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舌象看体质寒热问题:

原创 陈彩声 经方临床 今天

中医天天讲阴阳寒热,其实质就是探究人们体内温度的意思。体内温度,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体内温度,偏高偏低,都会严重影响脏腑功能。首先受最大影响的,就是肠胃功能。西医说肠胃里有正常菌群,只宜在恒温下生长繁殖。人体消化功能的强弱,完全取决于肠胃中菌群的盛衰。肠胃中的菌群,能把饮食物分解为葡萄糖,以利于肠壁的吸收,进入血液,变为营养物质。肠胃中的温度偏高偏低,都要产生病变。呕吐泻利,腹痛腹满腹胀,都是肠胃中温度失恒,正常菌群产生病变之故。肠胃主管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为人体后天之本。消化功能失常,性命难保。

中医不知道肠胃中有什么菌群,但是知道肠胃一有偏寒偏热,就易生病。轻则疾病缠绵,重则有生命之忧。一见舌苔黄糙,舌质坚敛红绛,就知肠中实热,要硝黄攻下。否则神昏谵语,危候迭出,险象环生。切得脉搏滑实,即知肠胃已经大热,宜白虎膏知清之。一见舌质淡白娇嫩,即知肠胃大寒,食不消化,立宜姜附参芪等温药大温之。寒热反治,立有危亡之祸。肠胃中属寒属热,中医一望可知。所以中医看病,看似粗糙,其实早已进入“望而知之谓之神”的高级神化境界。

西医虽然知道肠胃中的菌群只宜生活在三十七八度的恒温中,但是因为体温计插不进病人的肚子里去,所以无从了解病人的体内温度。任凭西医的仪器再多,对病人体内温度,也是一筹莫展,一无所知的。所以西医的检查项目虽然多如牛毛,但是却没有“病因属寒属热”这一条检查的。对一切疾病的寒热属性,一无所知。所以治起病来,当然只好寒热不分,盲目用药。其治疗结果,就是半生半死,靠各人自己的运气。

中医则不然。既知病因之寒热,热者清之,寒者温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故能病无不愈。这就是中医高明的地方,是中医远胜西医之处。西医不知舌诊脉诊,因而不知病因之寒热,这是西医的死症。所以西医再发展一万年,还是一个呆瓜。

从临床观察,当今人们舌象,普遍淡白胖大,或舌质娇嫩,边有齿痕。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当今人们体质,普遍虚寒,中医称为阳虚体质,体内温度,普遍低下。属多水多寒之象。有这种舌象的人,忌吃凉性食物,大忌喝水。这种舌象的人,易患上各种慢性病,是医院病人的后备大军。

宣传中医知识,人人有责。揭露西医无知,保护人民健康。

欢迎转发,禁止盗用。

民间中医陈彩声记于2021,3,16,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