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退休后,晚年生活如何保障?盖福利院、收义子,出路还挺多
在许多清宫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李莲英、苏培盛、李德全等太监们的身影,他们中有不少都是皇上、太后眼前的大红人,连后妃和大臣都要小心翼翼地巴结他们。
但即使是再得宠的太监,也有老去的一天,上了岁数身体再也干不动了,也会退休离开皇宫。
这些离宫太监的晚年生活,是怎么样度过的呢?
由于历朝历代的宫廷制度并不相同,太监退休后的情形,也是不一样的。但太监这个群体,本身干的是地位低下侍候人的活,所以除了个别闹腾出大动静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不太可能有史料记载。
幸好,清代有一些太监出宫后,得益于当时已经较为丰富的记录手段,留下了许多当事人的第一手资料,也让现在的我们,得以一窥这个特殊群体的退休去向。
在此,我们以清代的太监为例子,剖析一下他们的晚年养老情形。
根据清代宫廷制度的规定,太监其实并不属于职官、品官系列,严格意义上来讲,他们其实只是皇室的特殊差役,只不过和普通差役不同。
太监中有一些级别高的,也会得到品秩,比如三品宫殿监、七品侍监等等,但他们和一般的官员退休并不相同,因此他们的退休方式非常的随意。
大致来看,这些太监们在出宫后一共有三种去向:
最特殊,也是最稀少的情况,是离宫回乡。
在中国古代,太监一直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职业”。一般来说,只有穷苦人家实在是被逼得没有办法了,才会选择让自己的孩子进宫。这些进宫的小太监们,往往不会忘记自己的亲人,每年也会按时给家乡父母兄弟寄送银钱贴补家用。
当然,“家中出了个太监”,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他们的亲人们对此往往讳莫如深,根本不希望这些可怜人在年迈后,回来给自己家丢人现眼,至于养老送终就更不可能了。
正因如此,除了少数有钱有势的大太监会回乡养老外,大多数无权无势的太监,也会知趣地选择避开家乡。
即使是那些回乡的太监,也往往是用昔日积攒的财物,买房买地买仆人离群索居。从这一点上来看,这些身体残缺之人也真是命运多舛。
既然不能回乡,那这些太监们又怎么度过老年呢?
这就要提到我国明清时期,特殊的“太监养老义会制度”了。这其实是太监们为互相帮助,自发形成的一种养老方式。
明清时期的一些太监,为了自己的晚年着想,会以和尚或者道士的身份提前给京城中的寺庙捐献银钱,而等到他们年纪大了出宫后,就会挂靠在寺庙名下,由寺庙养老送终。
这还只是普通太监的常规操作,像那种权势滔天的大太监们,甚至会自己筹钱,建立属于自己的家庙。
比如土木堡之变的第一元凶太监王振,就曾经自己出钱建了智化寺、玉泉寺、灵岩寺等数座家庙,用意就是为了自己晚年修行和养老。这些家庙一方面可以供佛拜祖,另一方面也是太监晚年时的依靠。
只是王振这货,在土木堡之变时,被恼恨他祸国殃民的明将樊忠,给一锤子砸碎了脑壳,他生前搞的这些退休屋,以及积攒的崛财富,最终也是没福气用上。
大多数无权无势的普通太监,往往也会优先选择这种太监家庙挂靠,毕竟大家都是太监,这也方便报团取暖不是。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在太监家庙,挂靠也不是免费的,一般来说需要捐至少二十两银子才能入伙。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明清时期,这种太监家庙在北京极为盛行。到了如今,全北京二千多座古寺中,有330座都是明清时期的太监所捐建的家庙,范围还是挺广泛的。
除了挂靠寺庙和回乡以外,一些太监也会选择最传统的方式——养儿防老,来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
常看明清宫廷剧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一个现象,一些太监特别喜欢收干儿子,所谓“太监多义子”就是指这种情况。
这其实也是很正常的,太监也是人,也渴望正常人的生活。为了有儿孙膝下承欢,他们也会选择收干儿子来给自己养老。
说到这,有人可能会想到明朝第一太监魏忠贤,他曾经收了不少干儿子,什么“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基本都是这一类别的。
据说在他权势最盛的时候,满朝文武中,有一半都是他的干儿子。但实际上,这些干儿子们,只是他收来的手下和盟友,即所谓的“党徒”,指望这些投机者为自己送终,基本也是没啥指望。
当然了,“生当九鼎食,死亦九鼎烹”,像魏忠贤这种坏事做尽的阉宦,在波谲云诡的官场、宫廷斗争中,一般也等不到退休,就沦为物理死亡了,所以基本不用考虑什么养老问题。
而普通太监就不一样了,他们收干儿子,是真的指望这些人为自己养老。他们中有些混得好的,会过继本家兄弟的儿子当继子,有的则是挑宫中的小太监。
不过就像之前说的那样,普通人家往往不愿意提起自己“宫中有人”,除非这位亲人特别得势,想要给这位不幸的无根之人养老送终。只不过通常指望多年不见的血亲,还不如相信自己的慧眼能识人,找对一个有良心的小太监托福晚年。
虽然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太监的形象总是不怎么好,但在晚年之养这一件事上,太监们才是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