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实现了对黑格尔的超越
小
播
读
书
///
05/14 2021
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实现了对黑格尔的超越
与书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我们介绍了马克思关于“异化”的概念,虽然这个概念是马克思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那里借用过来的,是一个非常哲学化的概念,但其实这个词,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起点,但我们更进一步追问,马克思为什么会从这里开始呢?这就要从,另外一个更加根本的问题讲起,那就是:人的本质的问题。
人的本质是什么呢?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要怎么理解这句话,这和异化理论有什么关系呢?这就要介绍马克思在1845年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从书名可以看出,这其实只是一本书的提纲手稿,直到马克思去世之后,才被人整理出版,但这份短短1400多个字的手稿,却包括了马克思很多重要的哲学观点,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在《提纲》里面,马克思提出了很多著名的观点,比如那句著名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了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就是这个提纲的最后一句话。在《提纲》里面马克思还提出了。在这个提纲里面,马克思也讨论一个重要的问题,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结论看起来有点奇怪,为什么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呢?今天我们来聊一聊。
首先,什么是本质呢?本质就是使这个事物,成为这个事物的东西,那么要人的本质,就是弄清楚,使人成为人的那种特性到底是什么。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追问,其实是基于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批判的。费尔巴哈说:“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量,心力是爱。理性、爱、意志力,这就是完善性,这就是最高的力,这就是作为人的绝对本质,就是人,生存的目的”。
费尔巴哈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不在于人有意识,而是在于人能意识到自己的是人,而动物不能意识到自己是动物。但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关于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还是停留在意识层面的,并没有把人的本质延伸到社会实践领域,所以马克思说:动物和人不同,动物只有一种物的尺度,只会满足自身的需求;而人有两种尺度,不仅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还能按照美的方式创造世界。
这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真正超越,在对人的本质的解读上,费尔巴哈还停留在思维和意识层面,但是马克思认为,人创造性地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才是人真正的本质特性,而创造活动就是一种实践活动。
马克思说,费尔巴哈对“人”这个感性对象的理解,只是从客体出发,没有从人的感性活动、从实践去理解。人并不是抽象的世界之外的存在物,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人作为一个生命体,要存在的前提,就是首先要实践。一旦从实践角度出发,把人当作是实践性的存在物,就会发现人的实践,并不是单个人的活动,而是大家一起的实践,是人类共同的实践才创造了这个世界。因此,马克思认为,要理解与考察人的本质,只能从社会关系而不是自然关系中出发,所以,马克思提出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固定的抽象物,不是思维层面的自然人。
其实在西方哲学里面,对人本质的追求是由来已久的,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有句著名的话:“认识你自己”。其实就是探讨人的本质话题。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此后西方哲学大多都围绕这个认知展开,从笛卡尔、卢梭到康德到黑格尔,他们在人的本质的探讨上,基本上都围绕着理性而展开,但马克思认为,这样的认识太肤浅了,没有认识到人的实践活动,才改变和创造了今天的世界。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深入思考,发现了人的这种本质,但接下来,马克思还发现,人的这种本质被异化了,这种异化正是在实践,在劳动活动中被异化的,所以,马克思要试图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人被异化的状态。前面我们介绍过,马克思一生的使命,就是解放全人类,致力于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全部主题。但为什么要解放人的自由呢?因为人的本质受到了约束和限制,或者说人的本质被异化了。
异化简单来说,就是你不在是原本的那个你了,你作为人的本质被改变了,并且这种改变是被迫的,还没办法挣脱。今天异化这次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面,有人说,我被“工作”异化了,我被“生活”异化了,我被“社会”异化了,其本质是说,我不再是本真的那个自己了。
马克思把异化的概念应用到劳动时间中,提出劳动异化的概念,人是在劳动和商品生产中被异化的。一开始人本来是一个自由个体,人利用自己的劳动活动,改善了自己的生存环境,但是分工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纯粹的人和劳动的关系,人在生产商品的劳动中,把人的这种创造性的本质赋予到商品中,但生产出来的商品并不属于自己,被别人占有,而别人还利用你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来对你形成了约束和限制。
就好像你本来创造了价值,老板给你发工资,但是久而久之,工资反而成为了你工作的唯一理由,你并不是为了创造和体现自己的价值而工作,而是为了工资而工作。你的自由被剥夺了,你被工作异化了,虽然今天的商业社会已经不完全是这样了,工作和生活已经结合非常紧密,很多人可以从工作中获得价值感,但很多人依然觉得自己被工具化了,这种趋势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可能更加极端化,人一不小心就活着了一个工具,就变成了系统的一种手段,比如前段时间炒的很热的“外卖小哥事件”。
哲学家马尔库塞说:“人们并不是在过自己的生活,而是在履行某种事先确认的功能,占据极大部分个体生活时间的劳动时间,是痛苦的时间,因为异化劳动毫无满足感,是对快乐原则的否定。”
马克思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看到了这种异化,这种劳动异化让我们失去了人的本质和人本该有自由,所以,马克思就是希望消除这种异化,把人从异化中解放出来,恢复人真正的自由,以此为出发点,马克思建立了他的哲学思想体系。所以,我们回过头来看,在《巴黎手稿》里面的异化的理论,其实是马克思哲学的起点,是整个马克思哲学理论大厦的基石,这种使命也贯穿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