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为送别友人,写下一首词《临江仙·送钱穆父》,最后两句百读不厌,惊艳千年
纵观我国古代诗词史,你会发现文人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
但是正如南朝政治家、文学家江淹在千古名篇《别赋》中所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因此绝大多数歌吟离别的诗词,总有一种浓浓的感伤意蕴。
如王勃《江亭夜月送别》:“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
不过也有一些文人,在面对离别的时候,能够以洒脱的态度以处之,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
苏轼的一生,起起伏伏、跌跌撞撞,有过至高的荣誉,也曾当过囚犯,但他仍保有乐观平静的心态,在生活的泥潭中过得洒脱。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打击,他沦为阶下囚,免于一死,被贬黄州团练副使,自此苏轼号“东坡居士”,他的内心也变得更加平淡,更为洒脱。
在苏轼众多的诗词中,这首《临江仙·送钱穆父》的名气不是最响亮的,但却是最洒脱的,尤其是词的最后两句百读不厌,流传千古。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象秋天的竹竿。
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馆,我也包括在旅行者里边。
这是一首赠别词,公元1091年,当时苏轼知杭州,而老友钱勰要赴瀛洲上任,途径杭州,都门帐饮后,苏轼以此词赠别。
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
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
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作者认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样,是由于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
词的下片切入正题,写月夜送别友人,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整首词中最精彩的两句,展现了苏轼旷达洒脱的心境,百读不厌。
读苏轼的词,可以医心;品苏轼的人生,让人奋发。
人生像是一座旅馆,你我都是其中的匆匆过客,不要计较得失,聚散无常,坦然地面对一切,活出人生的洒脱和精彩。
在人生的旅程中,顺境也好,逆境也罢,要坦然地面对,活出精彩的自己。
这本《苏轼词传》中不但收集了苏轼的诗,还能让我们真正了解他的一生,看到了他的豁达。
当我们走近这位“性情中人”,再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的诗句,便有了一种“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怀、豁然。
同为豪放派词人的辛弃疾如此,这本《辛弃疾传》现了辛弃疾“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传奇一生。
而李清照写起豪放词来,也不输“苏辛”,这一本《李清照词传》不仅有才女的美丽与哀愁,更有男儿之豪气,“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用在李清照身上可是不为过。
除此之外,还有《李煜词传》、《纳兰容若词传》、《仓央嘉措诗传》。
六本书就能读懂6位诗人的名作,与古典文人来一场约会,感受一下他们的壮志豪情,他们的孤傲风流,他们笔下的人世间的美丽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