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下跌,逼近成本线,农村母猪养殖户会宰杀自己养殖的母猪吗?
洒脱农人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农村养殖母猪,如果出现入不敷出的状况,养猪农户铁定会宰杀或出售自己养殖的母猪的,不要问我为什么,这是由资本的“唯利性”和农村人的“小农意识”决定了的,同时也是我亲身经历的结果。
早在2005年我就在农村养过生猪,当时一共养殖商品猪170头、母猪80头,也是受当时的疫情影响,生猪无法调运,且猪价已经跌到了2.8元一斤,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亏损。在万般无奈之下,我不敢再继续投入一分钱,只能把整场的生猪(包括母猪),通过熟人关系偷运到重庆市场以每斤2.8元出售,总体亏损了将近30万元。
农村养殖户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养殖遇到极端情况,如果在极端情况下还不及时止损,还在继续勉强喂养,那最终的结果就是蹲在猪圈旁默默地流泪。
为什么是资本的“唯利性”和农村人的“小农意识”决定的?
因为资本的特性就是唯利是图,没有利润的事情,资本是绝对不会愿意去投资的,行情出现亏损,资本就会“跑路”。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假如换成是你,明知所做的事情,每天都是亏钱,那你还愿意继续投资吗?当然不愿意了。
农民的小农意识本质上就是着眼于眼前,对事对物都没有长远规划和实施的周密步骤,所以一旦感觉养殖前景出现问题,心里就会焦虑和担忧,也不敢继续投入资本进行措施的改良,出现宰杀或出售自己养殖的母猪,就成了大概率的事情。
目前猪价已经到了成本线了吗?
下面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猪价的行情和投入产出情况。截止今天,全国仅有个别地区猪价出现微幅上涨外,多数地区仍然维持昨天的行情,少数地方还有少许的下跌。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天全国外三元生猪的均价仍然在10.41元/斤左右;相对而言,只有海南的猪价相对高一点、南方比北方稍微抗跌一些。
目前的猪价形势已经跌到了养殖的成本线附近了吗?下面洒脱农人就分2种养殖模式来简单测算一下:
1、喂养育肥猪模式
目前的小猪价大概需要1200元/头左右、饲料价大概是1.75元/斤左右、疫苗费用100元/头左右、人工费大概150元/头、育肥猪的料肉比大概是2.9:1。
假设养到200斤出栏,则所需的总成本就是200斤×2.9×1.75元+1200+100+150元=2465元;而出售肥猪所能得到的收入就是200斤×10.41元/斤=2082元。
综上看出,目前在农村喂养育肥猪,每头赔钱380元左右,说明目前的猪价已经跌到了养殖成本线以下。
2、自繁自养模式
一头母猪一年的全部消耗,包括饲料、免疫、人工、水电等费用,大概在5600元左右;其一年产仔大概20头左右,仔猪成活率按75%的保守数据计算,可得15头。
则每头仔猪哺乳期的养殖成本就是5600元÷15只=400元;哺乳期外的养殖成本就是200斤×2.9×1.75元+100+150元=1265元。合计自繁自养一头生猪的总成本就是1265元+400元=1665元。
减去出售一头商品猪所得毛收入2082元,目前自繁自养模式下,养殖户每头猪尚有417元的盈利。
注:以上核算仅仅只是概算,并没把购买母猪的费用计算进成本;如果是通过母猪繁殖来出售仔猪,那利润率还会高一些。
养殖户啥时候会宰杀或出售自己喂养的母猪
通过上述的简单核算已经看出,在目前猪价形势下,农村养殖户如果是喂养商品猪,不仅无利可图,相反还出现亏损;如果是自繁自养,还有很小的利润空间,但如果猪价继续下跌、而养殖成本继续维持现状的话,那很快也会无利可图了。
说句伤感的话,实际上现在的一些农村养殖户就已经蹲在猪圈旁,默默地哭泣了,因为目前猪价虽然大跌,但猪肉市场仍然不温不火,养殖户想要抓紧时间出栏的想法也不容易实现;同时由于生猪养殖前景堪忧,已经出栏的养殖户不敢轻易补栏,造成目前的仔猪是“有价无市”。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还未来得及出栏的农村养殖户,只能无奈地守住栏内的生猪,焦虑、着急而毫无办法。
所以我认为一旦猪价行情稍有回升,屠宰企业开始大量收购生猪,那么这些农村养殖户就会抓紧机会出栏,也会把自己喂养的母猪及时进行宰杀或出售,以免以后产生更大的损失。

大家认为我的分析有道理吗?对这个问题你们又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