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局中的清醒者:徐抚辰和吴汝纶

是时,鲁抚李秉衡、直督裕禄、直臬廷雍、晋抚毓贤,皆心醉其术(注:即迷信义和团的法术),而毓、廷二人,溺信尤甚。畿辅大僚,已如一孔出气。内则刚毅、赵舒翘等,阿附端王载漪,极力主持,造作种种征验以耸上听,一若此等义民,真有忠忱神力,可以报仇雪耻,张我国威者。一时竟有奖励各省拳民焚毁教堂之诏令。以是奸民无赖,所在咸揭竿蜂起,不可收拾。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第13页

闻项城初奉此诏,立即通行所属,遵旨办理。其时抚署主办洋务文案为候补道徐抚辰,湖北人,字绍五,向来牵涉洋人案件,均经彼手,而此事竟未及寓目,闻之大愕,立见项城谏阻,谓此乱命万不可从。项城不听。徐退后即刻摈装出署,留书告别,益剀切申明利害。项城阅之顿悟,亟遣人召还,面向谢过,而檄文已发,乃以飞骑分道追回,遂毅然一变宗旨,护洋人而剿拳匪,因是竟得盛名,项城后日之丰功伟业,赫赫为全国宗望者,实皆由徐玉成之。 《庚子西狩丛谈》第13页
“当时山左人民,获以安定,清室亦藉延十数年之命,而北方各省,皆得免遭重大惨劫。一言兴邦,造福诚非浅鲜。此事项城幕中旧人,为予历历言之,当非臆造;而徐后亦遂默默无闻无所表见,大功不赏,可惜尤可叹也。” 《庚子西狩丛谈》第13-14页
拳祸初作时,桐城吴挚甫先生(即吴汝纶)方主讲保定莲池书院,颇为彼(即廷雍)所敬礼。先生曾一再作书,为之痛陈利害,晓以大势,谓:“乱民邪匪,不可姑纵,教士教民,不可轻杀,衅端一起,必致贻祸国家。”反复累数千言,词甚剀切。廷雍非但不听,而且以此致憾于先生,欲设计中伤之。幸以先生之道德清望,不能为害,然其毒亦已甚矣。 《庚子西狩丛谈》第92页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