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爷隐居深山60年,只做上门生意,如今75岁感叹后继无人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叫:“一招鲜,吃遍天。”只要将一门手艺学到精通,就不会饿肚子。因此,我国古代有很多的民间艺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厂流水线将产品批量化生产,一些老匠人也被逼得转行。能坚持将手艺传承下来的人,少之又少。而来自河南的祖世光师傅便是其中一位。
祖世光踏入制陶业
祖世光于1945年出生在河南巩义,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全家人靠种地为生。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也算其乐融融。但天有不测风云,在祖世光13岁那年,家乡巩义突然爆发了一场天灾。突如其来的洪水淹没了祖世光的家乡,祖世光的父母带着他们兄妹逃难到了山西的晋南地区。
农民
当时的农村人缺乏教育观念,尤其是祖家还是逃荒到了山西,所以祖世南的父母并没有让他多读书,而是让他跟着师傅学一门手艺。究竟学什么手艺能养家糊口呢?父母为祖世南选择了“制陶”。在中国传统丧礼中,起灵前,继承家业的主孝子要摔掉灵前烧纸的瓦盆,这一传统习俗被称为“摔老盆”。而在山西、陕西和河南一带,这种被摔碎的盆子或罐子叫“发罐”。
洪水
由于当时工业化程度不高,“发罐”的利润又比较低,所以发罐通常是由当地的手工匠人制作。这门传统的手工制陶技艺,就是“土陶”。除了发罐之外,家里盛水用的瓮、盛米用的缸等,都是制陶师傅们的产品。靠着这些“生活必需品”,制陶师傅们养活一家人不是问题。祖世光从跟着师傅制陶的第一天起,就将此事当作一辈子的事业来对待。
祖世南
祖世光传承土陶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物美价廉的工业品替代了笨重的陶器。不锈钢、塑料、玻璃制品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人们渐渐不再需要陶器。一大批制陶师傅开始失业,有人被迫转行。但祖师傅却坚守初心,立志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而支撑他干下去的动力,便是丧礼上所需的“发罐”。
祖世光
祖世光一家在山西晋南小山村生活了几十年,靠着制陶的手艺,勉强能糊口。后来听说河南老家情况好转,父母和兄妹们便返回了老家生活。祖世光的儿子觉得制陶不挣钱,决定外出打工。妻子平日在河南老家看孙子,独留祖世光一人在山西从事着制陶的工作。对此,祖世光却看得很开,还有些怡然自得。
祖世光
村子前些年集体搬迁,已经没人居住,祖世光就挑了一家保存相对较好的院子作为自己的手工作坊。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由于只有他一个人忙碌,所以可能需要三四天才能做完一批产品。一年下来,大概能制作3000多个发罐。每个发罐卖5元,每年收入在1万多(扣除成本)。
祖世光的遗憾
因为上了年纪,祖世光的发罐从不外出售卖,都是当地批发商上门定做。与他熟识的当地人,也会直接与他联系。闲来无事,他就一个人在院子里喝喝茶,听听曲。陪着他的,是那条跟了十多年的狗。尽管老伴有时候会埋怨他“不求上进”,但祖世光已经75岁,他还要上进到哪去呢?
祖世光
如今他唯一的遗憾就是制陶这门手艺后继无人,年轻人嫌挣得少,不愿意去干这费力不讨好的活。他希望有一天能有对土陶感兴趣的后辈去学习“土陶”这门手艺,并将这门传统手艺在未来发扬光大。在此也希望老先生能得偿所愿,找到品学兼优的弟子。大家还知道哪些民间手工艺人的故事呢?不妨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