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一首诗流传久远,看似歌咏春天,却出乎意料地暗含深意和哲理
2018-04-05
歌颂春光,吟诵山水是诗歌中喜闻乐见的主题,孟浩然访友时欣喜,“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王维送客时感怀,“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李白寻芳时陶醉,“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更有杜牧多情时放浪,“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下面这首诗虽然也是描写春天的好诗,不仅流传久远,而且诗感强烈,读来韵味十足,朗朗上口。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诗其实还有更深的含义,同时哲理性也很强。
原文:《春日》 宋代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是宋朝人,从小聪慧过人,十九岁就考中进士。他不是孔子的嫡系传人,却享受孔庙的香火,他对明清时期的学说和科举制度都有很深的影响。他最有名的著作是《近思录》,以及后人整理编纂的朱子语录。
朱子做学问不讲求顿悟,而是追求滴水穿石的精神。他说求学要反复体会,切近自己的身心。清代湖湘学派的大儒曾国藩等人都很崇拜朱子,遵循的都是滴水穿石的积累功夫。
对作者了解了一个大概,我们再回到原诗。读完第一句我们就开始觉得诗人不一般,你听他说,风和日丽的季节,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都焕然一新。
作者果然是靠积累的功夫做学问,循规蹈矩地在文中先交代了时间(春天)、地点(泗水之滨)、事件(寻芳),而且用词也很精当,胜日和无边两个词推敲得好,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都一时新,既是景物焕然一新,也是作者郊游时欣喜的感觉耳目一新。
后面两句更加精妙,也是得以传世的经典。诗人应该心情不错,所以令人感觉心旷神怡的连珠妙语也脱口而出: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其实在诗人的很多作品里,我们都可以感受这种快乐。“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能悟到这种境界,也只有朱子;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有想象力;“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是否唯有哲学家才写的出来。
其实朱熹就是哲学家,更是大儒。但是回到原诗,我们就知道为何此文不仅歌颂春天,而且是哲学家的思维。因为泗水滨朱熹根本就去不了,完全是想象,原因是此地在宋朝南渡逃亡时早被金人所侵占。
泗水在这里其实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设坛讲学,教授弟子。所谓寻芳也是指追求先贤圣人之道。又因为孔圣人有七十二贤客,三千弟子,所以万紫千红也是比喻孔学的繁荣昌盛和丰富多彩。
这样说来,这首诗就是一语双关,既表明诗人在春天里寻芳,也赞美孔学的兴旺。再引申开来,它也是一首非常好的哲理诗。因为孔子曾经周游列国,却处处碰壁,最后断了从政的念头,潜心教育和教学,儒家思想的发展也是一波三折,最后能发扬光大,实属不易。
所以只要是经过一番波折,下了一番苦功夫得到的成就,我们都可以用“万紫千红总是春”来形容。不过,虽然是等闲人都能看到的结果,却不是等闲人都能经受得起艰苦的磨练。
人人都盼望万紫千红总是春,追求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可是大多数情况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总要费功夫。朱熹有一首《偶得》写道:“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那种感觉就是一首现代诗描写的那样: “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风吹过云就散了,影子淡了;夕阳靠着山倦了,天空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