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畸园的大门,看里面庭院深深……

在枫桥的历史长河中,畸园就像天上的云彩,随风飘散而去。从1905年选址新建,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被拆毁改建,一个以藏书读书为主题的私家园林,它的寿数竟然比它的主人还要短暂,满打满算也不过一个甲子。是的,畸园还没来得及成为江南名园,就从枫桥这个地盘上彻底消失了。一同消失的,还有陈烈新、陈遹声父子俩苦心经营的30万卷藏书,或被书商变卖,或被当街焚烧,或被当作废纸处理。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现在我们在这里重提旧事,其实没有资格说骄傲,更没有资格说自豪。我们除了悲哀,除了忏悔,还能说什么呢。
一部枫桥文化的发展史,说到底也是一部枫桥文化的毁灭史,且毁灭的力量总是占上风。这大概也属于枫桥文化的内涵之一吧。看,祖宗打造得千辛万苦,而子孙摧毁它不费吹灰之力,一代接一代,在破中立,在立中破,一部枫桥文化写得千疮百孔。枫桥历史上先后涌现的寄隐草堂、梯山书屋、杨蔬园、万卷楼、日新楼、宝书楼、溪园藏书楼、七樟庵藏书楼、万一楼、畸园受经堂……等等的藏书楼,现在还找得到哪怕任何一处的遗址?我们现在夸说枫桥文化,其实充其量是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啃点发霉的历史而已。
这就是古镇枫桥一路发展到今天的现状,它已经被毁灭得一无所有。现在要重建古镇,恢复元气,凝聚人气,谈何容易?这跟织毛衣一样,拆掉一件毛衣只要找到线头轻轻一扯,而织成一件毛衣却要一针一线慢慢的编织。况且,我们得罪祖宗的事情做得又实在太多,现在想反过来做祖宗的文章,白日做梦去吧!
这就扯远了,其实我想说的还是关于畸园。我们无法在枫桥地盘上重建如此规模的园林,就算硬件能用钱复制出来,可那30万卷古书能用金钱复制得出来吗?那种读书重文的氛围是无法靠行政命令制造得出来的。畸园无法恢复,也没有必要恢复,但是畸园的历史不能忘记。弄清历史,是为了反思反省。
所以,我有一个期望,期望通过陈遹声的文字,打开畸园的那扇大门。
陈遹声的藏书和字画已不知所踪,但他生前写的诗歌还有完好留存。我找到了他写于1909年7月—11的《归田集》诗卷,里面有一组写畸园的诗,共29首,题为《畸园杂诗二十九首》,读后如获至宝。由诗中可以看出,畸园的兴建于1909年彻底告竣,所有的亭台楼阁均已布置妥当,看到毕生的愿望变成了现实,陈遹声颇为自得,颇有诗兴,所以不惜笔墨,不怕厌烦,如数家珍地将园内大小建筑一一赋之于诗歌。
现在,我们打开陈遹声《畸园杂诗二十九首》,就是打开了那扇尘封百年的大门,我们朝里面望,看到了畸园鲜为人知的一面,看到了比传闻更真切的一面。是的,这个画面志书没有记载,老人也无法复述。畸园的雅致与闲适,畸园收藏的丰富与独特,超乎现代人的想象。畸园,是古代枫桥私家园林的一个标杆,是古代枫桥藏书楼的一个标本。
(图片均源于网络)
畸园内至少有六个堂,分别是:带山草堂、馌耕堂、授经堂、扶疏草堂、晦木堂、思蒪堂。“带山草堂”一名缘于畸园地处乌带山之北,此草堂名在陈遹声诗文中出现频率最高,其诗集也以“带山草堂”命名。“馌耕堂”取自春秋晋国卿大夫郤成子田间耕种、妻子送饭、夫妻相敬如宾的故事,寄寓耕读传家、夫妻恩爱的意思。“授经堂”源于陈遹声祖父曾画有《授经图》,其寓意是,给子孙留钱财不如留经书,这也是畸园藏书楼营造的初衷。“扶疏草堂”也是一个读书之所,命名缘于此堂四周有花木扶疏而无车马喧嚣,是农闲时节读书的理想之地。“晦木堂”命名源于朱熹的一句对联——“佩韦遵考训,晦木谨师传”(遵从父亲的训诲,谨记老师的教导),故此堂有慎终追远、劝学自省的寓意。“思蒪堂”是受先资政公“甫蒪斋”启发而取名,寓意对桃源生活的一种向往。
《带山草堂》:簷际悬残溜,林间漏夕晖。烟葓随水动,云雁挟山飞。山飞去不远,乌带锁翠微。依然绕吾屋,空翠袭人衣。
《馌耕堂》:郤子耕且读,其妇馌南亩。农家有真乐,田园誓相守。一旦舍之去,登坛绾印绶。有田不归耕,负此田间妇。
《授经堂》:谁道籯金富,不如传一经。峥嵘轩冕客,寂寞草玄亭。揽辔伤头白,看书犹眼青。萧条家业尽,松鹤有余馨。(先大夫授经图绘有松鹤)
《扶疏草堂》:种花闭户居,众木影扶疏。百鸟噪簷头,春风及吾庐。家有妻孥乐,门无显者车。乡村农事毕,及时读吾书。
《晦木堂》:晦庵论晦木,吾以名吾屋。屋外百枝梅,梅边千竿竹。命儿饭黄牛,有妇挽青鹿。仿佛辋川图,依稀子真谷。
《思蒪堂》:(先资政甫蒪斋,故筑此堂)诗文足陶性,家世久安贫。历历望乡树,劳劳感积薪。簪缨辞贵客,梦寐见先人。不待秋风起,方思鉴湖蒪。
畸园内至少有三个楼,分别是:拜王揖杨之楼、墨会楼、蔬香楼。“拜王揖杨”,即拜揖王冕、杨维桢之意,以此名楼,说明此楼或是集中收藏本地乡贤的书籍的。“墨会楼”取名源于紫清真妃示杨君“匏爵分味,墨会定名”,顾名思义,此楼是畸园内的书法绘画之楼。“蔬香楼”则是用餐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餐厅与包间吧。
《拜王揖杨之楼》:诗派乡先辈,风流推铁崖。煮石亦无敌,坛坫与之偕。闲弄梅花笛,往寻王竹斋。登登跻九里,费却几青鞵。
《墨会楼》:(紫清真妃示杨君有“匏爵分味,墨会定名”之语,故取以名楼)绛云应世劫,紫石赋斋牢。(紫微夫人诗“飙俦衾寝,齐牢携绛云”)恍见郁嫔妃,骖鸾降层霄。(真妃名郁嫔,字灵箫,携手双台,作真妃语也。)招我陟双台,携手共逍遥。墨会定嘉名,银牓题丽谯。旁缀紫泥印,小字刻灵箫。
《蔬香楼》:种梅兼种菜,抱瓮有山妻。秋菘与春韭,四时蔬满畦。吾新摆世网,辞官还故栖。劳人息牛马,尘事付醯鸡。识得咬根味,堆盐嚼冷齑。
畸园内至少有三个室,分别是:读未央文字之室、团圞室、十莲室。“读未央文字之室”,是陈遹声的读书室,相当于书房,书房的匾额是陈遹声的老师潘文勤于1889年题写的,意思是人生有读不完的书。“团圞室”,可简写成“团栾室”,这是照搬陈洪绶的内室名,作为自己的内室名,“团栾”的意思是团聚。“十莲室”则是一间藏室,且此室专门用来珍藏陈洪绶的书、画、诗,因为搜集到的陈洪绶作品有十帙,故称“十莲室”。由此可知,陈遹声是第一个对枫桥三贤作品有收藏有研究的人物,特别是对族祖陈洪绶更多偏爱。
《读未央文字之室》:(吴县潘文勤公书额)吾笑许君愚,穷经探二酉。说文九千字,授之黄门手。吾师书此额,光绪年己丑。始读未央书,蹉跎至白首。白首还故乡,文字犹在口。一事胜许君,不为狗监狗。
《团圞室》:(老莲先生内室也,余仍其名)老莲地行仙,筑此团圞室。娇女能写经(陈道蕴),侍儿工画蝶(胡净鬘)。鹿头洵可儿(小莲)。鸿案俱佳侠(来韩二孺人)。别子肯堂构,传家已七叶(老莲至余七世)。
《十莲室》:藏老莲诗稿字画十种)老莲书画诗,自来称三绝。吾昔勤蒐罗,家藏此十帙。山川破荒械,龙蛇走险壁。时有带山灵,来窥十莲室。
畸园内至少有两个斋,分别是:学苏斋、郄斋。“学苏斋”,顾名思义,学习苏东坡的潇洒自在,故此斋是陈遹声饮酒、喝茶、会友、吟诗、说禅的场所。“郄斋”,源于清代四川教育家李惺写过《郄书补》,郄的意思是极度疲倦,故郄斋有休憩养生的寓意。
《学苏斋》:杖头挂百钱,踯躅枫溪边。醉饮东浦酒,间评菊花泉。斜川能和韵,朝云解参禅。胸中无箇事,梦寻笠屐仙。
《郄斋》:李子著郄书,吾以名吾斋。郡斋非吾有,曷以适吾怀。去家七千里,望之在天涯。倦郄归去来,庶几愿无乖。
畸园内至少有三个馆,分别是:玲珑山馆、双红豆馆、补离骚馆。“玲珑山馆”具体功能不详,或是专门收藏词作的一间书室,或是吟诗作词的地方。其匾额是老匾,陈遹声外出途中无意中购来,这块匾原是吴尺凫家的旧物,匾上的书法出自杭州吴縠人之手,现在吴尺凫的玲珑山馆已不存,陈遹声在自己的庄园内辟出一室悬挂此匾。“双红豆馆”功能不详,从馆名看,是对青春的怀念与追忆,它与“补离骚馆”一样,可能均是藏书楼内的某一处书室。
《玲珑山馆》:(额为钱唐吴縠人祭酒书,吴尺凫家旧物也。)欲传玲珑词,辟此玲珑馆。题额老祭酒,诗赋人间满。玲珑馆不存,此额见亦罕。去年海王村,无端经吾眼。购以悬吾室,填词付檀板。(尺凫有《玲珑帘词》,故其孙筠轩以名其室。)
《双红豆馆》:种豆二十年,枯荣理难究。嫩豆初萌芽,老豆又干瘦。嫩老各相思,白头思未就。人生几白头,嗟哉双红豆。
《补离骚馆》:美人愁畔牢,矢志补离骚。补骚不成篇,绝笔归蓬蒿。吾欲芟蓬蒿,改种玄都桃。楚人不我信,临湘赋九招。
《续补骚馆》:廿年补离骚,离骚无可补。兰草怨春风,美人埋黄土。香魂随灵均,夜半返湘楚。何人思续之,幽怨不能叙。独上湘绮阁(补骚君书室),辍笔泪如雨。
畸园内还有三个亭,分别是:小鸥波亭、野史亭、无双亭。因园中有池、明月照池水、池中有双鸥之景,而称此亭为“鸥波”,估计不大。“野史亭”突出了藏书之园的格调,元好问也有野史亭,那是编撰史书之亭,以野史名亭,寄托着陈遹声晚年著书立说的理想。“无双亭”源于描写白丁香的诗句“移根倘不厌南玉,归去似置无双亭”,因为此亭所在,陈遹声种植了专门从京师买来的白丁香。
《小鸥波亭》:明月照波心,中有双鸥语。愿身捏作泥,不分侬与汝。双起复双眠,长在亭中住。永远无风波,同梦听秋雨。
《野史亭》:遗山欠一死,实录幸存耳。万户富家藏,一亭名野史。君无恨乐夔,我欲拱梁雉。见几还故乡,空山书甲子。
《无双亭》:(查查浦《白丁香诗》“移根倘不厌南玉,归去似置无双亭”。畸园白丁香十数株,皆移自京师,因置此亭。)丁香白漫漫,移种出燕京。花神不吾厌,春风散芳馨。惜哉查查浦,足不涉吾庭。吾庭芳树径,中有无双亭。
此外,畸园内还有一房:紫石山房;一庐:潜庐;一舫:听雪舫
《紫石山房》:上山看白云,下山采紫石。云罗轻可衣,石髓冷可吸。仙家有妙旨,不为俗人池。上山复下山,天风吹两腋。
《潜庐》:栖皇遍九州,贫仕未能休。累累丧家狗,劳劳太史牛。暂归谋息壤,小筑仿潜邱。愿学百诗叟,穷经到白头。
《听雪舫》:昔者严子陵,钓雪桐江侧。钓台数百丈,钓丝数十尺。登台既已高,垂丝胡可及。聊以寓意耳,此意吾所悉。坐钓与卧听,志皆不在雪。
畸园内的绿植风景,有桃红柳绿,有翠竹长青,有妖娆芙蓉,有梅香雪海。园林中的小路有个诗意的名字叫“竹迈”,有一条小溪叫“桃泾”,有个水塘叫“蓉塘”,而畸园标志性的植物是“五柳”和“梅海”。
《桃泾》:武陵渔家子,闯入桃源洞。出告刘子骥,去乞桃花种。迷津不可问,但见万山拥。吾园种桃树,看花谢俗踵。此事非吾吝,秦人已作俑。
《竹迈》: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东坡真解事,此言亦绝俗。吾竹多佳种,万里迁自蜀。东南人不识,欣然欲寓目。折简邀子猷,过我筼筜谷。
《蓉塘》:石家芙蓉城,笙歌托缥缈。吾家芙蓉城,花木俱妖娆。其中宿鸳鸯,银塘夜皎皎。呼起石曼卿,举盃看月小。
《畸园柳》:吾学陶元亮,门前植五柳。种在义熙前,生于义熙后。空山忘纪年,只书甲子某。吾既澹无营,柳亦净无垢。
《梅海》:昔人好种梅,呼为香雪海。海水环琼州,中有罗浮在。昨夜梦见之,缟衣颜不改。梦醒窥吾园,园梅已破蕾。
畸园早已不存,但在枫桥,在有文字记载的所有古迹中,畸园是诗文记载最多的一个。这归功于畸园主人的笔勤,归功于陈遹声儿子对父亲笔墨的影印保存。如今,歌咏畸园美景的诗歌一一呈现出来,便如同一幅水墨古画徐徐展现在眼前。透过诗歌的丛林,我们看见畸园的野史亭里,正端坐着精神䦆铄的畸园叟,他的气质和风骨在柳枝里飘荡,在梅枝上含苞。
面对诗歌,面对畸园叟,作为一个枫桥人,我只能徒叹没文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