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尴尬的零售金融雄狮
如果可以选择四大行,为什么要用邮储呢?这正是其尴尬之处。无论如何,邮储银行的觉醒,都会是一个漫长的故事。
作者:董云峰
编辑:叶冬
邮储银行算是国有大行当中的网红。
在获得“巴菲特接班人”——华人投资家李录的大举买入之后,邮储银行在资本市场上人气大涨,今年1月15日,其H股一度出现盘中暴涨17%的盛况。
相比四大行,邮储银行目前的盈利与市值都要低一大截,但邮储银行还是有故事的:网点最多,历史包袱较小,零售业务潜力巨大。
本文将透过邮储银行的财报,说一说它的梦想,以及现实。
底气何在
邮储是一家很典型的零售银行。
从数据来看,截至去年末,该行以39,631个营业网点、14.97万台自助设备,服务6.22亿个人客户,手机银行客户达到2.99亿户,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达到11.25万亿元。
去年全年,邮储银行个人银行业务收入1,981.06亿元,同比增长12.20% ,占营业收入的69.22% ,较上年提升5.43个百分点,为行业最高水平。
信用卡业务方面,去年该行新增发卡780.94万张,结存卡量达到3,679.92万张,同比增长18.32% ;信用卡透支及其他1,446.41亿元,同比增长17.41%;信用卡消费金额9,871.93亿元,同比增长6.03%。整体上,远落后于其他大行,基本相当于股份行中下游水平。
与四大行相比,邮储银行在体量上不占优势,总资产不到中行的一半,仅相当于工行的1/3,几乎所有数据都被大幅甩开,也就跟交行旗鼓相当。
但是,邮储银行有一项引以为傲的数据,那就是个人存款。去年末,该行客户存款总额10.36万亿元,其中个人存款9.10万亿元,这一数字大幅超过中行,与其他三大行也相差不大。
这正是邮储银行建设一流大型零售银行的底气之所在。
后发优势
邮储还有巨大的信贷业务空间。
截至去年末,邮储银行贷款余额5.72万亿元,同比增长14.92% ;存贷比提升1.78个百分点,达到55.19%,仍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一个直观的比较是,邮储银行以10.36万亿元的存款,支撑了5.72万亿元的贷款;而交行以6.54万亿元的存款,支撑了5.85万亿元的贷款。
尽管邮储在个人存款上处于第一阵营,但从个人贷款指标来说,于去年末上升到3.25万亿元,同比增加超5000亿元,虽然增幅显著,规模依然不到工行、建行和农行的一半。
因此,邮储银行的信贷业务潜力是其他银行望尘莫及的。这些年银行业都在说轻型化,有主动为之的因素,更有被动成分——长期依赖信贷扩张,导致空间越来越窄。
贷款不是想放就能放的。放出去容易,收回来可不一定。更何况,邮储银行的网点主要分布在下沉市场,以信用资质相对偏弱的人群为主,在对公业务方面则缺乏积累以及竞争优势,因此信贷规模整体偏低。
相对值得关注的是邮储银行零售业务的大跃进:目前其个人贷款余额3.25万亿元,其中2万亿是过去5年新增而来的。
成本高压
邮储的盈利水平比较落后。
去年邮储银行的零售业务收入高达1981亿元,比招行高出400多亿元,但是其零售业务利润总额不过293亿元,远不及招行的638亿元。
事出反常必有妖。其实,这恰恰是邮储银行另一个引以为傲的优势所造成的,那就是行业里最多的网点。
这家银行背景独特,源于历史悠久的邮政储金业务,至今已有百年历史。2007年3月,在改革原邮政储蓄管理体制基础上,邮储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挂牌,并确立了“自营+代理”的运营模式。毕竟,邮储很难脱离邮政体系而存在,不可能在已有的邮政体系之外大规模自建网点。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邮储银行共有营业网点39,631个,其中代理网点31,763个,占比80.15% ;代理网点中位于县以下区域的有17,503个,占比55.10%;可办理公司业务的网点仅为5,175个。
财报提到,依托中国银行业独一无二的“自营+代理”运营模式,邮储银行具有独特优势:相比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拥有更广泛、更深入的网络覆盖 ;相比农村金融机构,能够提供更综合化、更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
代价几何?去年全年,邮储银行的业务及管理费1,656.49亿元,较上年增加90.50亿元,增长5.78%。其中,储蓄代理费及其他823.13亿元,较上年增加61.60亿元,增长8.09%,主要是代理网点吸收个人客户存款规模增加。
目前邮储银行的业务及管理费,已经超过中行(1511亿元),并且距离工行(1968亿元)、建行(1793亿元)越来越近。然而,工行、建行每年的营业收入在8000亿元上下,邮储则不到3000亿元。
概言之,特殊体制带来的网点优势,造就了邮储银行接近10万亿的存款,也造就了居高不下的成本压力,从而压制了邮储银行的盈利。
漫长故事
邮储是一家很特别的银行。
一方面,它需要承担高昂的代理网点成本,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对邮政体系的变相补贴。如果没有邮储每年支出的800多亿,要想支撑覆盖城乡的邮政普遍服务——国家级基础设施,要么牺牲邮政集团的盈利,要么财政给钱。然而,若不是这3万多个代理网点,邮储的网点优势与存款优势将荡然无存。
另一边,邮储银行起步晚,资产负债表很干净,没有太大的对公业务包袱,还有很充裕的规模扩张空间。要知道,大多数银行的对公业务实际回报率是很低的,甚至是不挣钱的,相当于支持实体经济、为社会做贡献了。
作为国有大行,这很公平:给了你便利与优势,你也必须有所担当。
接下来,邮储银行必须加快做大营收规模,这靠资金业务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其信贷扩张力度仍将保持强劲;而要想大幅提升盈利能力,必须发力包括信用卡和财富管理在内的零售业务。
这是邮储银行正在做的。据财报披露,2020年12月,邮储银行获得银保监会批复,同意筹建信用卡中心专营机构;去年该行理财经理队伍合计4.13万人,较上年末增加5,825人,同时在总行层面成立了财富管理二级部,并在全行启动财富中心建设。
此刻,新金融琅琊榜不由得想起在雪球上看到的一句话:如果可以选择四大行,为什么要用邮储呢?
这正是邮储的尴尬之处。当前全国性银行都在加大下沉力度,从一二线到三四五线城市,金融供给已经相当充裕,后发的邮储银行能够拿出什么杀招呢?而在四大行覆盖有限的广大乡镇,信用卡和财富管理的需求,又有多少呢?
梦想可以照见现实吗?如果你相信新农村,相信城乡一体化,相信这个国家终将走向均衡发展,邮储银行的未来依然可期。
无论如何,邮储的觉醒,都会是一个漫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