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担心中医的前途,中医自有其强大生命力!

这是一篇“龙语天下事”对刘世恩大夫的访谈录,道出了寻常巷陌之中,中华大地卧虎藏龙之事。这写的是一个人,代表的却是一类人,一代人。

下面是刘老大夫关于中医的一些个人看法,我们根据文章大意,结合当下,作了部分修改。

中医自有其强大生命力

很多人都担心中医的前途,其实中医自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中医的生命力,来自于其功效,比如以人为本的“三分治七分养”,其实更符合人的本性。中西医孰优孰劣,时间是最好的裁判。一时的喧嚣,否认不了中医持久的生命力。

几千年没有西医的岁月,中国人靠什么治病救人,靠什么繁衍生息?西医当然有其技术上的优势,但是中医不会灭亡。

咖啡和茶可以共存,洋快餐和中餐也各有市场。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还是喜欢喝茶,喜欢吃中餐,洋快餐走过它的巅峰,就很难再挽颓势。

中医也不会后继无人,虽然中医学习起来比较难,成就高低更多靠医者的悟性。但是现在学习中医的80后90后的孩子,也是非常多。刘大夫自己就带着几个博士,都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至于国外,对中医也是越来越重视。西方医疗体系森严,门槛极高,也带来了很高的医疗成本,但是疗效也远非万能。有一组数据显示,西医目前遭遇极大挑战:4000多种常见病95%无药可治,7000多种罕见病99%没有特效药;除阿司匹林经久不衰外,西药由于毒副作用严重,平均淘汰周期缩短为20年。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转而选择了中医。中医从来没像今天这样广泛传播,获得海内外人民的愈加关注和追捧。无论是以治病的名义,还是以养生的名义,不看名头看疗效,如果保险公司不买单就自己掏钱(大多数中药材不贵)。

近几年,东南亚、欧美一些国家已经承认或逐步确立中医药的合法地位,或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统计,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培养本土化中医药人才,中国政府已经支持在海外建立了10个中医药中心。

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今来中国学中医的留学生也很多。在本公众号《中医药是中国最大的自主品牌,中国人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知道,当下,洋中医已经成了老外新的梦想职业,全球每年有约1.3万名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他们可谓是中医文化传播的活招牌。

无论古今,中医的价值和地位都是无可取代的,这些都有着毋庸置疑的铁证。

中西医结合

关于中西医结合。刘大夫表示,中医实际上有三个维度:一个是自然科学、一个是人文科学、还有一个就是文化。而中西医结合点,主要还是自然科学这一部分,西医的医疗器械、检测手段很先进,中医不应该排斥这些东西。另外,西医的手术、消毒、疫苗这些先进科学的东西,中医也是无法替代的。

但是中医也有西医无法企比的优势,中医是把人当做一个整体,治病就是一个人体的系统工程修复。事实上,美国虽然拥有世界最发达的医学和最健全的医疗体系,却无法解决西医的几个重大局限,那就是药物滥用、毒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

在养生方面,高明的中医讲的是“治未病之病”,“小病要抗,大病要养,无病要防”,强身健体以抵御百病。这一点,显然又比西医高明。西方人的健身,更强调的是力量和肌肉,却少了东方式的修身养性的修炼。

所以,中西医结合,还是要辩证地看,不必互相否认,但是也不能互相替代。取其所长,纳其优点,不失为一种既开放又坚守的态度。

中医和文化

文化自信,是中国自信的关键一部分。如果对自己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丧失了自信,就很容易掉入西方话语权挖掘的陷阱中。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人认知世界、认识自身的哲学体系。否认中医,背后的推动力,也主要来自利益相关方。

西方的医药医疗集团,和保险公司组成了利益共同体,各种抗生素新药,研发成本极高,治疗成本天价,但是并没有因此大幅度提升人类的健康福祉。

大多数的常见病,其实中药都可以治好,而且药价不高;很多慢性病,西医治疗不仅成本高,副作用也很大,中医的优势就很明显。比如北京的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每年就治疗很多来自世界的各国领导人。

在日本韩国,很多中国的古方,被开发出来申请了专利。例如,据说日本人已经获得了《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中的210个古方专利!!对中国文化的攻击,并不妨碍国外人士在这个领域掘宝淘金。

相关人士表示,在日本,人们对于西医、汉方无所之争,各取所需,到药店买药自己不懂时,问问店员自己哪里不好受,店员介绍哪种买那种,从没有听说过西药汉药之分。

中医是老祖宗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令人遗憾的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灿烂夺目的金饭碗,我们很多人在嚷嚷,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好,我们要扔掉。这些东西,如果我们不要,那可是有人要的……看得出一些国人对于中华传统医学的认知与不足,同时,它也表现出了一些国人的文化自卑心理。

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做:“心病要用心药医”。不仅仅是中医,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保护上,怎样培养起一些国人的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自信心,这才是标本兼治的根基所在。

文源:疼痛医学分享交流平台

温馨提示

最近不少读者朋友来问,你们是不更新了吗?为什么看不到最新发布的内容了?其实,我们仍然每天都在推送内容,但由于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机制,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导致有些读者无法在第一时间看到我们公众号推送的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