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曾经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为什么没有跟毛主席走得很近?

历史客栈原创视频:粟裕曾经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为什么没有跟毛主席走得很近?

————下面是文字版————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粟裕跟毛主席的联系并不多,好像直到解放战争时,粟裕才进入了毛主席的视野。

实际上,其实粟裕很早就跟毛主席有过渊源了,甚至还当过毛主席的警卫员。

粟裕参加过南昌起义,后来跟着朱老总、陈老总一起上了井冈山,虽然跟毛主席有过接触,但是粟裕主要是在朱老总的部队,再加上性格比较内向,毛主席对他的印象也不深。

1929年6月,毛主席去了福建漳州养病,粟裕以红四军三连连长的身份,奉命去保护毛主席的安全,第一次跟毛主席产生了近距离的接触。

不过,粟裕性格比较内向,和毛主席只是工作上的来往,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烈的热情,毛主席对他的印象也不是很深,但知道他对待工作非常认真,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红一方面军成立后,朱德任总司令,毛主席任总政委,粟裕出任红64师师长,跟着毛主席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进步非常大。本来毛主席想重用粟裕,但他在1932年的宁都会议之后再度失势,粟裕也被调到了别处,两人慢慢地就失去了联系。

毛主席率领红军胜利抵达陕北之后,又想起了粟裕,就找人打听他的下落,这一打听不要紧,毛主席惊讶地得知,粟裕在南方游击战争中光荣牺牲了!毛主席非常痛心,连说可惜。

当然,这是一个误传,粟裕实际上并没有牺牲,等到新四军成立后,粟裕出任第二支队副司令,周子昆从延安去新四军任职副参谋长,才知道粟裕没有牺牲,立刻给延安的毛主席发电报,毛主席知道后,非常高兴。

之后,粟裕在抗日战争中屡建奇功,让毛主席非常欣慰,尤其是粟裕取得了天目山大捷后,毛主席高兴地对周恩来等人说:“粟裕了不得,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人的军队!”

毛主席的眼光向来精准,几年后,粟裕指挥几十万华野大军,取得了淮海战役的辉煌胜利,验证了毛主席的那句话!

粟裕不光打仗厉害,战略眼光更是独到,连毛主席都几次为他更改作战计划。

1946年,毛主席准备让粟裕出兵淮南,但粟裕认为还是内线好,毛主席详细分析后,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就同意了,这才有了苏中七战七捷。

1948年1月底,毛主席准备让粟裕率领三个纵队渡过长江,在铁扇公主的肚子里搅一番,给在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减轻负担。不过,粟裕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推演,认为还是留在江北作用更大。

为了讨论粟裕的计划到底可不可行,毛主席特地让陈毅和粟裕来城南庄一趟。

毛主席有一个习惯,一般很少出门迎接党内同志,但得知粟裕到的时候,毛主席却走出大门,远远地迎接粟裕,让朱德和周恩来都非常吃惊,足见毛主席对粟裕是何等的重视!

关于要不要下江南,毛主席和粟裕等人讨论了很长时间,粟裕依然坚持反对南下,认为应该先把敌军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最后,毛主席说:“粟裕同志非常坚定,这进一步促使了我们改变战略方针的决心,我认为粟裕同志的建议可取。”

毛主席和粟裕等人讨论完下江南的事后,把粟裕留下来,请他吃了顿饭。吃饭时,毛主席说,中央已经决定,把陈毅调离华野,调到中原局工作,华野由粟裕来指挥。

但是,粟裕说:“还是让陈毅同志留下来比较好。”言下之意是陈老总如果离开,自己在华东的资历不高,工作不好做。

毛主席说,这个决定是中央做出的,总不能朝令夕改吧?粟裕说:“陈毅同志离开也可以,但至少让他保留华野的领导职务。”

毛主席明白粟裕的意思,就说:“陈毅去中原局,但保留他的华野司令和政委的职务,你出任华野代司令和代政委。”这样一来,粟裕依然可以“借用”陈老总的威望来做好华野的工作,又不影响陈老总在中原局的工作,可谓两全其美。

朝鲜战争爆发后,毛主席决定出兵,谁来指挥中国志愿军呢?毛主席的第一人选就是粟裕。但是粟裕因为在战争年代受过伤,头痛得厉害,无法出征,毛主席只好派彭老总挂帅。

1955年授衔时,毛主席说过一句话:“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呀?”

不过,粟裕太谦虚,坚决辞让元帅,让毛主席非常感动,说:“粟裕让过华中军区司令员,又让过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现在又让元帅军衔,比那些要跳楼的人,强过千百倍!”

周恩来认为,粟裕不当元帅,至少也要授大将。毛主席拍板说:“同意,而且是排名第一的大将!”

1953年2月,毛主席乘坐火车路过徐州的时候,对陈毅说:“淮海战役就是在这里打的,粟裕立了第一功。”

陈毅点了点头,说:“华东军事主要靠他。”

1961年9月,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华,毛主席接见了他,在谈话中,蒙哥马利称赞毛主席“用兵如神”。毛主席笑着说:“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打仗的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