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与历史的交错58 ——我的回忆录

文/曾明新 (乌鲁木齐·区五建)

2021.1.29.晚发布于360图书馆

…………

人生,是一个苏醒的过程,生命就是一次历练!从青葱岁月,纯真年代,在无数次经历中成长,才能走向成熟,修炼出一颗波澜不惊的心。人生的四季,不会永远都是春天,一季有一季的味道,都是岁月的恩赐与馈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韵味,即使过去的好朋友越来越远,各自在轨道上奔驰,过去的美好都是温暖的怀念。

上学的时候积蓄下来的友谊非常难忘,烘暖余生。虽然有的人在记忆里莫名的消失了!但是在我的心里依然闪闪发光,偶遇也好,缘分也罢都是路上的珍珠奶茶:珍贵而飘香。

五建中学和五建的每一个角落,上学时丈量过,以后有机会都会从不同方向去感知五建两个字带给我过去的美好岁月。

上高一,每次在第四节课快下的时候,肚子就非常饿,初中和高中都是长身体,急需营养,好在还有吃的喝的,只要学校的铃声一响之前,那就提早把书本东西收拾好。铃声一响奔跑下楼,一路小跑,顺着五建学校通往退委会和二食堂的那条路。到宿舍拿上碗奔向食堂,那时候也比较笨吧,就拿一个不大不小碗,打了一碗米饭 ,然后米饭上面直接就放菜(现在叫菜浇饭,菜盖饭,我要是拿两个碗就能多打点,是吧!),打完饭了以后,直接就蹲到学生宿舍的墙头一顿狼吞虎咽的就吃完了,趁着大太阳,蹲在靠墙处,休息休息。因为下午还要上课,中午也很少午休。

那段时间学习很紧张也很愉快,我记得有两次还到电影院旁边的大食堂吃过饭。大食堂可是人山人海,那个地方一进去,目测摆了大概四五十张大桌子。人非常多,那个大食堂真的非常大。一到中午以后人特别多,给人感觉有人民公社大锅饭的感觉……

当时去二食堂经过的那条路,有杜建华的家,薛梅家,罗建江家,程维宾家。就在那个路边,因为不是主路,不是柏油马路,冬天路过那儿的时候呢,有冰还高出路面,冰面出现比较滑,这条路是五建的第二条主路,当然,还有第三条辅路就是靠近木材库——就是器材科那条路,走的人相对比较少,李富生,刘斌家在这条路附近两旁。

近几年,再回去走这几条路时,可以回想很多事。不过目前只剩有主路了!从医院一直通向卡子湾水泥厂,原来的王立新,严斌,袁树民,万志强,李新家的那一片,矗立起了高楼大厦,中海云鼎大观,华域龙湾俯视一切,红光山建起的大佛寺佛光闪闪,人人似有佛法护佑,五建依托山势,像似一块宝地,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爱佛人士……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心境比起过去已然格外不一样了。

刚到团部上高一,我的学习也不太好,底子差底子薄。非常感谢我们的班主任:英语水平很高的王桂玲老师,她对我的鼓励教育与帮助,使我的英语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从石化三营子校到五建中学上学的陌生感,很快就消失了,高一高二还时不时的在五建大礼堂,登台亮相。那时候的我又幼稚又傻呼呼的,但积累的舞台经验,为以后的胆量大些,积累了一点基础。

当时为了把英语学好,我也经常到杜建华家去,一方面我俩关系好,一方面杜建华也很热情大方,可亲可爱的模样。杜建华家离学校那幢大楼150米左右,他们家就住在第四排。

我有时也在他家学习,他的父母是河北人,说话舌头比较弯,靠后。杜建华的父母很热情,可喜欢几个同学一起探讨学习了,建华也常把自己的英语学习资料借给我看,很大方的。他对我的帮助我一直难忘……

他当时的英语单科优异,除了大洪沟来的王灵同学外,杜建华也是英语学的最好的同学之一。当然,我们班的刘海燕,薛梅,陈俊杰,熊克萍,徐桂莲等同学,英语也是瓜瓜叫。只是杜建华格外酷爱英语,后来在1989年的8.9.10.11月,我在五建校办工厂上班的那几个月,我还麻烦过他,因为轮胎厂厂区,不让外单位的人过,实际上就是不让我们五建大板厂的人经过,我就请求他给我找了一件轮胎厂的衣服,就是那种土灰色的,上面写着轮胎二字的衣服。这样,我就可以从轮胎厂堂而皇之,大摇大摆的经过了!

当时,皮革厂,轮胎厂是炙手可热的单位,进去工作还真不容易。今非昔比,沧桑轮回,单位,人生,个人,集体,社会,国家,国际,无不例外,波峰波谷,哪有永远的一成不变。

当年上学,轮胎厂不让我们过,就从铁锨厂过,铁锨厂的无事生非的维族巴郎子也是调皮捣蛋,围追,堵截,扔石头,扇耳光,使得每次路过铁锨厂时,脑子的弦都要绷紧,这是弟弟妹妹们,以后聊天时说的,我听后说不出的滋味不好受……

现在当年的巴郎子们也长大了,在五建大板厂的兴业综合市场,一起坐下喝酒的时候,聊起当年,巴郎子们无不惭愧难当……

当年能顺畅的通行轮胎厂,可以节约时间,我到达五建校办工厂骑自行车就很近了,现在回想起来我挺感谢杜建华,点点滴滴,热心快肠像在昨天。但是也是意外,听说杜建华同学的事以后,我很痛心,我深深怀念他的音容笑貌……他总是笑咪咪的样子,做事认真,一丝不苟,乐于助人,他总是为别人考虑问题,他对我的印象,常常挥之不去,一直启发着我,多做好事,多施善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