇 刘柯分享 打虎亭汉墓,是位于河南郑州市新密市的东汉时期古墓,距今已有1800多年.东西两墓并列,西墓庞大,用砖石筑成,分七室,总长25.16米,宽17.8米,中室高4.88 ...

  • 刘柯分享:殷墟博物馆巡礼系列之一

    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1928年殷墟正式开始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新密后士郭壁画墓

    河南新密后士郭壁画墓位于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后士郭村.密县县衙西北6.7公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士郭地面上现存4个土冢,5座汉墓.1963至1964年,发掘了其中2座,1978年又发掘了1座.现 ...

  • 刘柯分享:殷墟博物馆青铜器巡礼系列上篇

    殷墟博物馆青铜器 巡礼系列上篇 刘柯分享 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1928年殷墟正式开始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 ...

  • 刘海龙分享:西安碑林博物馆石雕艺术系列十四

    乐艺会2021-02-16 06:55:25 西安碑林博物馆石雕艺术之十四 刘海龙分享 刘海龙,网名大佛,盛世收藏论坛"金石碑帖.古籍旧书"版块资深版主.拓本爱好者. 西安碑林始建 ...

  • 刘柯分享:殷墟博物馆青铜器巡礼系列中篇

    刘柯分享 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1928年殷墟正式开始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 ...

  • 刘海龙分享:西安碑林博物馆石雕艺术系列十三

    刘海龙分享 刘海龙,网名大佛,盛世收藏论坛"金石碑帖.古籍旧书'版块资深版主.拓本爱好者. 西安碑林始建于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经金.元.明.清.民国历代的维修及增建,规模不断扩大,藏 ...

  • 刘海龙分享:西安碑林博物馆石雕艺术系列十五

    西安碑林博物馆石雕艺术之十五 刘海龙分享 刘海龙,网名大佛,盛世收藏论坛"金石碑帖.古籍旧书'版块资深版主.拓本爱好者. 西安碑林始建于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经金.元.明.清.民国历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