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校,要为师生创造闲暇空间 2024-08-07 03:43:46 一闲下来就无所事事,一没人管就失去方向。说的是谁?万千中国中小学生,才进校门就颓了的大学生,盲目地上班、无计划无激情的成年人。为何会这样?因为我们从小就没闲着,也从来没学过,闲着的时候应该干什么?1. 闲暇的价值 何谓闲暇?闲暇,是指扣除谋生、睡眠等硬性时间之外的剩余时间,也就是可由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闲暇是相对于“劳作”(劳动、工作、学习)而言的,不仅是时间概念,还意味着可自主行动的空间、彰显个性的活动和自由自在的状态。当然,这里的“自由”并不意味着放浪形骸、玩物丧志、游手好闲。但对多数中小学生来说,闲暇是个稀罕物。他们每天早早地赶到学校,满满地听课,赶赶地做作业,晚晚地睡觉。许多学校图书馆一片荒芜,找不到几本好书;运动场一片沉寂,找不到几个运动的身影;甚至连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也砍掉。孩子们整天除了上课就是做作业,寒暑假再被塞进各种补习班。学校和家长都太不放心了,就怕给孩子闲着了,想方设法把他们的时间占满。然而,在古希腊,闲暇就是学校,没有闲暇就没有学校。据说,英语中“学校”一词源于古希腊,本义就是“闲暇”。亚里士多德认定:“人唯独在闲暇时才有幸福可言,恰当地利用闲暇是一生做自由人的基础。”罗素认为:“一个人一生中没有充分的闲暇,就接触不到许多美好的事物。”英国剑桥大学就是靠着喝“下午茶”的制度,喝出了六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帕夫雷什中学每天只上5节课,成为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曾有这么一所中学,着力培养爱国爱群之公德,服务社会之能力,上午4节课,下午2节课,3点半后教室锁门,师生一律上操场、去图书馆或开展社团活动,其余时间自主支配。这就是张伯苓执掌的南开中学。结果,从这里走出了周恩来、温家宝、周光召、朱光亚,数十位两院院士,还有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文学家曹禺等一大批奇才翘楚。当今中国典范式的学校——北京十一学校也在为师生创造闲暇。该校把每学期20周划分为两个大学段(各9周)和一个小学段(2周),小学段夹在两个大学段之间。在两个星期的小学段里,没有教师,没有作业,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明智的教育就要这样!因为没有闲暇,就少有自主时空,就少个性灵性。我们在抱怨学生没有读书看报、独立思考的习惯时,要反思给了学生多少闲暇?2. 闲暇精神 在人群中,不难发现一个奇怪现象:闲暇越是增加,身心越是疲惫,心灵越不自由。因为,没有闲暇精神在场,闲暇会迷失方向,反而加剧了身心失调,从而感到身闲而心累。可见,只有具备闲暇精神,才能赋予闲暇以生命!所谓的“闲暇精神”,就是能以闲适的心态,善用并妙用闲暇,谋求个性化发展、提升生命质量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追求。闲暇精神追求的是生命价值和自由创造。有了闲暇精神,人们在闲暇时间里可能十分忙碌,却仍可保持闲适心态。这里的“闲适心态”’就是心灵的自由。闲暇精神的本质就是心灵的自由和主体的回归。很明显,闲暇精神可使人变得大气而豁达、从容而机敏。而我们的基础教育避谈闲暇精神,显得逼仄而局促、小气而狭隘。不能不说,心灵束缚是我们教育的致命伤!心灵束缚与标准答案是一对难兄难弟。“心灵束缚”造就了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习惯,离开书本啥也不会,遇到问题就找“标准答案”。而“标准答案”又强化了亦步亦趋、人云亦云的心灵束缚。二者相互作用,使人逐渐变得不会异想天开、寻根问底、批判质疑和标新立异。结果,有了闲暇,要么投入到背书刷题之中而疲于奔命,要么投入到网游刷机之上而消磨时光。有调查表明:过去学生平均每人每年借阅图书10本左右,现在平均还不到1本,这就是心灵束缚与标准答案相互强化的一个明证。而闲暇精神会使人感觉敏锐、心境美好,从而有“朝吟风雅颂,暮唱赋比兴,秋看鱼虫乐,春观草木情”的雅致,活得“爽并充实着”“累并快乐着”。可以说,大量的科学、艺术、文化成果,也是由闲暇精神所催生的。哥白尼是大主教的秘书和医生,其“日心说”是在“闲暇”里创创立的。爱因斯坦在瑞士伯恩专利局工作的“闲暇”里,研究并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进而阐述了“狭义相对论”。费尔马的本职是律师,他在“闲暇”里研究概率论、解析几何并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此等等。不难理解,一所学校要能极大地开启学生的心智,不能不考虑两大因素:一是提供足够的闲暇时间,否则便是无米之炊:二是培育强大的闲暇精神,否则便会放任自流。爱因斯坦一语道破天机:“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强调的就是闲暇精神的价值。如今“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渐成共识,而要成人成才,培育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创造之能力,就要树立起强大的闲暇精神。闲瑕精神是文明人的重要素质!难怪胡适先生早就把国民“怎样利用闲暇时间”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准之—。德国教育就深得闲暇精神之精髓。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原因之一就在于高度崇尚闲暇精神。在德国,幼儿园不允许教授专业知识,社会上也没有什么培训班。他们认定,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过度开发智力并非好事。当今国人钦佩德国人的严谨性和创造力,却不知这背后蕴含着闲暇精神。3. 闲暇教育 然而,人们并非天生具备闲暇精神,需要接受闲暇教育。我想,闲暇教育至少有三个方面:一、传授闲暇知识;二、打造闲暇精神;三、培养闲暇能力。闲暇教育已经为全世界所关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甚至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学生都有了闲暇生活的目标。例如要认识到闲暇生活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要认识到闲暇生活是表现自我价值和个人尊严的重要方面,要学会鉴别、了解并评价现有的课余资源,人人学会对自己的闲暇生活负责,要求学会制订闲暇生活计划,并借助闲暇活动促进个人心情舒畅和不断成长。如此等等。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闲暇时间会越来越多。据统计,我国的一年里假日总量多125天,已经超过了全年的三分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未来很可能会推出“三休日"制度。如何认识闲暇、创造闲暇、用好闲暇、享受闲暇,如何把日益增多的闲暇转化为个性化发展的资源?都将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学校应当高度重视闲暇教育,引导学生以闲启智、以闲育德、以闲修身、以闲养性、以闲交友、以闲求真、以闲向善、以闲尚美、以闲悟妙。必须看到,现在学生健康的三大杀手——睡眠时间不足、心理负担过重、体育活动太少,成长的第—杀手——心灵不自由,都与缺乏闲暇和闲暇精神密切相关。没有闲暇在场的教育是残缺的、机械的、反人性的教育,而闲暇在场却没有闲暇精神支撑的教育,是放任的、盲目的、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我们的教育要同时关注闲暇与闲暇精神,让每个师生能够“静”下来用心体悟,“慢”下来沉潜往复,“停”下来从容把玩。作者 | 翁乾明,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来源 | 守望新教育(ID:swxjy_cdq)责编 | 沧月排版 | Maggie 赞 (0) 相关推荐 没有生活,再高妙的作文教学,也只是“螺丝壳里做道场” 没有生活,再高妙的作文教学,也只是"螺丝壳里做道场" 成排成排的课本,厚叠厚叠的资料,零乱堆放的哈达卷,每人课桌上,都是.课桌下,还有体形巨大的"整理箱",统一 ... 爱的滋养,让我们携手金榜走过第一个辉煌的春秋 金榜教育自2017年元旦成立之初,到今天不觉得已经走过了第一个春秋. 晚辅作业班为主推课程之一,经过这一年的勤恳耕耘,初步做成了乳山本地的精品教育品牌课程. 这一年里,晚辅作业班的师生和金榜一起成长, ... 【丁雪峰专栏】让你拜师学艺,你会选择谁? 艺无止境,追求艺术永远都是在学习中.来了几位美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及其家长,讨论如何通过拜师学艺,来取得长足的进步问题.我当然有我的一些看法. 拜师学艺与学院本科教育不同,本科教育是多师制,比较科学,但是 ... 学校开展全体师生防溺水宣誓签名活动 学校开展全体师生防溺水宣誓签名活动 歙县霞坑中心学校 吴秋虎 2021-04-29 4月29日上午第二节课后,霞坑中心学校小学部和初中部学生整齐列队在校园大操场,面向主席台,每班两路纵队,开展全体师生 ... 集装箱房变身的N种方式,小设计创造大空间 现在不管大人小孩都喜欢玩乐高,它是需要一种需要拼接组装的玩具,只要你有足够多的"积木"可以随便DIY成为一种你想要的任何一种形状.其实集装箱也是一样的,标准集装箱就像是乐高积木一样 ... 过年清洁是为了新的未来创造一个空间 最实用的心理疗愈&最落地的身心灵平台 文: 凡默(斑马) 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婚姻咨询师 塔罗师|资深占星探索者 1 小子终于放假了,我常常会把时间做成一些片段,所以接下来的片段就是孩子放假了 ... 缅甸仰光一私立学校超一半师生感染新冠;勃固一小镇上百人确诊 缅甸仰光确诊患者逐渐增多 6月13日晚8点至6月14日晚8点,卫生部工作人员对2819人进行检测,发现新增223名新冠患者,累计确诊已达145826人.新增出院41人,累计出院132969人,新增死亡 ... 艺术家今天依靠本能成不了大师,因为艺术凭空创造的空间已经没有了 | 呓艺术 真正的抛弃传统经验,是对当代艺术的尊重(图为马克吕布作品)-- 当代并非投机 本文作者:朱其 节选自库艺术杂志相关访谈 我曾经提到过艺术语言的"一级模式"."二级模式&q ... 后卫必学!实战中如何创造出手空间?试试这十种后撤步! 后卫必学!实战中如何创造出手空间?试试这十种后撤步! 洗衣机业新空间在哪?海尔智家:那就创造场景空间 [题记] 围绕着用户创新,用户的需求进阶到哪一步,海尔洗衣机的创新就跟进到哪一层面,这也是海尔洗衣机能获得用户几十年来被认可的根本原因. 金鲸||撰文 洗衣机作为最早普及的家用电器,不论 ... 汤志民:学校建筑的新航向——校长空间领导的新向度 嘉宾简介:汤志民,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台湾学校建筑研究学会名誉理事长. (以下内容根据汤教授于2018年第三届基础教育美丽学校建设研讨会上的演讲整理.) 学校建筑的新航向,我将从建构幸福友善空间 ... 未来学校里改变行为方式的互交空间 快速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要看他的行为方式,这直接反映了他的思维与想法.评判一所学校是否具备面向未来的持续发展力,则要看校园里学生的学习方式,它折射了学校的教育理念. 未来学校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