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 | 关节构造及运动学之“盂肱关节”
肩关节 | 关节构造及运动学之
“盂肱关节”
Shoulder
盂肱关节是球窝关节,也是全身活动度最大的关节,但其稳定性相对较差。它是肱骨头与关节窝之间形成的关节,与移动的肩胛骨一起产生肩部运动的广泛范围。在解剖位置上,关节窝的关节面沿着侧前方向并稍向上旋转。
01
关节构造
盂肱关节由一个纤维囊围绕,将内关节腔与周围大多数组织独立开来。该纤维囊连接着关节窝的边缘,并延伸到肱骨的解剖颈。关节囊的内壁有滑膜。该滑膜的延伸部分覆盖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的囊内部分,并继续围绕二头肌腱,从关节囊伸出来,向下延伸到肱骨结节间沟中。肱骨头与关节窝都分布有关节软骨。

盂肱关节囊内的潜在空间容积大约是肱骨头大小的2倍。宽松且可扩张的囊为盂肱关节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通过盂肱关节处的被动移动量来看,该灵活性是非常明显的。肱骨头可被拉离关节窝一段很大的距离,而不会产生关节疼痛或损伤。
在解剖上,囊内松弛或多余的凹陷被称为腋下袋。盂肱关节处的纤维囊相对薄,它由更厚的外韧带加固。通过向上跨过肱骨头,肱二头肌的长头为盂肱关节提供了稳定性。

盂肱关节主要功能稳定性的基础不仅包括内嵌韧带中的被动张力,还包括肩袖肌群(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肉产生的主动力。与只有在相对剧烈的活动中被拉伸的时候才产生最大固定张力的囊韧带不同,肌肉在任何关节位置都可以产生主动的固定张力。肩袖肌群被人带是盂肱关节的动态固定者,因为它们在主动活动时维持关节稳定性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

除此之外,位于关节窝边缘的纤维软骨环——盂唇,加深了关节窝的凹陷度,增大了与肱骨头的接触面积,进而帮助稳固关节。肱二头肌的长头是盂唇的部分延伸,关节窝总长度的大约50%源自盂唇。

02
运动学
盂肱关节被视为万向关节,因为其可发生三个维度的运动,主要包括外展与内收、屈曲与伸展、内旋与外旋以及水平外展与内收。事实上。盂肱关节任何有目的的活动都涉及肩胛胸壁关节处的活动,包括胸锁关节与肩锁关节的相关运动。但下文集中讨论盂肱关节的独立运动学特征。

01外展与内收
外展与内收通常被定义为肱骨在额状面绕着前后轴进行的旋转。正常情况下,盂肱关节的外展可达120°。盂肱关节的外展伴随着外旋,这种伴随的外旋使肱骨大结节向后至肩峰,因而避免对肩峰下空间内结构的干扰(尤其是冈上肌肌腱)。外展的运动涉及肱骨头的向上滚动与向下滑动。内收与外展的方向相反。

上图展示了冈上肌与上囊部分融合。除了肌肉的主动收缩将上囊拉紧,进而保护其免收肱骨头与肩峰突下面的挤压。该肌肉力量还增加了关节而定动态稳定性,当外展时,肱骨头的运动拉紧下囊韧带的腋下袋。由此导致的下囊张力充当吊索作用,支撑肱骨头。
02屈曲与伸展
盂肱关节处的屈曲与伸展被定义为肱骨在矢状面内绕着内外轴进行的旋转。肱骨头的旋转导致大多数囊结构绷紧。被拉紧的后囊张力可以导致肱骨在屈曲达到极限程度时向前轻微移动。

03内旋与外旋
从解剖位置来看,盂肱关节处的内旋与外旋被定义为肱骨在水平面内的绕肱骨纵轴的旋转。肱骨头同时在关节窝内向后滚动与向前滑动。内旋与外旋的方向相反。

03
滚动与滑动的重要性
肱骨头关节面纵径大小几乎是关节窝纵径大小的2倍。外展的关节运动学特征展示了同时发生的滚动与滑动允许一个更大的凸面滚压到一个较小的凹面上,而不会滚出关节面。在外展时,如果没有同时发生的充分向下滑动,肱骨头的向上滚动最终会导致肱骨头对冈上肌肌腱与肱骨头和喙肩弓之间的肩峰下囊的撞击,这种重复的撞击可能会使冈上肌肌腱、肩峰下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与囊上部损坏或发炎,久而久之可能导致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在内旋与外旋过程中同样是重要的。内外旋时的同时滚动与滑动允许肱骨头较大的横径滚动到较小的关节窝面上。如果不同时具备向前滑动和向后滚动,肱骨头可能会向后脱位。
参考书籍:
[1] Kinesiology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foundations for rehabilitation.
扫码|关注可爱的PTer
Weixin|PTer
Weibo |PTerr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