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三线】王春才— — 从巜锦江岁月》到《三线风云》的回忆--读倪同正《十载风雨兼程 唱响锦江之歌》有感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注及赞赏鼓励

三线文化遗产

微信公众号于

2017年3月25日

正式开通

感谢关注本公众号

敬请

弟兄姊妹

多多帮忙

推广宣传

三线文化遗产

从巜锦江岁月》到《三线风云》的回忆 

读倪同正《十载风雨兼程 唱响锦江之歌》有感

文:王春才

今日五一节,我打开手机,从“大邑雾山三线文创基地”微信群上,读到了由陕西铜川三线人后代张智斌制作的《三线文化遗产公众号第60期》刊载的倪同正所写的《十载风雨兼程 唱响锦江之歌》一文,引起了我与彭州破产三线企业锦江油泵油嘴厂交往的一段回忆。

2005年8月19日上午,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在电话中自我介绍:"王主任,你不认识我,找你有点亊。我是彭州锦錦江油泵油嘴厂倪同正,原厂办副主任,退休后回上海老家几年了,近来回四川小住,我厂退管站陆仲晖站长,让我协助编辑《锦江岁月》一书,现书稿已完成。我们厂有你主编的《中国大三线报告文学丛书》,读了很受启发,现在想请你为我们的《锦江岁月》一书作序......"

8月24日下午,倪同正副主任、陆仲晖站长、刘宗岳副总工程师在成都与我见了面,并带来了他们的书稿。我们进行了非常亲切的交流,也给我带来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一连几天,我翻阅着这部厚厚的书稿,一种喜悦浮上心头。这是一部凝聚了三线人汗水、心血和情感的回忆录。一个破产的三线企业职工,厂破精神旺,他们用回忆录来讲述自己的如歌岁月,用乐观向上的精神去激励后人,他们出了一本好书呀,这在全国三线地区开了一个好头。8月28日,我为《锦江岁月》一书作了《岁月留痕》的序。2006年三、四月间,我应邀出席了他们分别在彭州、上海举行的《锦江岁月》发行式,并在会上发了言!见到退休老人开心拥抱的场景,我很感动!这本充满三线情怀的书为人们带来了欢乐!

后来,锦江退管站又接二连三地出版了二本《锦江岁月》续集和一本《锦江情韵》画册,树立了“锦江魂”纪念石碑,成立了锦江文物陈列室,我还多次应邀出席了他们的退休职工联谊会活动呢!我与他们也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编辑《锦江岁月》期间,执行主编倪同正从网络和其他三线人那里收集到很多关于三线建设的文稿,并整理出一部书稿。2011年8月29日,锦江退管站陆站长为此组织了一次书稿研讨会。四川作家刘常琼(晓露)邀请了省内一批作家和文艺界人士,和我一起到锦江厂所在地的一家农家乐,对书稿的主题思想、书名、内容选择及出版事宜进行了座谈。大家一致认为这本书的出版很有价值。

2012年9月18日,在湖北宜昌市均瑶囯际大酒店召开了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筹备会议,我在会上发言时展示了倪同正编撰的40万字的《三线风云》样本书,与会人员热烈鼓掌,筹委会当即决定将这部书作为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的成果献给三线人。会议随即通过了由我担任《三线风云》一书的编委会主任,着手组建《三线风云》编委会,由上海三线人倪同正担任该书主编的决定。之后,我联系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原《中国大三线报告文学丛书》(中国圣火、蘑菇云作证、穿越大裂谷,金色浮雕共4册,每册40万字、共160万字。)的责任编辑李洪烈担任该书责任编辑。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研究员陈东林对该书的结构调整和稿件补充做了精心指导。

2013年3月,《三线风云》第一集出版发行,受到三线人尤其是三线研究者广泛好评。倪同正、李洪烈是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他们为三线建设的理论研究和文化建设贡献了心血和汗水。现在,在许多同志的努力下,《三线风云》已发展成为一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系列丛书。我很高兴地看到,在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大邑雾山心苑林业开发公司董事长周健的支持下,《三线风云》第四集将于今年五月再度由四川人民出版出版发行,成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三线建设研究会成立五周年,献给广大三线人和研究者的又一份厚礼。想起这段往事,看到在《锦江岁月》的影响带动下,《卫东记忆》《中和风雨行》《晋江文集》《浦沅魂》等三线企业的回忆录纷纷问世,我要向锦江人陆仲晖、倪同正等同志致谢,他们对三线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019年5月1日 写于成都寓所

延伸阅读:

【第60期】倪同正:十载风雨兼程 唱响锦江之歌

【作者简介】

王春才

1935年生于苏州,黄包车夫的儿子。1952年建湖中学毕业。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国家二机部办的扬州工专(扬州大学前身)建筑专业,同年入川投身大西南建设,先后担任成都七八四厂基建科长、中共中央西南局国防工办、四川省国防工办基建规划处长、国务院国防工办、四川省政府抢建西昌卫星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规划二局局长、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主任,高级建筑工程师。

1957年开始业余写作,发表了“多亏贺老总捅了一棍子”、“浦氏三姐妹”等作品。其中199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元帅的最后岁月——彭德怀在三线》一书,曾获四川省优秀图书奖、优秀报告文学奖;2011年5月评定为国家重点公益性文化项目“农家书屋”图书发行;1995年经北影厂改编摄制的《彭德怀在三线》电影,获文化部华表提名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再现了彭老总的高大形象。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会长、著名老作家陈荒煤曾评价该片是对彭德怀元帅建设三线所作出的伟大贡献的真诚缅怀,也是对全体三线建设的同志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真诚纪念和鼓舞。

曾主编《中国大三线报告文学丛书》(中国圣火、蘑菇云作证、穿越大裂谷、金色浮雕,共4册,160万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获四川省优秀图书奖。

1999年主编出版了《三线建设铸丰碑》《中国大三线》《航程》等书。2000年以后出版了《苍凉巴山蜀水情》(四川人民出版社)《日出长江》(中国文史出版社)《九九艳阳天》(中国文史出版社)《元帅的最后岁月——彭德怀在大西南》(四川人民出版社第4次修订再版)。2013年10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彭德怀三线岁月》。2004年协助中央电视台摄制了《山之海魂》、2009年组织凤凰卫视大视野摄制了10集《三线往事》专题片。2014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副会长,2018年改任名誉副会长,现为四川省作协会员、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三线风云——中国三线建设文选》丛书编委会主任、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大型文献纪录片《大三线》总顾问。2017年9月11日至23日,中央电视4台《国家记忆》播出了《大三线》。

2019年1月18日,105岁著名老作家马识途为王春才新著《三线建设的追梦人》一书题写了书名,共收入散文、随笔约40多万字,将由四川大学文史学院作为课题专著交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借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949-2019)、献给广大的三线人和三线建设研究者。

105岁著名老作家马识途为王春才新著

《三线建设的追梦人》

一书题写了书名

追忆彭总“三线”岁月  世代铭记“三线”精神

《巴山蜀水“三线”情》 

1995年北影厂改编摄制的电影《彭德怀在三线》片段

2019

三线文化遗产

三线精神 永放光芒

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