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浊
血浊属中医病理学概念。血浊是血的浑浊或者混乱。浑浊是血的物质构成发生了变化,混乱是血的循行发生了紊乱。总的来说,血浊是指血液受体内外各种致病因素影响, 失却其清纯状态或丧失其循行规律,影响其生理功能, 因而扰乱脏腑气机的病理现象。换言之, 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中滞留有害代谢产物以及循行障碍等等皆可称之为血浊。也可将血浊理解为血液变稠、变脏、变质以及由此所致的循行障碍等。
在现代医学上,血浊指不干净、不健康血液,血液成分的变化,血液中病理性成分的增加,血脂、血糖、血尿酸、血液当中一些炎症介质,血液不干净以后对血管的影响,引起血管功能的变化等等。
健康的成人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依赖于血液的正常循环,血浊会影响血管健康,造成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肾病、外周血管病等。心脏血浊导致心脏病、冠心病,还可以导致脑血管病, 脑血管堵塞或者破裂会发生中风,还会导致肾脏疾病,肾脏主要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肾脏出现问题又会带来肾脏疾病尿毒症,尿毒症也是血管病的一种。而心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一大原因 ,因此血浊的危害巨大。
2.理论依据
“浊”在中医古籍中的含义大致有二,一为生理之浊,如“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浊气出于胃”、“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等,多指机体生理状态下的基本构成物质,或水谷精微,或正常的代谢产物,均具有稠厚混浊的特点,一为病理之浊,如“浊气在上,则生胀”、 “浊者其气涩”、“精浊”等,大都指具有秽浊、黏腻、重浊等特性之“浊”邪。
现代对“浊”多从其病理属性进行研究,中医学的“浊邪”是一类具有胶结、黏滞、重浊、稠厚、浑秽特性的内生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
《灵枢·血络论》 曰: “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血黑以浊,故不能射。”是指阳气在脉中停留过久转变为阳邪,煎灼阴血,造成血液色黑而浑浊。
血浊”首见于《灵枢·逆顺肥瘦》“刺壮士真骨, 坚肉缓节,监监然,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张志聪注 曰:“其人重浊,则气涩血浊。”此处“血浊”即指血液浑浊不清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