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岛札记85:走进海明威的世界
很久以前,我就有个愿望,要做一场《老人与海》的接龙朗读会。一是因为我很喜欢海明威的这本薄薄的小书,二是因为我觉得接龙朗读一定很好玩。昨天下午终于如愿以偿,在幽静的天竺路边的一杯活法会客茶空间,文澜读书岛做了一场《老人与海》的接龙朗读会。
上周,在准备朗读会的时候,看到一条新闻,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院士向今年录取的新生赠送《老人与海》,勉励他们在新的人生阶段,敢于直面一切困难挑战,注重塑造坚韧精神,不断磨砺勇毅品质。受此启发,我在昨天下午朗读会开始也做了一次赠书,把《老人与海》赠送给今年刚完成高考的文澜朗诵团团友周嘉斐。她是6年前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加入文澜朗诵团的,后来因为学业繁重,逐渐远离了朗诵活动。但是她热爱朗诵和阅读的初心不改,高考一结束,就来参加了文澜读书岛的走读活动。我把《老人与海》送给她,是祝福她用海明威在这本书里展现出来的精神和毅力,战胜学业上的困难,学成归来。
从40多年前在大学里买下这本薄薄的《老人与海》开始,它就是我最喜欢的书。一个被人瞧不起的孤独老头,一个坚信老人是最好渔夫的孩子,一段惊心动魄的海上历险,最终是老人拉回来的一副巨大的鱼骨架。这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和书里那句名言,“一个人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但你就是打不败他”,一直铭刻在我的心头,伴随着我走到今天。
我告诉到场的书友们,海明威之所以值得我们铭记和阅读,是因为他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更是一位坚强的战士和硬汉。海明威作为战士、记者、猎人、渔夫的传奇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又反过来塑造了他百折不挠、坚韧不屈的硬汉人格,成就了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老人与海》正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品,是海明威精神的最好写照。
在准备接龙朗读会的过程中,不少习惯了舞台朗诵的文澜朗诵团团友对这种随机接龙朗读的方式表示了担忧,希望能够准确分配朗读段落,以便准备。但是朗读会的事实证明,这种担忧完全多余。
昨天下午的接龙朗读真正实现了全员参与。不管是文澜朗诵团团友,还是文澜读书岛书友,每人两页,按照座位击鼓传花似地读下去。不管普通话是否准确,朗读水平是否专业,朗读者一律十分投入,用自己的方式,把海明威笔下的情境生动地展现出来。有书友表示,听着朗读,我仿佛走进了海明威的小说里,身临其境,太棒了!
昨天的高潮无疑是一老一少两位朗读者对《老人与海》的演绎。互动讨论环节,小学四年级男生谢天翼表示了对这种接龙朗读的喜欢。接着,文澜朗诵团创始团员红坚与他朗读了《老人与海》开头的一段对话。稚嫩与沧桑,天真与坚毅,从一老一少两位朗读者口中缓缓流溢,引发现场书友的热烈掌声。
虽然我也是第一次组织和参加这样的接龙朗读,但我早就在各种书籍中熟悉了“接龙朗读”这个词。我一直认为,朗读应该是阅读的不可缺少部分,接龙朗读尤其以全员参与、互动影响的特点,值得推广。昨天下午接龙朗读会的效果,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
接龙朗读会上,所有人都有两重身份:读者和听者。读者用自己的朗读,把作品用语音传达给所有的听者。听者则从不同的读者那里感受对作品的理解。这种不断转换的角色,使接龙朗读会具有强烈的参与感和互动性,让参加者更深地沉浸到作品中去,对作品产生了全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