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寒星《忆读书》
忆读书
◎寒星
“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可是它却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这是美国女诗人狄金森对书的独特体会。而我觉得,书是我生命里一个个小小的五花石,投进我静谧的心湖里,泛起一朵朵美丽的涟漪,奏出一声声简单而清脆的叮咚声,伴我一路走来,愉悦着,纠结着……
细细回想,最早引我读书的应该是母亲的一个个故事。记得那是深秋的晚上,天气微寒,一弯明月挂在天边,用她明亮的眼睛深情地凝视着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此时,我们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围着一堆白天从地里运回来的玉米忙碌着,剥玉米皮这种活赶不上快,只要人多就好,而且小孩也能顶得上一个大人。于是姐姐、弟弟和我都得上阵,母亲为了驱赶我们的“瞌睡虫”,便讲一个个故事:七个小矮人保护白雪公主,随着白雪公主命运的起伏,我的心也一次次收紧又放松;善良的人们用智慧对付恶毒的吃人婆婆,真是大快人心……夜色渐浓,弟弟早在一边睡着了,姐姐也早叫着该睡了,而才上一年级的我却努力眨巴着眼睛,想象故事中的人物,他们在哪里?离我到底有多远?朦胧中我觉得还有一方天地,很美好,令人神往!
真正叩开我读书之门的人是父亲。在我上二年级时,父亲在饭桌上给我们讲《杨家将》、《呼家将》,那里边的人物命运常常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却“柳暗花明又一村”,真正耐人寻味!但父亲是边看边讲,慢条斯理的,我常常有恨不得从他嘴里全掏出来才解恨的感觉。好在有一次,父亲不耐烦了,让我们查字典自己去看,这下可好了。那是一种带有插图的小人书,一集一本,一页上也就四五行字,我借助插图,靠着“识字不识字,只认半个字”的本领,也能看明白情节。
从那以后,我爱找书看,可是生活周围没有多少书可看。有时父亲从学校里借,有时也翻姐姐的书包。至于看了哪些书,已记不清了。只记得那时看书,追求故事的情节,人物的最终宿命。看过了,自己还在书里不肯出来,会想象更好的结局,求得自己心理的满足。所以有一次从麦场上背了草回家,想入迷了,过家门不入,只听母亲一声断喝,把我从故事中拉回来。回头一看,母亲脸上黑云翻滚,邻居大妈抿嘴笑得不知可否,我慌忙逃进家门。从此也获得了“呆子”的光荣称号。去年回娘家,邻居大妈还拿这件事说我,说那么呆的我能成为现在的样子,真不可思议。
因为看书让我进入窘境的可不止这次。小学时,晚上放学回家,要帮家人生火做饭,灶间烧的是麦草,一把又一把,锅里的水就是听不见动静。为了度过这难熬的时间,我常常拿一本书放膝盖上,边看书边生火,时间是过得快了,有意思了,可是做饭的人要小火时我给大火,要大火时,我反而是小火,或者干脆是灭了,连忙用嘴巴吹,烟熏得眼泪直掉,有时就是吹不着,一旦吹着了,火苗一下子窜出来,烧了我的头发或眉毛。看着我狼狈的样子,母亲气急败坏,一把提起我的书,扔到院子里,也把我拎到厨房门口罚站。有一次,做饭的人是姐姐,姐姐咬牙切齿地捏我的胳膊,把我捏疼了,哭了,姐姐也气哭了。唉,那时的我真不讨人喜欢,全是书惹的祸!
上初中时,迷恋过一阵子金庸的武侠小说,还有琼瑶的言情小说,但因为我看书太投入,把握不好自己,所以为了不耽误学业,还是理智地放下了。
上师范四年,理应多看些书的,却终日抱一把宝石蓝的吉它,为美丽织毛衣等,没学到什么,虚度了不少年华。
参加工作第一年,我从朋友那里借了《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那时,我住校,在一间简陋的单身宿舍里,常常一边吃饭一边看书,看到悲情之时,眼泪就义无反顾地涌出来为书中的人物殉情,全然由不得我控制,流到嘴边,和着饭一起咽下去,感觉很是享受!
现在,因为需要,要看看教育方面的书,有时也看一看《微型小说》、《读者》、《中外文摘》等。生活着,阅读着、快乐着、思考着。书中有人生,身边有故事,名人也有人性化的一面,凡人也可享受自己的不平凡。活着就好,只是别忘了抬头看看蓝天白云,低头瞅瞅小草野花,迎着风儿,朝着阳光,自由地呼吸!
【作者简介】马翠芳,网名:寒星,小学教师,指导学生习作的同时,喜欢写写随笔,用真实的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偶有作品发表在《陇上芳草地》《陇中文苑》等公众号。也曾在《杂文选刊》的短信平台发表简短点评。小说《情归故里》在定西市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责任编辑:李小平
【顾问】成倬 王兴祥 何环永
【名誉编辑】漆子扬 邓永强 景治兴 蔺双喜
【总编】李小平 【副总编】夏新有
【主编】薛红芳
【副主编】王向军 梁禄旺 幸运草 陈兴茂 杨菊月 张鹏
【平台策划与推送】李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