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发随笔】 你是开地铁的吗?
每天来回的地铁上,我忍不住封闭空间的沉闷和无聊,总要写点无拘无束的文字。随着上下地铁的人潮,我一路走一路发。文字伴着电磁波跳动,呈现在我的微信朋友圈中,编入我的个人公众号“凡人之力”……
按照报纸副刊的栏目特性,我以写作的地点来命名,称为【地铁随笔】。这会儿斜倚家中沙发上,刚回家小睡了一会,醒来又精神了,此刻胡乱写点文字,就称为【沙发随笔】。
我在个人第一本散文集——《留住乡愁》的后记之中,称自己为“北京地铁上的码字人”,一点不夸张。古人欧阳修先生的“三上”时间,特别是在我的日常生活中,风驰电掣的地下”铁马”,穿过北京城,来回两个小时的“马背”时光,与我的甜蜜“初恋”鸳梦重温——相约文学。
故乡黄冈,不乏以文字为生的人。邻县有“作家县”之称的英山县,出了姜天民、熊召政、刘醒龙等著名作家。又一邻县,有“教授县”之称的蕲春县,出了黄侃父子等知名学者。我的故乡浠水县,是上千名新闻工作者的共同出生地,闻名全国的“记者县”。
著名作家刘醒龙
从一个个微不足道的方块汉字中讨生活的人们,正如祖祖辈辈从泥土中刨粮食,从长江从望天湖中捕鱼虾,从浠河从巴河中捞黄砂(建筑材料)一样,必须勤扒苦做,耐得住寂寞,方得积少成多。
正如城市交通广播台,你开车途中拧开它,总有实时路况信息和插科打诨的聊天节目可以听听,让你习惯了电台的陪伴。
于是,搬离海淀区一年多来,我渐渐接受了这种生活方式。每天早上六时起床,半小时后,如一位郊区的菜农,挑着一担新鲜的蔬菜进城。晚上五时以后,又挑着从城里采购的物资回到郊区……
有朋友好奇地问:你是开地铁的吗?早晚总在地铁上有作品?
这分明是坏人啦,我要是开地铁的,还能用手机写字吗?这”铁马”早开出轨了!
还有高校的老朋友哄人不打草稿,给我发来微信:你可给孩子们添麻烦了,以后要背诵文学常识题——地铁文学、凡力。这大概像伤痕文学、舍予一样吧……
这分明也是坏人啦,我不愿意孩子们考试这样的名词解释,更怕招惹考生们痛骂“凡力”不是东西!
安居在京郊,有种种的好处,也有种种的弊端。故乡有句俗话:甘蔗哪有两头甜。最甜的是长根须的蔸(dou)子处,不大甜的是长叶子的杪(miao)子处。
著名女作家张爱玲写得好: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像大地上无名的小草一样的我们,且把人生的万千苦难当修行吧。何妨以苦为乐,何不化腐朽为神奇,坦坦荡荡,走好新的长征路,活出真我的风采呢?
著名作家张爱玲
夜已深了,隔着紧闭的玻璃窗,犹闻路上呼啸而过的车辆。两排黄色的路灯照射下,可怕的雾霾正笼罩着深秋的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