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崇尚柔弱不争的思想,为何朱熹却说老子的心最毒

贵柔是老子的基本思想之一,柔弱是老子推崇备至的处世哲学。


柔弱的意义


一、柔弱胜刚强。

老子善用自然为喻,在第二十三章说道:'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老子从暴风骤雨中感悟到,暴风骤雨尽管强烈,却难以持久,以天地之威尚且如此,人就更加难以做到了。凡是强烈的事物常难以持久,柔弱的事物更易于坚持到最后,所以说柔弱胜刚强。三亚和庐山的两次旅游经历,让我对此深有体会。由于三亚烈日灼人的常识深入人心,所以从抵达三亚之时便做足功夫,涂抹防晒霜,头戴防晒帽,一周之后回到家中,肌肤竟毫发无伤。从未听闻游览庐山需要防晒,游览过程中,只觉得天空湛蓝、山风习习,好不惬意,及至五天之后回到家中,才察觉肌肤仿佛烤熟一般,触手刺痛脸颊。这不知不觉间的柔弱之力,真是让人防范不及。柔弱胜刚强,诚不我欺!

《老子》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拱。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人出生的婴儿时期,软糯软糯,却是生命力极强之时;及人死亡之后,便成僵硬之态,再无生命气息。草木也是如此,春满大地之时,那绿绿的草坪上一派欣欣向荣的姿态,小草柔嫩,脚踩即扁,甫一离足,便弹回原样,随风起舞。待秋风肃杀之季,小草枯槁,又硬又脆,踩之即断,再难恢复欣欣向荣的生命之态。'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第七十三章),坚强则死,柔弱则生,所以柔弱胜刚强!

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刚强高调易招祸,柔弱低调得长生。柔弱胜刚强。

二、弱者道之用。

柔弱不仅胜过刚强,还是实现图谋的有效方法之一。

《老子》第六十一章:'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无论大国或小国,采用低下柔弱的方式,更利于实现目标。大国应用柔弱之法,可以实现兼并小国或者得到小国拥护的目标;小国应用柔弱之策,可以取得大国的接纳或庇护,继而实现完国的期望。

《老子》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倨傲的态度,往往令人反感,其推行的主张必然引起更多的抵制而事倍功半。言卑词屈,必有所图。而谦卑柔弱的态度,却更能让人接受,更利于实现其所图。

《老子》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上善若水,心中怀揣着东流到海不复还的愿望,途遇岩石挡道,从不以硬碰硬,采用玉石俱焚的方法,总是想法设法,寻隙而进,终将实现入海的初衷。只是世人往往被无用的面子所惑,不喜柔弱,偏爱强硬的方式其实'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柔弱才是上策。

'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第六十六章),'善用人者为之下'(第六十八章)。将刚强表现于外,等于将能获得的帮助摒弃于外了,表现弱,是寻求帮助的方法、迷惑对手的策略。觉得弱,才能寻求强大的方法。叫穷者常常得偿所愿,就是'弱者道之用'的典型应用。

柔弱的真相


为了更好地认识柔弱,需将柔弱与懦弱、软弱区别开来。懦弱是因为无能而不敢为,经常表现为外刚内弱、敢怒不敢言的状态。软弱是不想,内心缺乏进取反抗的意愿。柔弱则不然,内方而外圆,虽然同样具有弱势低调的外部特征,其内心始终坚守初衷,充满进取意识。以球为例,揿扁之后,不想反弹的是柔弱,不敢反弹的是懦弱;在外力作用下,尽管退让一时,终将反弹的就是柔弱。一滴水的力量尽管弱小,却始终不离不弃,终于穿透岩石,拥有这种滴水穿石般的意志和行动的就是柔弱。柔弱有时候也像川谷江海一般具有强大的容量,能够包容常人所不能忍的事物,具有知雄守雌的豁达。

宋代朱熹在他的《语录》中,曾经评价过这种'柔弱观',说老子'只要退步,不与你争,如一个人叫哮跳踯,我这里只是不做声,只管退步。少间叫哮跳踯者,自然而屈,而我之柔伏自应有余','到那柔之极时,才有一毫发露'。'其所以不与人争者,乃所以深争之也,其设心措意皆是',所以他称老子'心最毒'。而这恰恰是老子所推崇的'柔弱'的本来面目。

柔弱的方法


柔弱是我们立身处世,追求理想的重要策略。那么,如何实现柔弱呢?且看老子提供的方式。

一、 知雄守雌。

老子在第二十八章说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 ,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如果只需保持谦退弱小,那么'守雌'即可,也就不成为老子所称的柔弱了。守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知雄。寻求争强的方法,积累进取的资源,达到'雄'的程度,具备操控一切的力量,却表现出谦和退让的姿态,这才是柔弱的正确打开方式。柔弱贵在知雄!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第六十八章),平日里积极修炼成士、筹划备战,却用不武与不怒的表象来迷惑对手,柔弱其实就是一种权谋。'知者不言'(第五十六章)、'大辩若讷'(第四十五章),都是以知或辩为底气,却示弱为不言或讷。

《老子》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圣人披着弱的外衣,其实内心里面的言行始终没有脱离其'宗'其'君'。

践行柔弱,首要在坚守内心与道的一一无离,知其雄然后守其雌。

二、 为而不争。

《老子》开篇于'道可道,非常道',结束于'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为而不争是整部《老子》的重要结论,是老子推崇备至的为人处世的法则。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之德'、'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对于不争的推崇,俯拾即是,可见其对不争的重视。因为争,势必损伤他人的利益,他人心怀怨恨,这份怨恨终是后患。注重提升自己,而非打压对手,选择不遗留后患的举措,才是高明之举。通过四象限法分析双方共同利益部分,始终讲究双赢才是一种更妥当的策略。

为而不争,还体现在行动与言谈上的区别。争表现为夸夸其谈,唯恐他人不知晓自己的功劳,唯恐他人不知晓自己的聪明。其实这些言谈,容易引发他人的嫉妒或仇恨,通常为智者所不取。而落实到行动上的'为',却是兢兢业业,丝毫不可放松,因为'为'才能积累实力,实力傍身,则无往而不利。心随意转,心想事成,终究要落实到具体的作为上。

三、 功遂身退。

老子在经文中多处提到:'功成而弗居'、'功遂身退,天之道'、'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功成而不名有'、'功成而不处'。那是因为老子深刻地领悟到了功成身退的意义。功成名就就会陷入上下相嫉的处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功成名就了,对上就会形成付出奖励的压力,功成前,对上而言,他的收获大于付出,自然乐意欣赏甚至为激励而承诺,一旦功成,轮到他兑现奖励的时候,他就开始舍不得了,多给不甘心、少给又难以交代。如果这个时候,上又觉得功成者今后没有再使用的价值,他内心就更加嫉恨了。处下者为了突破已经创造的成绩标杆,难之又难,自然希望甚至推动功成者倒台,他们才有机会向上流动。所以功成名就之时,就会陷入上下嫉恨的境地,恰恰是更危险的时候。此时若能选择身退,对上不至于威胁,对下不至于阻碍,上下皆悦。功成身退,不仅可以保全自已,也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四、专气致柔。

《老子》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以道为核心,为了实现道,老子提出了'无为'和'柔弱'两种重要的思想。'无为'即始终与道保持一致,与道相符时,则有为;与道相悖时,则不作为。柔弱胜刚强,采用柔弱的方式更易取得理想的效果,而柔弱若脱离对'道'一一无离的坚守,柔弱也将随风飘逝,终将一事无成。'柔弱'与'无为'相辅相成,追随着'道',就是整部《老子》的故事。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一一无离就是时刻沿着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检测自己的言语、自己的行为是否有益于理想目标的实现,从而决定自己的言行,有志者成其事正在于此。成功离不开兢兢业业、无数岁月的心血付出,半途而废的人是难以品尝到成功的滋味的,有恒才是成功之本。对'道'如此,对柔弱的坚持,亦需如此!

柔弱以道为心,通过知雄守雌、为而不争、功遂身退、专气致柔等方式,示弱于外,锐意进取,胜过刚强,成为道用之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