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口咽通气道如何正确使用?
口咽通气管,又称口咽导气管,是一种由弹性橡胶或塑料制成的硬质扁管型人工气道,呈弯曲状,其弯曲度与舌、软腭相似,易于插入。
临床常用的口咽通气管,为一椭圆形空心塑料管,外形呈“S”形,其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就能在数秒内迅速开放患者气道,因此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及院前急救。
1.呼吸道梗阻的患者;
2.口、咽、喉等气道分泌物增多时,便于吸引;
3.癫痫发作或抽搐时,保护舌齿免受损伤;
4.同时有气管插管时,充当牙垫作用,防止气管插管被咬。
1.喉头水肿、气管内异物、哮喘、咽反射亢进;
2.口腔内门前4颗牙具有折断或脱落危险的患者:一般情况下禁用,如需置入,可采取侧卧位放置,以防牙齿脱落掉入咽腔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3.若患者呕吐频繁且量大时,增加了误吸的危险,应及时给予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 少数使用口咽通气管的患者可发生胃内容物的误吸,提倡对饱餐后、手工洗胃、颅脑外伤等患者,除加强吸引外,同时放置胃管预防误吸。
4.口咽通气管可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故对伴有高血压、心律失常的患者不宜长时间使用。
橡胶型
黑色柔软,中央有腔,具有方便吸痰,改善通气两种功能
塑料型
白色半硬,中央无腔,两侧有小腔,具有改善通
长度的测量方法:
①口咽通气管长度相当于从门齿至耳垂或下颌角的距离
②口咽通气管应有足够宽度,以能接触上颌和下颌的2~3颗牙齿为最佳
注意事项:
1.选管原则:“宁大勿小 ,宁长勿短 ”。
太小容易误入气管,太短不能够经过舌,起不到开放呼吸道的作用。
2.根据患者的年龄、身高、体型等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型号:口咽管的长度等于门齿至下颌角的距离,使其末端位于下咽腔、会厌游离缘之上,翼缘在上、下切牙外侧,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使下咽部至声门的气道通畅。
(1)直接放置法:将通气管的曲面沿舌面顺势送至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也可借助喉镜置入。
(2)反向插入法:将口咽管凹面向上抵住舌轻轻放入口腔,当其头端接近口咽后壁时 (已通过悬雍垂) ,旋转180°使其凹面向下,前端置于舌根之后。 此方法虽然操作难度较大,但在开放气道及改善通气方面更为可靠。
口咽通气管的固定方法:
置管成功后,翼缘部分要加以固定,以防止口咽通气管滑入咽部或误入气管。
传统的方法:将口咽管固定在患者上下门齿外,用两条胶布固定于两侧面颊。缺点:胶布受潮后粘性下降,容易脱落,容易出现皮肤过敏或破溃。
改良方法:可在插管前,在通气管翼缘两侧各打一个小孔,将绷带穿过小孔绕至颈后固定,解决了传统固定胶布易受潮脱落的缺点,更适用于胶布过敏者。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吸痰,清理呼吸道,防止误吸甚至窒息,注意吸痰前后都要给于高流量吸氧,吸痰动作应轻柔,避免剧烈咳嗽而使口咽通气管脱出。
2.加强呼吸道湿化
口咽通气管外口盖一层生理盐水纱布,可湿化气道,防止吸入异物和灰尘。
❖ 昏迷患者口咽通气管可持续放置于口腔内,但每隔2~3 h重新移动位置,每隔4~6 h清洁口腔及口咽管1次,防止痰痂堵塞。
3.监测生命体征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并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和器械,置管后若患者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甚至呼吸骤停,配合医生做好相关抢救工作。
4.做好心理护理
放置口咽通气管前后,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其必要性、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不适。清醒患者应用时通常都感到强烈的不适,需耐心解释,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提高抢救速度和质量 节省急救人员体力 适用范围广 有效预防舌后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