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努力造就一棵特别的树︱新年寄语

中国少儿文学微刊 第16期

投稿信箱:cchh3883@163.com

致家长︱新年寄语

努力造就一棵特别的树

本期执行主编:李永春

◆ ◆ ◆ ◆

2016年的最后一天,我放下所有的杂念和杂事去了趟山里。我像一只头顶着太阳、自由飞翔的麻雀,游荡在童年的记忆里,身上暖暖的,心里也暖暖的。

躺在白花花、毛茸茸的干草上,突然想起读写班、写作班学生即将上市的《不听话的小树》一书,转眼看到身后四枝发达的一棵樟树,觉得之前的忙碌都是快乐的、值得的,每个人的念想里,都会有这样一棵树的期盼。

这棵树是发达的。

这棵树是不老的。

它不仅健康硬朗地站立了百来个春夏秋冬,还枝稠叶茂地顶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能够成为今天这样,它不仅是有方向的,而且早已具备了抵御一切外来风险的能力。

2016年,小记者团中的每一个个体的变化是值得欣慰的。阅读与写作的气氛从来没有象去年那样旺盛过。很多家长跟我说,一套书还没有完全读完,顺风车又下单给预备着了,很多小记者对书的念想已超越了对玩具和小吃的念想。

阅读和写作都是需要气氛来助推的,孩子们需要引导和带动。2016年,除了阅读推荐和顺风车,我的现场和线上讲座也把阅读主题纳入了“第一话题”。同时,我们还首次邀请了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语文教育专家谭旭东来长兴讲座,激起了小记者的阅读热潮。寒假后的第一场现场讲座,除了邀请儿童文学作家尹奇峰给小朋友作《开动大脑、激发想象,书写梦幻之旅》的讲座,当天还邀请了本土三位作家为小记者们做阅读引导。

阅读是一生的任务,吸收一定要大于消耗。而培养孩子们从小就亲近文字,才有可能会真正理解文字。否则,想要提升语文,只能是一句空话。

去年,我们的一日采风活动去了古茶山,去了德润土和山伯伯农庄,去了香蕉园……暑假夏令营还去了浙大。每次体验和采风,我都会亲自带队,除了考虑安全因数外,我会不厌其烦地做观察、体验的引导和交代任务。我觉得我们不是旅行社,我希望小记者们不能“一玩完事”,而能够把它当作锻炼和练笔的机会,让他们懂得人一生下来就有任务的,而任务是不能不完成的。懂得这个,远比一篇文章更加重要。

尽管我知道,我的叨唠不可能每次对每位小记者发挥有效的作用,但我决不会放弃任何一次引导、扶植、浇灌和修剪的机会。带孩子本身就是一件“有点烦”的事业,何况哪一件事业“不烦”就能成功?

2016年,从雏笔版的投稿情况来说,收获是巨大,我的“以兴趣激发提升”的手法也是有效的。尽管报纸的雏笔版,不断推出增刊还满足不了小记者的投稿需求。特别是读写班、写作班的好稿要去跟其他小记者抢占如此紧张的资源时,我又不得不把我原来自己“玩玩”的个人公众号“慢生活·雅阅读”变成我学生的发表园地,去年的12月,为了扩大的视野,这个号又变成了“中国少儿文学微刊”,起点和要求更加高了,用稿方向也变成“立足长兴﹑面向全国”,但我希望,它所提供的平台,能够更加有利于小记者的写作提升。我和邀请了多位作家加盟小记者的专家指导团,为小记者今后的路发力。

2017年,“中国少儿文学微刊”也是为每一个孩子准备的。新的一年,我还将会有8~10个的线上讲座主题,和线下深入学校的现场讲座为小记者效劳和服务。话题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也是层层递进的。

阅读和写作是提升语文的必然之路,也是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的“两个翅翼”。这当然是我们小记者团的重要任务,也是最现实的任务。

“得语文”的终极意义不是为了高考或长大后当一名记者、作家。这棵树可以是不听话的,也可以有各自的特色,触角的伸展也不要求在同一个领域,但它必须要不断地接受人文元素的滋养,成为一棵“有情怀的大树”。

为了小朋友今后能够成长成一棵特别的树,2017年,我们将继续带着小记者们一起奔跑。我们越是努力,就能跑得越远,这棵树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 本刊编委会

( 微刊文学赛事专业评委)

尹奇锋  王伟卫   陈美霞

李永春  倪满强   徐  侠

戴国华  俞国斌   吴  诚

↘ 责任编辑

李旦旸

↘ 美编版式

吴  诚

中国少儿文学微刊

↘ 投稿须知

1.      本公众号选发全国少年儿童的文学创作作品,不收取任何费用。作品包括:

A.虚构(童话、科幻及小说等)

B. 非虚构(真实的写人、写事、写景、写物等题材)

C. 悦读(阅读的感受和思考作品)

D.相关少儿阅读与写作活动的信息、大赛发布等

2.      所有向本微刊(公众号)投稿作品须原创,并向本刊首发投稿(网络公号、网站及杂志(书)已发表的作品谢绝)。如有剽窃等侵权文责自负,如被举报,将6个月内拒绝投稿,打赏收益取消。连续2次侵权,将列入作者黑名单。

3.  向本微刊(公众号)投稿的作品,责任编辑有适当的修改权。同时,本刊拥有选择其他任何媒体发表或集结出书的版权,署名权仍归作者并赠送样刊样书。

4.  除作者姓名外,投稿时请在作品结尾后注明学校全称、年级班及指导老师姓名。如:长兴县第一小学405 (浙江) 指导老师:李安静。同时,因排版需要,请附上作者半身特写主图一张,其它图片若干。如能配上跟自己作品内容适应的自创画更佳。

5. 发表待遇:对在本微刊首次发表作品的作者,赠寄主编签名的专著或编著的图书一本。作品打赏收益分配原则:作者(含指导老师)与平台7:3 。连续2次作品阅读量每月排名进前10名,或单次阅读超过5000,另外奖励并安排“雏笔星座风采”栏目展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