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业里的行业影响力(下)

能不能正确的利用和缔造影响力,是菌业会展机构的上行或下行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会展机构判断业务方向的唯一参考因素。
商务网的会展,铁定把业务方向定在新加入者和政府行为方面,所以基本上对嘉宾要求有两种:一是官方程序需求的官方人物,比如各种有衔者或大名家之类,这个总共也没几个人。另一个就是那些敢说的,呵呵,“敢说”的影响力也很重要,一竿子买卖,怎么吹都没关系。但在我看来,这样的影响力可以称之为负面影响力了。
但另一种方向是长期的与行业互动,这个难度比较高,没有一锤子买卖的可能性,所以感情和了解都得建立在有影响力的人群基础上,这个时候可能对于个人的影响力会比对于机构的影响力更为看重。老实说中国菌业公权力的公信力是提不怎么起来的,所以官方机构的影响力范围仅限于外行。
官方机构的影响力,基本上源于公有制的陈腐思维,由于人员的无序变化,实际上可以说有些反复无常,而且常常一代不如一代。
个人影响力就不一样了,虽然可以借助官方身份有所提升,但核心还在于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信誉。
咱可以先看看官方头衔的影响力,毫无疑问得到官方承认的人不会完全外行,但获得官方身份的途径还是差别很大的,比如常规的职称、职务,其实和能力的关系不是很大。但特殊的位置比如院士,就相对来说会比较严肃。国家层面会好些,地方层面级别越低越假。遴选制的比任命制的也一定会好些。
比如省食用菌产业体系的首席和相关的省协会、学会会长等一层的人物,基本上有一半左右是不怎么靠谱的货,因为这东西是几乎算任命制的产物。这样的人影响力基础开始是一致的,但随着他在行业里的活动中的表现,就会出现影响力的升降了。当然这种升降主要是外省人看,本省人看不起都不敢吱声,因为很多东西的程序需要这些人的支持,需要人家手里的萝卜章。
有个例子是关于某省首席兼会长,一家会展机构工作人员告诉我看到他在本省很受尊重,老板们都很热情,说明他威望很高。我一听几乎要喷,此人在外面臭名昭著,老板们当面不敢得罪,背地里骂他娘外加祖宗十八代。这种货色也就在自己二亩三分地里牛b,一般不怎么出门,全国性活动不在他管辖范围他基本上不敢去。这种人何来的影响力?请这样的嘉宾搞会展如何缔造影响力?
一个人的影响力可能获得官方承认,也可能只有民间承认,或两方面都承认,但核心是有人承认,这样才能构成真实的影响力。
所谓的民间承认,实际上包括同行上下的承认两方面,也包括嘴上承认和内心承认两方面。影响力就是一种信任,包括专业能力信任和人格信任。我如果说自己的专业能力,许多人一定不服,老实说咱也没有可能令所有人信服。但说到本人在业界的人格信任口碑,恐怕就没有多少人不服。不过,如果既谈专业能力,又谈个人人格,这就是讲总分了,恐怕超过我的人就不多了。
许多自视甚高的人,内心极可能不服鄙人,那就不好意思,走着瞧。有些人地位很高,内里很糟,满世界都有他的影子,但随处胡说八道,没事打压一下俺这样的人,只不过没听见别人背地里说怎么他而已,所以可以自嗨。这种人,经常被别人的影响力击败,实际上还是比较可怜的。这种人在会展上的露脸场合,是和我截然相反的,说明搞会展的老手们,其实都门清,只不过各自选择不同,前景和对象不同。
很遗憾,我这样的人也是比较极端的个例,而德不配位,信任基础只有一点点官方地位的人倒是一抓一大把。这既是行业的乱象之源,也是技术乱象之根。
什么时候菌业所有的人,能够对那些出头露脸的人的观点达成基本一致,那么,乱七八糟的无效会展就没法继续了,行业的忽悠也很难生存了,不务实的人也都得改弦更张了。
随之而来,会展就会少而精,上游产品品牌商家也会减少但品质会提升,菌产品价格会趋向稳定,质量会逐步上升,行业会少许多波折,投机性企业会彻底退出,外部干扰接近于无,科技研究会稳定的大踏步前进。
总之,菌业当前的最大问题是信任所托的问题,所以有那么多不合情理的、不科学的、甚至不合法的东西存在,困扰整个行业。
信任是了解后才可以赋予的,迷迷糊糊就敢相信,就是迷信。不得不说,菌业还是充满迷信的,这种迷信让负面的影响力得以存在且滋润,这就是悲剧的根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