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宰相村,共走出59位宰相和将军,祖训仅16字,是你家乡吗

齐王与魏王相互夸自己的宝贝,魏王说:“若寡人国小也,尚有经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意思就是他有许多亮闪闪的夜明珠,可以照亮十二辆车子的距离,他听说齐王没有,想要借此来羞辱他。

不过齐王说:

“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臣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

齐王就说,在我眼里,你那都不是宝贝,我的宝贝是各种各样的人才,可以让我的国家安定繁荣,让千里之外的国家都来向我臣服,他们的光芒难道仅仅只有十二辆车子这么点儿的距离吗?

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又或者是一个家族,一个地方,他们最重要的宝贝既不是奇珍异宝,也不是黄金白银,而是人才!咱们中国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个村子,它出了59位宰相,59位将军,简直是全国最大的人才培养基地啊!

那么,这个全国最大的人才培养基地是怎样的呢?

这个村子就是裴氏家族世代居住的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

屈原在楚辞里面介绍他自己的出身: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说的就是他是黄帝子孙“高阳”的后代,“高阳”即五帝之一“颛顼帝”。“裴姓”也是从“颛顼帝”这里发源出来的。颛顼的玄孙叫伯益,伯益有一个后人叫飞廉,飞廉有一个后人叫非子,非子的被封为裴乡侯。后面裴乡侯的人就以封国为姓,姓裴。

我们熟知的隋唐演义当中是天下第三的好汉,以硬接李元霸三锤子而闻名天下。裴元庆是虚构的,但是裴元庆背后的家族却是实打实的,而且在当时负有盛名。

裴元庆的爹裴仁基,他的爷爷是北周骠骑大将军,汾州刺史,封琅琊郡公;他的父亲裴定官至上仪同、冯翊郡守,也是琅琊郡公,他自己也是左光禄大夫,他的儿子同样身居高位,并且封了侯公爵。

如果在仔细往他这个家族上上下下追溯的话,简直就是满门的大将军、大官员。

据统计,在2000多年的历史里,裴家出的7品以上的官员多达3000余人,直接被正规史料记载的都有五六百人,名相59人,大将军59人,更不要说以联姻方式产生的皇亲国戚,那简直是数不胜数了。

如果说一个地方出几个大将军或者宰相,那多半是偶然的;但是像裴柏村这样扎堆的出产高级人才的地方,它一定有着他们自己的培养人才的秘诀。他们的秘诀是什么呢?据说就在让他们的16字祖训。

裴家的16字祖训是这样写的:

“重教务学,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

与其他的家族的祖训不同,许多家族的祖训不是要求后人多读书,就是要求后人要德行敦厚,但是裴家的祖训包括了这两条,但不仅仅只限于这两条。

它在强调读书和做人品德的同时,还强调要学习武艺,经营产业。在古代,尤其是宋朝以后,武人就是不为人尊重甚至是为人所鄙视的职业,俗话说得好:

“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

而经营产业,做商人,也是古人最看不起的行业。“士、农、工、商”,商是排在最后一位的,加上中国长期以来的重农抑商,商业一直被古人看不起。

但是裴家在这样的世风之下任然坚持教导自己的子孙要“富武”,这就保证了裴家无论是天下太平还是天下大乱,都能够长期处于天下大家族的位置,尤其是天下大乱之后,“崇文富武”又“德业并举”的裴家人,比其他只知道读书当官的大家族更有实力保护自己和发展自己。

比如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因为天下大乱,裴家就迅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与他们与众不同的祖训是分不开的。

坚持祖训的裴家人,在新的时代里又开始创造新的辉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