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生末世的贾探春
探春,金陵十二钗之一,荣国府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的女儿。从小在贾母身边抚养长大,受到很好的教育。林黛玉进贾府后搬到王夫人住处,元春省亲后入住大观园秋爽斋,自号蕉下客。
探春的判词是:画面上画着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而泣之状。画面上有四句诗:“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善于探春命运的曲子《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判词和命运曲,概括了探春一生的命运轨迹。
聪明睿智,敢于担当,王夫人和凤姐也忌惮她几分。第五十五回,平儿说:“他撒个娇,太太也得让他一二分,二奶奶也不敢怎样”。“二奶奶在这些大姑子小姑子里头,也就单畏他五分”。抄检大观园是凤姐奉了王夫人的命令,大观园中没人敢反抗,只有她敢站出来,不让检查丫鬟们的箱子。她说:“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最后还扇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
工诗善书,格调高雅。探春从小在贾母身边长大,受到良好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曾发起成立海棠诗社,不管是大观园题诗、春灯雅迷,还是芦雪庭即景联句,她都不落不风,堪称才女。
敢于创新,勇于改革。在王熙凤病假休息期间,受王夫人委托,成立以她为首的三人小组执掌大观园。上台以后,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制定“开源节流”“兴利除弊”的改革方案,革除了多种弊端,使大观园面貌焕然一新。探春素有大志,可惜是个女子。她曾豪迈地说:“我但凡是一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早走了,立出一番事业来。那时自有一番道理”。她与薛宝钗、李纨一道拟订出来的“开源节流”“兴利除弊”的治家方案,确有点改革家的味道。
思想敏锐,洞察力强。探春具有很高的政治智慧,敏锐的洞察力。她从王夫人抄检大观园行动中,洞察到了贾府这个封建大家族迟早要灭亡的。在抄检大观园时,她说:“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咱们也渐渐地来了。可知这样的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探春对贾家败落的预言,实际上也是对整个封建社会终将灭亡的预言。
可惜的是,尽管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可“偏生末世运偏消”。最后只得“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远嫁海疆,了此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