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白话全译

前言

老子之言,博大精深。世人读之,各有所得。哲学家以之洞悉天道,军事家以之参透兵机,政治家以之安邦定国;大志者以之建功垂名,淡薄者以之养生延年····它就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放下汲桶,自然与人生的真谛唾手可得。

不过,既然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我们又何必道之?既然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我们又何苦名之呢?只因老子其人实在堪称千古智者,而其所著之《道德经》一书又是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矿石盛典!

老子,又名老聃,实名李耳,春秋末期楚国人。他是道家始祖,后被神话为太上老君。相传他生就白眉毛,白胡子,并因此而得名“老子“。

他生活在距今约2500年前,据史书记载他曾任”周守藏室之史,"相当于今日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是学界泰斗,精神领域,元首顾问。其地位不低,在当时就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例如,孔子就曾专门跑去向他问礼。老子对他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存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太色与淫志,是皆无易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归后,由衷地赞叹道;”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连号称至圣先师的孔子,都将老子看做龙一般的人物,可见其智慧是何等高深莫测!老子是一位千古奇人,那么其所著的《道德经》又是怎样一本奇书呢?

《道德经》,又称《老子》全书分”道经'和:“德经”两篇,共计八十一章,仅仅五千多字,却微言大义,包罗万象。其内容涵盖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以及处事之学,用兵之道,治国之策·····似乎世界上什么事情都说到了,任何问题都可以在书里找到答案,甚至有人认为,读通它即可得道升仙。

更可贵的是,世上之学,大都教人如何做大做强,推崇的是强者,大者的哲学。只有老子毅然反其道而行之,提出“柔弱胜刚强',建议世人”知强守弱’,建议领袖人物'受国之垢’,受国不祥'.仅凭此点,《道德经》便可高踞世界哲学之颠峰。

老子传下来的这部奇书,经过两千多年岁月的洗礼,风采更胜往昔。其光辉熠熠的朴素辩证法,饱含智慧的妙语签言,深刻玄远的大智慧,今日读来仍能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启迪。

《道德经》读之不完,因其所含思想玄之又玄,常读常新。今天,我们再次拭去其上的灰尘,以现代人之眼光去审视这部’东方圣经“。我们苦心孤诣,从老子一言一行中,参悟出”处事空明拳,“”职场易筋经“,”商海逍遥游'"管理般若功”,这几门粗浅功夫,以飨读者。其中既有思想理念之阐发,又辅以诸多具体形象之例证,以方便读者领受。

我们由衷地希望,这本《道德经白话全译》可以祝您提高处事能力与职场智慧,并能祝您改进经营之法与管理之道。按老子的教导去做人做事,相信您一定会觉得内心充实,精神舒畅,心胸坦荡,与自然,天地相和谐。

《道德经》一书,历来注本很多,文字,句读和注释各异。本书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惊世奇才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

本书体例,先例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0)

相关推荐

  • 渊回道德:人类从古至今有没有一本书智慧跟境界超过《道德经》?

    渊回道德:人类从古至今有没有一本书智慧跟境界超过<道德经>? 道德经这本书都看不懂,如何谈找一本智慧和境界都超过道德经的书呢?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渊回认为,现在就没有人能够把道德经读清楚 ...

  • 《道德经》常讲和光同尘,用白话解答下,方知古人大智慧

    道家说,一个人太出众不是好事情.老子就说过,真正有钱人往往给人感觉非常朴实,一个修行高深的人看上去和普通人差不多,他们秉承着这样的思想:和其光同其尘.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道德经>是这样 ...

  • 道德经(白话全译)

    王珅·Draco点评 生平第一次通读<道德经>,除了那几句广为传诵的名句,如"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等 ...

  • 论语白话全译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不仅 谈到了做人.学习.教育,还谈到了为政.塑造君子人格.治国与安邦等 重要问题.所以,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 ...

  •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后记

    中国文化开始于阴阳五行,成熟于黄帝时期,行用分为医与洪范,后老子发展出道家文化,开创中国文化一脉,继出儒,墨,成三家分立,始起易,医,道,儒,墨,五家文化形态,此乃中国文化之源远.后世文化,虽然流派门 ...

  •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 ---81

    第五卷总论篇 A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多,多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B    现代汉语 真诚 ...

  •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 ---80

    第五卷总论篇 A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百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 ...

  •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 ---79

    第五卷总论篇 A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B    现代汉语 和善调和大的怨恨,必定不会圆满:如果 ...

  •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78

    第五卷总论篇 A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B    ...

  •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 ---77

    第五卷总论篇 A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 ...

  •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 ---76

    第五卷总论篇 A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B    现代汉语 人出生时,是柔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