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金世元医药圆融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文章来源:刘春宇, 翟华强, 冯传有,等. 国医大师金世元医药圆融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 v.18;No.326(06):64-66.
国医大师金世元医药圆融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刘春宇 1 翟华强 2,3*,冯传有 4, 宋 玉 5 ,金世元 3
1.北京市朝阳区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13;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调剂标准化研究中心,北京 102488;3.金世元名老中医工作室北京中医药大学分部,北京 100029;4.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北京 100026;5.贵州万胜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 563000
摘要:金世元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药专家,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金世元教授在从事中药专业的70余年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技术专长。本文主要从“德”“行”“识”3个方面研究国医大师金世元教授的“医药圆融”思想传承特色,阐述“德”“行”“识”的内涵及三者关系,为传承金世元教授的学术理论体系奠定基础。
关键词:金世元;医药圆融;学术思想;传承特色
1
金世元教授简介
2
医药圆融学术思想的继承
3
金世元教授“德”“行”“识”思想理论体系
3.1
德
3.2
行
3.3
识
3.3.1 中药炮制
金世元教授非常注重中药传统炮制技术规范和工艺的继承和发展,掌握了很多濒于失传的有特殊临床疗效的中药炮制技术,被确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常说:“炮制工艺虽然繁琐,却有其意义,因而不能随意改变”。如煅赭石,需砸成小块,煅至红透,立即倒入醋液中淬制,如此反复煅淬2~3次,直至质地酥脆;若煅制次数不足则难以煎出有效成分,影响临床疗效。在此前提下,还要注意炮制的火候。《本草蒙筌》:“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不论太过或不及,均影响药物发挥最佳功效,甚至产生负作用。尤其成药修合制备之际,成败就在瞬间,恰到好处之功夫得来实属不易,乃历经岁月长久磨练而成。
3.3.2 中药鉴定
金世元教授亲自到药材产地和药材集散市场调查勘校,澄清了一部分历史混乱品种,保证了使用中药的有效和安全。如对于麦冬的鉴定,麦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四川省和浙江省自古以来为其主要道地产区,产自四川绵阳三台县的麦冬习称川麦冬,为川药道地药材;产自浙江杭州、余姚、慈溪等地的麦冬习称浙麦冬、笕麦冬,为传统“浙八味”道地药材之一。金世元教授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指出麦冬以浙江宁波专区的慈溪、余姚品种最为著名,素有“杭麦冬”之称,质量最佳。杭麦冬栽后4年收获,川麦冬栽后2年收获。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和年限不同,两者的性状也迥然不同。杭麦冬为纺锤形,一般较川麦冬肥大,表面呈黄白色,显油润,新品质柔软,中间木心(中柱)质硬,气微香,味微甜。过去规格分为提青、正青、副青等。川麦冬较瘦小,表面乳白色,气味较淡。除此之外,金教授通过实地考证,发现近年来有栽培大麦冬(阔叶麦冬)在市场上出现,其性状特征多呈圆柱形,通常较麦冬大,表面呈土黄色,有许多纵沟纹,干后质硬,中间木心较细小,气微弱,味淡。由于缺少相关的临床疗效资料和其他研究资料,金世元教授未对大麦冬的质量做出评价,实事求是地指出其品质尚待鉴定。
3.3.3 中药调剂
金世元教授多次强调中药调剂是中药的全面人才。认为调剂人员既应当具有熟练的中药业务知识,还应该掌握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方能做好处方审核、给药、发药等调剂工作。金世元教授根据自己几十年中药房工作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中药调剂基本操作规范,为调剂学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金世元教授传承李时珍医道文化和医药学学术思想,针对不同的菊花品种,考察了不同菊花的产地、采收加工方法等,发展完善了菊花的调剂技术,有利于保障菊花的临床合理用药,为菊花的临床应用提供药学服务。
3.3.4 中成药合理使用
由于中成药品种繁多、配方各异、剂型复杂、疗效不同,若使用得当,可迅速奏效;反之,轻则浪费药品和贻误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在收集和整理全国中成药的工作当中,利用深厚的中医理论及方剂学和临床中药学知识,全面总结了中成药临床应用经验,提出中成药合理用药基本原则,编撰了《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介绍其处方来源、组成、功效、适应证、方解等内容。重点讲解了药物配伍关系和方剂的意义。对于当前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和创新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3
小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