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舰队的宝船究竟有多大?工人挖出一座古墓,揭开了真相!

2010年,南京江宁牛首山工人施工时,挖掘出一座古墓。随后考古专家介入,最终确认这是伟大的航海家洪保之墓。更大的惊喜是,在洪保墓中,还发现了二块叫“寿藏铭”的石碑,上面文字颠覆了历史,揭开郑和宝船大小的真相。有学者感慨:明朝海军实力不容置疑!

由于史料中很少涉及洪保,所以后人对他知之甚少,但根据“寿藏铭”的记载,洪保是云南大理府太和县人,与郑和、杨庆是同乡,是郑和下西洋使团的副使,身份非常特殊。正因如此,洪保墓中这两块石碑的记载,可靠性和历史价值就非常高。

按照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始于1405年,终于1433年,一共经历了七次。其中,最后一次下西洋时,郑和病死于印度,最后由副使王景弘带队归来。

然而,洪保“寿藏铭”中记载,却可能改写郑和下西洋的次数。如果最终被证实,那么这一结论无疑将颠覆历史。

永乐纪元,授内承运库副使,蒙赐前名。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赍捧诏敕使西洋各番国、抚谕远人

永乐纪元,就是1403年,但传统观点认为,郑和下西洋始于1405年。显然,如果这一点证实也是郑和领导了,那么就说明郑和八次下西洋。

其实,史料也证明,早在永乐元年(1403年)郑和曾出使暹罗等国。问题在于,出使和下西洋是两回事,但考虑到洪保是亲历之人,加之多次和郑和同行,所以这一次下西洋可能真实存在,郑和就是正使。

另外,清朝乾隆年间的《敕封天后志》等史料中,有这样一则记载,即: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郑和率船队出使苏门答腊旧港。但在正规史料中,1424年被认为是“暂停期”,因为这一年朱棣去世,继位之后的明仁宗宣布停止下西洋。

但1424年的郑和下西洋,被太仓、福建长乐的两块记事碑证实了。所以,多方印证之后,基本可以确认史料的可信。

因此,如果洪保墓记载正确,那么郑和下西洋将有九次。要注意的是,郑和下西洋是由郑和主持,但在郑和之后,还有王景弘于1434年主持过一次下西洋。

作为中国古代一支最强的海上力量,郑和舰队充满了谜团,其中一个就是:最大的宝船究竟有多大?有趣的是,在历史上,这一点没什么争议,但20世纪之后,很多专家却开始质疑史书上的数据。

明朝马欢的《瀛涯胜览》(1451年)中,记载了最大宝船的尺寸,“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折合成现代长度单位,依据这一尺度,郑和宝船将长达136米,宽56米,排水量近2500吨。(注:明清一丈约为如今311cm)

在古代社会这么大的船,简直不可思议。一直到清朝时期,西方列强的大船排水量也不过如此。所以,一些学者认为,如此巨型的木帆船在中国明代不可能出现,明朝没这么厉害,造船技术也没这么高;或者,只是造了一艘摆设,供朱棣检阅,并不能真正行驶在大海上。

然而,洪保“寿藏铭”却揭开了真相,结束“大号宝船到底有没有”这一学术争论,恰如上文提到的这么一句:

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赍捧诏敕使西洋各番国、抚谕远人

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最大的船只为“大福号”,船为5000料,而且一个“等”字,说明不止一艘。

根据专家计算,5000料的大船,就证实了马欢在《瀛涯胜览》中的记载。换言之,明朝不仅有排水量2500余吨的大船,而且还不止一艘。在当时世界,可谓是独孤求败。

5000料的船只究竟有多大呢?有学者研究指出,比鸦片战争中的英国战列舰,还要大1000余吨,当时侵华的英军战列舰吨位较小,排水量只有1746吨,远不如“大福号”。

其实,在明代南京龙江船厂遗址上,两次出土了全长超过11米的巨型舵杆,也从侧面证实了明朝大船有5000料的事实。

所以,洪保寿藏铭的重现天日,学者研究之后极为感慨:明朝能制造这么大的船,说明海军实力不容置疑,质疑历史可以,但面对确凿的证据还质疑,明显就是对古代中国没有信心。

从船只大小来看,明初造船水平领先世界至少300年,几乎达到了木质船的极致。让人遗憾的是,只是没能延续下来,加上清军入关之后,康雍乾等一系列错误的政策,最终让清代中国几乎绝缘于大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