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便宜也最高贵的养育方式
1、 孩子那么小,给他读书有用么?
美国的研究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两组5岁的孩子,他们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都非常相似,唯一的区别是:一组孩子的父母在过去两年内每周5次与孩子一起阅读,而另一组则没有。实验者让孩子讲一个与自己有关的生活故事,并假装给洋娃娃讲故事。结果发现:有亲子阅读的那一组,不但文法程度比较深,用的句子比较长,而且他们会更多地用到书面语。
神经学家发现,大脑并不会直接演化阅读。因此,说话是本能,把一个孩子置于正常的语言环境,即便没有人特意教,潜移默化之下他也会说;但阅读是习惯,需要从小培养,孩子如果没人教他阅读,他并不能自己学会。
无论多么浅显的书,遣词造句都不同于口语,而且会用到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是一种更富条理性和组织性的语言方式。随着孩子读的书越来越多,他们会慢慢地注意到语言中所蕴涵的逻辑性与语法结构。我们通过语言进行思维,语言越多,随之思维就越清晰。那些喜爱大量阅读的人,在分析问题、陈述问题和学习知识的时候,往往比不读书或读书少的人快得多。
亲子阅读的另一个意义在于,让孩子感受到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孩子年龄还小,也许阅读的内容Ta不能完全理解,但阅读的时光父母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父母阅读的声音对孩子来说像音乐一样,他会努力想知道父母在说什么。对孩子来讲,“努力”就代表了主动,他们的努力会迅速增加他词汇量,有利于早日与人用言语沟通。
2、激发阅读兴趣,该从图画还是文字入手?
对于比较小的宝宝,图画往往比文字更容易带领孩子进入阅读的门,所以亲子阅读图画书是非常好的选择,有助于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不过,家长也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可以阶段性地阅读一些比较有挑战性的内容,有时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想象力。
3、为什么不能用电视来取代阅读?
既然图画是激发阅读兴趣的好手段,那是不是能用电视来取代阅读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电视和阅读,两者的大脑功能不同。
阅读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联想的竞赛;而看电视是被动的接受过程。神经学发现,主动学习时,大脑神经连接得十分紧密,而被动学习时则很稀疏。一个人的神经网络越密,Ta越有机会触类旁通、产生新的想法。
4、亲子阅读该怎么做?
美国著名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的百万畅销书《朗读手册》,可谓权威。这是作者数十年儿童阅读研究与实践的总结,被美国六十多所教育院校选为指定教材,以具体、科学的案例和研究成果,解答了在家长、老师为孩子朗读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培养无数孩子成为终身爱书人。
书中有这样一些观点,操作性很强,想要亲子阅读的爸妈可以实践起来啦:
1、阅读越早开始越好,并尽量坚持到孩子小学毕业。
2、每天至少安排一个固定的阅读时间,尽量使之成为习惯。
3、不妨从由韵律感强的童谣、儿歌和只有几行字的绘本开始阅读,再逐步阅读文字较多、图画较少的童书,再到有章节的故事及小说。
4、只要时间允许,就频繁地为孩子阅读。但开始时一次时间不要过长,保持孩子对阅读的热情。之后再随着孩子的接受度,慢慢延长时间。
5、聆听习惯是后天养成的,需要逐步教导、培养孩子——聆听不会在一瞬间学会。
6、要注意变换读物的长度和主题。鼓励孩子自行挑书。
7、在阅读前,一定要提一下书名、作者和图画作者。
8、阅读要有始有终。但是发现选错了书,一定及时停止。
9、如果阅读有图画的书,尽量让孩子能够看到图画。
10、帮孩子延长专注时间的最好方法是:与Ta一对一地相处。读故事给孩子听,并留意他们听故事时的反应,可以带来许多好处。
11、只有极少数人是天生的朗读者,每个家长都要积极练习。大量运用自己的表情,甚至改变声调,扮演人物。
12、千万不要读得太快。建议不要读自己不喜欢的书,因为你的表情很容易泄露出你的想法。
13、偶尔读一些内容较艰深的书,挑战一下孩子的大脑。多启发孩子思考,尝试跟孩子讨论书中内容。
作者|洪兰|王可
来源:网络 无从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