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疾《白华》,25x36cm,纸本水彩
随性和自在一直是艺术家介疾的关键词,他将日常凝固在画面之上,成为时间的记录者。
艺术家的创作速度快慢全部由自己决定,当问到这个问题时候,介疾也能感觉到自己画画的速度是相对快的。
《林》,纸本水彩,36x26cm
《美术馆偶遇》,纸本水彩,50x36cm
《芍药时间》,纸本水彩,50x36cm
这一部分是本身自己创作能力,另一部分则取决于创作题材。他的创作题材充满着随性,桌子上有什么,则很可能就马上成为工具,马上记录下当时的状态。生活和创作相比,好像更是一个重要的创作主题。介疾认为自己创作时候的'气'不长,有人愿意画大画,他更愿意记录当时纯粹的想法和状态。瞬间记录对他来说更真实,用一种概括的手法就能说清楚他想表达的。正如诗歌一样,一幅画可以不用说完什么,便能给予人们想象空间。他身上也有艺术家该有的谦虚,对于一些题材的选择,他多是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动笔。也有因为自己不擅长一些刻意练习,比如每年都会尝试的荷花。他本人的生活更崇尚自然,喜欢按照节气的方式生活。
《丁香》,纸本水彩,36x26cm
《绮园一》,纸本水彩,31x22cm
《绮园二》,纸本水彩,31x22cm
在现在的社会和生活中,让人们感动的事情少之又少,或者只是五秒钟眼泪的感动,泪水干了,就什么也都不记得了。介疾没有像其他艺术家去关注完整和统一的题材,多是跟随自己的感受,边走边画,走到哪画到哪。看似无拘无束,书写的触发点是感同身受,是午后的咖啡店、是茶歇间的果盘、是一处街景等等,是美好的、是祥和的、也是随遇而安的...,当笔碰触纸面的片刻,正是他情绪交织的画面。他认为自己是一名时间记录者,甚至像种地一样,每天记录下日常。这些方式也是留给自己回顾,当时隔多年,他会忘记当时的情景,再看那些作品则像看另一个人似的。作为创作者,介疾并不认为这些画作是作品,只是画出自己认同的内容。画中也有怀疑和困惑,现在画中常常表达的是朴实的日常,这些打动观者,他们的反馈反而能让创作者感受到更丰富的情绪。
《虞美人一》,纸本水彩,30x40cm
《虞美人三》,纸本水彩,30x40cm
用他的话说'美展参加过,体制混过,现在满足状态',能有如此状态是因为他深知绘画是要保持距离的,如人与人的相处。他自己打趣称自己是微商,因为他非常清楚的认知态度,所以才如此自在。
《瓶花》,纸本水彩,55x32cm
《和风》,纸本水彩,55x32cm
《冬藏》,纸本水彩,55x32cm
《植物神经》,纸本水彩,65x55cm
即便当别人请教他基本功的问题,介疾的回答也不同于其他老师。他认为基本功练到自己能足够表达去画出来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规定到某一点。他还会鼓励学画时候出现'缺点',因为做到极致便是风格,缺点也不是缺点了。
《舟》,纸本水彩,25x36cm
介疾,原名刘鑫,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著有《诗经草木绘》《楚辞飞鸟绘》《青空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