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子很重而且头昏身痛,都是“湿气”惹得货!

五方九如呦呦有客 今天
小编最近总感觉肩臂腰腿酸痛,浑身都不舒服。医生说,这也是湿气太重的表现。
湿气的特性就是这样:弥漫周身,哪里痛都和它有关。
而辛丑的第三之气,湿热来袭,异常凶猛!

辛丑岁三之气。

自小满至大暑。
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微火。客气太阴土。中见水运。天政所布。寒乃随之。感於寒湿。民病身重。附肿。胸腹满。宜治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岁谷用势。间谷用麻。乃无湿邪之害。
此时湿热是最重要的气候,所以除湿去热是最重要的内容。此时不要吃生冷,否则讲湿热凝结在身体内部,秋季内热外寒就不好医治了。

湿如气一样,可漫延全身各处,

所以叫湿气。

但我们也常常说风湿两字,

因风也以在身体内流动。

两种疾病性质相似,

也常常合一起得病。

我们常常说的风湿,都说是关节炎,实际上,风湿真不一定只在关节,它还可以在头脑,在皮肤,在肌肉,在脏腑。

只是中医和西医的一些观念不同:中医认为外来吹来的风湿会留在人身上,西医就不会这么想了。风吹到人身上可以理解,它怎么可能吹进人体内去呢?形成风的条件是有气流,体内哪有气流,不是被皮肤,组织阻挡在体外了吗?再说湿,那是外来的潮湿吗,怎么可能流进身体里面去?
中医不这么想。外来的风或者湿,会从毛孔进去体内,比如十几年前受了寒风后,十几年来一直都特别怕冷风。有的人只是皮肤怕冷风,那就是风留在皮肤。而有的人肚子怕冷风吹,也就是十几年前的那一场风,吹进了肚子里面了。
理解这些问题后,再来谈治法。
湿是一种粘乎的东西,附着了人体,应该顺其方向流走出去。
如果用中药,那就要把人体当作一种整体容器来看,视其体内通道哪儿堵了通哪儿。
比如最常用的是这个方子,羌活胜湿汤:
羌活6克  防风3克  蔓荆子8克 藁本6克
川芎3克  炙甘草3克 独活6克
这里面的药物也是很讲究。

羌活独活藁本祛湿,防风去风湿,蔓荆子去湿而且清头目,川芎行气活血,以利风湿的去除。甘草是调和药。 一般的四肢困倦,头昏脑胀,胸闷脘痞都可以用它。
每个人感受湿气的程度不会完全一样,所以这个方子有时也不能通用的。
如果有人感受湿气在头面部多些,就可以用菖蒲郁金,如果在胃脘,可以用藿香佩兰砂仁,如果在筋骨,就可以加海风藤海桐皮,如果在皮肤可以加用地肤子白鲜皮,如果在下半身多一点,可以加苍术牛膝苡米,如果到了小便灼热或者不畅,就可以加滑石。
湿气出去后,身重,身痛的问题自然就会解决了。
另外还有一个民间公认的且很平和的方子,适合四季饮用——平胃散
平胃散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六味药组成。在《方剂学》中列在“祛湿剂”之“燥湿和胃”条下,非常切合临床实际。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
表现: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嗳气吞酸,肢体沉重,倦怠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录自高等中医院校教材《方剂学》第五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日常养护,效果最好且副作用最小的,当属陈皮了。陈皮理气化湿,实际上就是自带一股“仙气儿”将身体排湿的通道打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