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风景:耍耗子

我小时候常唱一首儿歌:“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吱吱儿,叫奶奶,奶奶抱猫来。”这首十分有趣的儿歌,把小耗子偷食的特点和可笑的结局,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小耗子又馋嘴又可爱的模样,就这样在童年时代的心灵深处扎下了根。

京、津、冀一带把老鼠俗称耗子。老鼠的品种很多,人们说的耗子专指和人寄生在一起的小老鼠。“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是因为它偷吃粮食,啃坏家里的物品,而且还传播疾病,所以成了“四害”之一。但是小耗子也有可爱的一面,就是聪明伶俐,人们早就发现老鼠是可以驯化的。准确的年代已不可考,但是在清代的《燕京岁时记》一书中就有记载“耍耗子者,木箱上缚以横架,将小鼠调熟,有汲水、钻圈之技,均以锣声为起止。此杂耍主要在胡同表演,深受儿童的喜爱”。这是我见到的最早对耍耗子的文字记载。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每当农闲时节,就有京城周边的农民带着耗子,背着木箱道具,吹着唢呐走街串巷,打围表演挣钱。农民里确有能人,他们能把耗子调教训练得按人的口令,作出各种可爱灵巧的动作,真让人叹服。而且这些人会吹唢呐,会唱些有趣的民间小调配合耗子的表演,使演出的气氛十分热闹喜庆。所有的道具也都是他们自己设计制作出来的,所以用民间艺人来称呼他们一点儿也不为过,有句俗话“高手在民间”,真是十分确切。

我小时候一听到胡同里传来唢呐嘹亮的吹奏声,就知道是耍耗子的来了。跑出家门,顺着声儿很快就找到开始打围表演的艺人。只见一农民打扮的老汉,他身背木箱,内装鼠匣,里面有十几只仓鼠、白鼠、花鼠。箱上面装置起油漆彩绘的木质小舞台,舞台上横挑着的木棍上面架着桃形屋、小宝塔、小楼等,还系着几条线绳,下面吊着木鱼、小水桶、小秋千。在最高处是用铁丝做的转轮。老汉在演出前从木架子的上端斜拉下两个小软梯,用长钉钉在地上。这是给小耗子准备的软梯子,然后吹起唢呐招揽看客,待人聚多了,开始表演。

只见老汉打开木箱,把一只耗子托在手上,口念道:“白猿偷桃”,那只耗子就会顺着梯子爬上去,钻进横木上已塑好的桃形洞中里,瞪着小眼睛看着观众。老汉又吆喝“状元祭塔”,又一只小耗子钻入小宝塔中,如此念下耗子们各就各位。然后又托起几只耗子,大喝一声“姜太公钓鱼”,只见一只闻声就攀上横木梁,垂下身子,用两条前爪儿捯着预先拴好木鱼的线绳,一下一下地抖动。他再喊一声“李三娘打水”,另一只则攀上横梁用爪子往上拽小水桶,做打水状。等老汉大喝一声“双美打秋千”时,待命的两只耗子立马从左右两个梯子爬上来,坠到秋千上,左右配合地荡起来。如此演下去,精彩纷呈,自然掌声笑声不断。演出结束,一声“讨赏!”,小耗子们排成一行,见到人们投掷零钱,就都站立起来,齐拱前爪儿,作揖致谢。小小老鼠如此通人性,也太神奇了。

这类街头演出的杂耍,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就绝迹了。改革开放后,偶尔在春节庙会上还能见到。(何大齐)

(0)

相关推荐

  • 鼠年数鼠

    又是一个庚子年.老鼠,又叫耗子.是老幼妇孺人人皆知的小动物,又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坏东西.可是,这么可恶招人烦,个头又小又丑的小耗子,怎么排上了十二生肖的第一呢?这个说法有 ...

  • 【传统】200分钟唢呐吹奏《俺老汉上台把歌唱》,抑扬顿挫铿锵有力

    【传统】200分钟唢呐吹奏《俺老汉上台把歌唱》,抑扬顿挫铿锵有力

  • 赵云芳:林黛玉与小耗子(《红楼梦》与民间文学之四)

    林黛玉与小耗子,表面上看起来,这两者似乎是扯不上关系的. 王丽莉绘黛玉葬花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超凡脱俗,冰清玉洁.而耗子呢?生活在暗黑.肮脏的地洞.下水道里,想到耗子,就会想到污秽和不 ...

  • 硕鼠,硕鼠......

    想起老鼠就恶心,谈及老鼠就讨厌.        很小时候不知道有老鼠这种动物,只晓得有一种叫"夜猫儿"的东西,在人将歇息的时候,出没于楼板间.墙角落.壁缝里,行迹很诡秘,动作很蹊跷 ...

  • 老北京风景:耍猴的

    七十多年前的老北京,每到秋收以后的农闲季节,周边河北省一带的农民,就会带着他们自制的家伙什儿进北京,在街头表演一些自编的杂技杂耍,招揽市民围观,挣一点儿小钱贴补家用.例如耍猴,就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一种人 ...

  • 老北京风景:耍猴儿栗子

    老北京走街串巷的杂耍中,有一种俗称"耍猴儿栗子"的,这其实跟猴儿没关系,是表演木偶戏的. 那时,在四合院里玩得正起劲儿的我,只要一听到胡同里传来"呔哐.呔呔.呔哐&quo ...

  • 老北京风景:照相

    摄影技术是西方人十九世纪中叶发明的.在这之前,人要想留下身影容貌,只能求助画师,那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所以中国历史留下的肖像很少,能画得如本人真貌的就更少了.清代末期,照相开始逐渐传入中国,在广州. ...

  • 老北京风景:放话匣子的

    我小时候,胡同里时有来"放话匣子的".这个人背上背个大喇叭,前面包袱里是个方形的大盒子,这就是木制的"话匣子",他手上还提一个小包,里面是胶木唱片儿.有人招呼的 ...

  • 老北京风景:端午节吃粽子

      包粽子 卖粽子 我出生在北京,小时候端午节是家家要自己动手包粽子的.我家是个大家庭,人口多,每到端午节前一两天,妈妈就去买上好的糯米,再到菜市场买芦苇叶子.小枣儿. 粽子叶在南方是用竹叶,北方一般 ...

  • 老北京风景:湃西瓜

    老北京的夏天酷热难耐.一入夏,品种多样的西瓜就陆续上市了.西瓜性温凉,有很好的清热解暑的作用,在高温时日,吃一块凉凉的西瓜,那真是"甜汁入口清肺腑,玉液琼浆逊此公". 我小时候,市 ...

  • 老北京风景:荷叶粥

    时间进入农历六月."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宋朝杨万里的诗句,表现的是夏季荷花盛开的美丽景象. 宋朝的理学家周敦颐<爱莲说&g ...

  • 老北京风景:打冰盏儿

    北京的夏季酷热难耐,在过去没有电冰箱的年代,能使人入囗暑消的饮品,也当属冰镇酸梅汤了.于是,伴随夏天的来临,"打冰盏儿"的也在街头胡同,庙会闹市活跃起来了. "冰盏儿&q ...

  • 老北京风景:鹅毛扇

    在老北京有一首戏谑流传的民谣:"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立冬."虽是玩笑话,从中却也可以看到旧时京城百姓,在酷暑难耐的夏天对扇子的依赖了.那时没有空调.电扇等降温设备,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