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虽好,懂得10大忌更重要,不懂要吃亏!
《黄帝内经》记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点燃以后产生的热量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功能,从而帮助人体防病治病。

中医认为,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艾灸的温热效果可以促进局部气血运行、祛湿散寒、疏通经络、补益人体阳气。尤其适合体质阳虚、气虚的人群。

艾灸好处多,但禁忌也不少。
艾灸10大忌,不懂要吃亏,赶紧来看看吧:
艾灸10大忌
1
忌空腹、饱腹做艾灸
空腹或刚吃完饭,太饱或太饿,都不适合做灸。
因为艾灸是一种可以扩张血管、促进体内的血液循坏的养生活动,在做艾灸的时候,虽然不需要进行体力消耗,但是会消耗人体大量的精气。
在空腹的情况下,本来人就处于饥饿的状态,体内的精气少,再进一步消耗的话,很容易出现头晕的情况,严重的会出现低血糖,所以艾灸是不建议空腹做的。
刚吃完饭的时候做艾灸,会引起消化不良。需在饭后一小时才能做艾灸。

2
原则上,如果是做普通的保健灸、调理灸,晚上九点后尽量不做艾灸。
但是,如果是有急症,比如发烧,腹泻等,是可以做艾灸的,以此来减轻病人痛苦。
3
而艾灸可以提拔阳气,当艾灸能量进入人体时,假如顺序不当,不顺应体内规律,会影响体内阳气的正常运转,影响艾灸的效果
艾灸是有顺序的,一般来说是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背后腹。
艾灸正确顺序: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背后腹。
即先灸背部,再灸腹部;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头部再灸四肢。先灸左部,再灸右部。

4
比如某个穴位一次艾灸长达一两个小时,或者用艾绒艾条直接艾灸穴位。
一般而言,阳气充足、体质强壮者,灸量可以大一点。体弱积病者、老人、小儿,灸量要小。
大多数人艾灸时,还是适合艾灸火力先小后大,灸时先少后多,由浅入深,不要一上来就随随便便重灸。
5
尤其一些慢性疾病,对灸量的要求比较高。
所以艾灸的过程中,发现暂时没有效果,或者出现不适症状,可继续坚持,忌半途而废。
6
艾灸期间和结束后,不可以吃生冷食物。
包括喝冷水、冷饮,吃水果。
7
艾灸的时候,人的毛孔、腠理、经络、穴位都是开放的,如果这时候吹空调、吹电风扇,寒气会顺着毛孔经络进入人体内部,对身体造成伤害。
做完艾灸灸后半小时内不能用凉水洗手,如果洗手需要用温水。3小时内不能冲澡,3小时后可以用高于体温的热水冲浴。
艾灸后2—3小时后,才能使用空调,但温度需要控制在27—28℃,且不能对着吹。否则寒气易侵入体内,引起不良反应(头痛、发热、后背凉、腹痛、腹泻等)。

8
做完灸不能洗澡,但不要继续穿着湿衣服。
应该脱掉湿衣服,用干毛巾把汗液擦干,并换上干爽的衣服。
9
如果先输液后艾灸,是可以的。
10
但是,做完艾灸后,就不要刮痧拔罐了。
这是因为,刮痧拔罐很多是泄的,适合实证。而艾灸是补的,你刚补完又泄掉了,影响艾灸效果。

药是苦的,针是痛的。
唯独艾灸,是温暖的。
艾灸,
通十二经、走三阴、
补元阳、理气血、
逐寒湿,提高身体免疫力,
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是普通百姓最佳养生方法。
艾灸的这些禁忌,您记住了吗?
你还知道艾灸有哪些禁忌、注意事项,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