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吃饭用热水烫碗筷?
外出就餐时,用热水烫碗筷,这在广东又被称之为“lǒng碗”,之所以会形成这种习惯,跟岭南地区潮湿的气候有很大的关系。
岭南地区在过去被称为蛮瘴之地,说的其实就是气温高、湿度大。
以广东和湖南交界处的南岭国家森林生态保护区为例,这里不但降水量大,而且年平均的相对湿度更是达到了84%。从不同的城市来看,即便在冬天,广东广州市的相对湿度也可以高达94%,而在北京,相对湿度可能只有60%左右,甚至更低。
而相对湿度大、温度高,细菌尤其是餐具领域的大肠杆菌就更容易滋生。在20~40℃之间,相对湿度超过75%以上,细菌就极易滋生。
正是因为这种客观的因素,广东地区的人在外出就餐的情况下,才养成了用开水烫餐具的习惯。不管这个习惯是否有效,但至少从心理层面起到了一定的安慰作用。
开水烫一遍真的有用吗?
2020年年底,上海消保委对860双不同材质的筷子进行了专业检测,材质有竹木、不锈钢、合金、密胺等,其中660双新筷子,200双旧筷子。
检测结果显示,湿筷子的霉菌比干筷子多出25%以上,这也证明了在湿度大的情况下,霉菌更容易滋生。
旧筷子、竹筷子和木筷子更容易发霉,使用时长超过半年的筷子也更容易发霉。所以,对大众来说,筷子保存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中才更安全。
另一方面,从专业角度来说,开水冲烫餐具, 尤其是筷子,实际上没有什么效果。
上海消保委相关的实验显示,用开水烫一下筷子的做法基本没用,这是因为冲烫的时间太短,如果真的有细菌等微生物,也很难对它们形成有效的杀灭。 一般来说,无论是哪种消毒方式,时间要超过20分钟以上,餐具上的细菌才能被有效地清除。
从筷子的材质上看,木筷子和竹筷子消毒相对不易,不锈钢、合金、密胺筷子更容易消毒。而且,酒精对霉菌消毒没用,微波炉只适用于合金类的筷子,此外,所有材质的筷子只要时间达标,都可以使用高压锅、开水、以及臭氧来达到消毒的效果。
从细菌的类型来看,幽门螺杆菌用开水消毒,水温要达到80℃以上,时间10分钟左右才能彻底消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80℃的高温下,要持续半个小时才能杀灭;沙门氏菌需要70℃以上高温,15分钟~30分钟才可以消灭;大肠杆菌在75℃高温下,一分钟即可消灭;芽孢菌比较特殊,高温、紫外线、干燥、辐射、化学药物,都难以将其杀死。
所以啊,出门吃饭时烫碗筷,更多的是心理安慰作用。
首先, 要看餐具的封膜是否干净,如果封膜上有过多杂质,如灰层、油渍、不明污点等,可能是废弃的塑料膜重复使用。同时,还要看看包装信息是否齐全。
其次,打开封膜之后, 要闻一闻餐具是否有刺鼻的气味。如果餐具没有清洗干净,会有一定的油脂残留气味。如果是用洗衣粉等非食用级清洁剂清洗的,也会有一定的刺鼻气味。
最后,要摸一下 餐具是否有潮湿、黏腻、粗涩的情况,如果有,则说明油污没有清洗干净。
如果要想吃得放心,最好的办法还是 自备餐具,至少在不提供一次性餐具的情况下,可以自备筷子。
再者,通常是在卫生达标的餐馆就餐,微生物残留一般是合格的,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危害。如果实在想冲烫餐具,尽量水温高一些,持续的时间长一些,虽然没啥大效果,但至少有一定的心理安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