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新年快乐,这是农历年前蚂蚁景观最后一篇文章,接下来我们会休息一周,但还会继续有视频内容,2020我们继续努力,一起变的更好~大家好,我是小蚂哥。上期我们和大家大致聊了聊东莞可园的基本布局,其实可园作为岭南园林的代表有一系列值得称道的设计,小蚂哥更愿意把这些设计成为“生态智慧”。“生态智慧”概念的提出者同济大学象伟宁教授创造了一个英文单词来解释生态智慧——ecophronesis。并解释生态智慧是在任何特定的(社会)生态实践环境中,为做出正确的选择并采取正确的行动而进行的最优秀的道德即兴创作的主要技能。这是一种自发自省的为了解决生活环境问题最直接的智慧体现。所以生态智慧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当我们在寻求某种答案,可以带着问题去寻找古代人们智慧的样本。他在中国寻找了几个例子,比如江西赣州的福寿沟排水系统,修建于北宋时期,经过九百年仍然超级先进,和当今最好的排水系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我们如果要提升居住的环境品质,就需要在微观尺度上寻找生态智慧的样本,显然中国的古典园林凝结了千百代园林工匠对园林的理解和园主对于生活的思考,尤其是岭南园林,在一个气候潮湿炎热的地方,想住的舒适就必须采用一些“生态智慧”。而在岭南园林中,可园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可园是四大岭南园林之一,但从形态上来说最为特殊,一是可园的水体面积几乎为零,只有一个大约30m²的曲池,二是拥有一处最高的建筑物,邀山阁高四层,大约16.5m,三是全园建筑密度极大,室外空间只有不到1000平方米。
可园位处广州东莞,温度带为南亚热带,靠近热带边缘,一月均温13度,年均气温21.5度。如何在这么小的空间里让人体感觉到舒适的温度?下面我就从布局、防晒、通风等角度来整体阐述可园是如何运用“生态智慧”达到生态环节能环保等综合效应的。可园占地面积不大,仅三亩三约2204平方米,大门入口设在东南角,朝东,正对当地夏季主导风方向。园内的主要建筑都布局在西北部,为的是阻挡冬季的西北风;我们来看看下图几张图片,邀山阁-可轩-双清室建筑群位于可园西北部,显然是可园中最高的,建筑的组团加上高围墙成为了阻挡西北风的一道屏障。西南部围墙高而厚实,有不少天井和冷巷,为的是阻挡西晒,西南晒,同时冷却并加强空气的流通;下图展示的是可园中天井和冷巷,其实这些建筑形式我们在江南园林中也看到过,但在炎热的广州,它们的生态效应更加明显。东部围墙矮而通透,有利于夏季清凉的西南、东南风顺利入园;园内水体面积少有利于防止园内空气过于潮湿并利于园内游览路线的安排。下图为可园东部围墙,墙体上每2m左右就有一扇陶瓷花窗。其实可园北部靠可湖一侧也有设置漏窗,但是漏窗的一侧是被封死的,知道原因的小伙伴可以在下方留言。太阳光照射到硬质地面,地面就吸收、 贮存太阳辐射热,然后地面温度逐渐升高, 当地面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地面就向四周辐射热量,这种热辐射被称为“二次辐射”或 “长波热辐射”,它会使周围物体温度升高。地面材料蓄热系数越大、受晒面积越大、受晒时间越长,吸收贮存太阳辐射热就越多,向四周的热辐射就越强,辐射时间就越长。要减弱这种热效应,除选用蓄热系数小的地面材料外,还必须尽量使地面免受日晒。可园防太阳辐射的主要手法是“遮”。可别小看这一个“遮”字,可园中的遮是系统的,通过一系列的遮,让长波辐射最小化。可园门前、园内虽有大片露天硬质铺地,但为了减少地面受晒面积,设计者巧妙地设计了不少人腰高的长条形花基,花基上摆滿盆栽植物,花基立面与盆栽植物正好遮挡了对地面的日晒,在地面形成了大片阴影区,减弱了太阳对地面的热辐射。而且这些花基对园内观赏路线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园内水面少,露地多,设计者就在大面积的中部庭院建造了 “拜月亭”、“兰花台”、“狮子山”三大件,品字形摆开,对遮挡太阳对地面的热辐射起很大作用。至于狮子山为何得名,小蚂哥在网上找到一张鸟瞰图,大家自己感受一下吧~像不像舞狮的感觉~“碧环廊”的卷棚顶及沿廊边种上的树木翠竹, 也遮挡了园内交通路线免受日晒。“花之径”小路虽为露天独辟,但昔日有沿径而架的凉棚,棚顶有攀悬植物,被称为“藤罗架”,这也是一种遮阳手法。园内建筑物屋顶大部分采用轻巧的卷棚歇山屋顶,深挑的飞檐也是遮挡日晒的设施,它在外墙表面造成阴影区, 使之保持较低的温度。至于卷棚顶是什么,很多文章已经做过介绍,小蚂哥就不再赘述了,如果你不了解请看下图:水可以用来降低空气温度,可园中仅有的两块水面都是这个作用,岭南湿热的气候使得大面积的水在园林的冬天变成了负面因素,过于湿冷的环境会让人的体感非常不适,这也是岭南园林对水面的使用都很克制的直接原因。园内还有一个紧靠“绿绮的小庭院,这里种满了各种亚热带植物,给“绿绮楼”造成了非常宜人的小气候。绿倚楼的照片小蚂哥只在网上找到了这一张,大家先将就一下吧~由此可见,虽然中部庭院占全园面积近一半,但真正受晒面积并不多,因而地面长波辐射的热效应就不强。这就创造了内庭院不用大面积水体也能得到清凉效果的设计手法。对于太阳光的遮可以有效改善人体的舒适程度,但这还远远不够,岭南海洋季风气候多风,这个先天的优势如果利用得当,必将事半功倍。广东沿海一带陆地夏季盛吹东风、东南风,风质凉爽,热环境设计上可以利于夏季主导风对室内散热降温。但因风速不大,就须创造各种引风入室、组织通风的手法。可园的通风散热设计正是注意了这一点。首先,当地主导风——清凉的东风进入朝东的大门之前,先经门前荷花池及其周边的绿化盆栽形成的宜人小气候的冷却,然后经门斗聚集进入门厅;风进入门厅后分三路,左路进入“草草草堂”,再经南面的窗进入三角形平面的天井出外,右路经“过厅”进入客厅前的小天井,部分折向客厅, 部分上升离开小天井,部分穿过小天井西边小门进入内院,中路直经半边亭“擘红小榭''进入内院,与上部越过入口屋脊的东风汇合后,一部分进入“环碧廊”,大部分经曲池面和曲池前花基盆栽再冷却后进入 “双清室”和“可轩"。这就是建筑所造成的自然通风之一的“风压通风”。可园在自然通风设计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沿西边、西南边外墙设置多个三角形或方形平面的小天井,还有露天“冷巷”,在静风时,因天 井下部入口的空气温度较低,上部出口空气温度较高,出入口的空气温度差、高度差就形成“热压通风"。温度差、高度差越大,热压通风效果就越好。这就是天井的“抽风效 应"也称“烟囱效应"。可园的这些小天井的抽风效应对到了 “环碧廊"、"可轩"和 “双清室"前,而风压已减弱的自然风再起加压作用。于是,风压通风与热压通风共同作用,使可园形成了完善的自然通风系统。其次,紧靠“邀山阁"北面的一个深天井,上部风口与下部风口高差超过10M,为热压通风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天井开口不大,约4M²。下部终日不受烈日照射(除夏至前、后某天中午),成了通风系统中的 “冷源"。设计者巧妙地利用这个冷源设计了人工通风,在接待贵客的“可轩"地面正中装有铜管,连通隔壁小房。小房设有一风柜,仆人转动风页,从冷源抽冷风向铜管鼓风。于是,可轩内,凉风从铜管口徐徐冒出,客人在盛夏到此饮宴,凉风阵阵,沁人心腑。宾主不管高谈阔论或细语密斟,也不会受仆人干扰。离地面越高,风速越大。15.6米高的 “邀山阁"位于“可楼"顶层。这里是园内风速最大的地方。阁内四边开窗,不管哪个方向的风吹过,都对通向此阁的楼梯口形成负压,于是楼梯也成了通风的风道,天井下部阴凉的空气就沿天井经楼梯被抽吸向各层室内,这也是一种独特的设计手法。再次,可园大部分建筑物的屋顶都采用卷棚歇山顶,室内吊平顶。平顶留有约0.1 M,的方形格栅口,平顶上部两边东、西山墙 开圆洞以利通风。东西向有风时,这两洞口就是风压通风的进出风口。静风时,平顶格栅口就是热压通风的进风口,两边山墙圆洞口就是出风口。这种设计对加快屋顶散热非常有利。值得注意的是:在“可轩"邻室外、围墙内有一条几米长的冷巷,其两端各有一个小室。这两室在通风过程中有“藏风”作用,相当于现代通风工程中的“静压室”作用。它使冷巷内空气压力稳定,以利“可轩”邻室内的人工通风。可园的通风系统利用风压通风和热压通风把建筑庭院和园内大部分的园建设置都利用上了,从这点上来说,可园的生态设计是融汇在各处的,并不是牵强附会的强行解释。岭南建筑的窗功能除了采光、观景外, 还需遮阳、挡雨、通风。在窗的设计中,这几项功能往往是很难同时满足,而可园的窗却巧妙地满足上述要求。“雏月池馆”船厅北面有几组大窗,每组有多排,每排分上、 中、下三扇窗。下扇窗固定,中、上两扇相连,向上折叠开启,开窗时既可遮阳挡雨,又可通风,也可保持室内私密性。一窗多用,值得借鉴。这让我想起来犹如精密仪器一般的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的窗户可园“'观鱼簃”外廊的设计手法也很独特。外廊临水边设置观鱼、休息用的“美人靠”,座靠下部砌有玻璃通风花格。这样, 不但靠脊有凉风透入,脚下也有凉风渗入。靠背上还装有一排平开木框玻璃竖窗,既可全敞开,也可全封闭。调节窗扇开启角度, 就可以控制进入外廊的风向和风量。遇到大风大雨,可以关起窗防止风雨侵袭外廊。东莞石材有密实的花岗石和疏松的红砂石。前者特点是坚硬,不吸水,但蓄热系数大,被日晒时,吸热多,吸热后温升高,散热慢。后者特点是蓄热系数较小,被日晒后吸热不多,表地温度不高,且易加工,但防水、耐用性不如花岗石,但优于木。可园设计者抓住这些特点,多处使用当地盛产的红砂石。如大门入口门套,外墙下部墙体,廊柱柱身(柱础用花岗石),“花之径”铺地 等都使用了红砂石。既可防水,又可防热, 也有一定的耐用性。好,到此我们基本梳理了可园的“文治武功”可以说无论是从诗文书画还是布局设计,都透漏出一种巧劲,这和江南园林的气质是不同的。不过也有人说可园的精华在于建筑,园林少了些韵味,那么我们下期,就来说说岭南园林中意境的典范-余荫山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