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展讯】内蒙古师范大学:2021届雕塑本科线上毕业展

   收  藏 、投  稿     请加微信联系小庸:23169257

本图文由该院师生供稿

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21届雕塑本科线上毕业展

前言

转眼间新一届的毕业季又开始了,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里,2021届雕塑系的本科毕业生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为我们呈现出一场视觉盛宴,这是他们对自己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设计与展望。

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是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成立于1954年,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艺术家的摇篮,如今已经走过57个年头,培养出大批优秀少数民族艺术家。回顾历届毕业作品,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显著的民族特征一直是每一届毕业作品的基本样貌,本届也不例外。但惊喜的是这届雕塑专业的毕业作品呈现出一丝和以往不同的地方,在作品内容中出现了对自我的关注和对现实的思考,观念性更强,思想更加活跃;作品的表现方式也更加的开放,更多新材料新手段开始出现在作品当中,使这届的毕业作品总体上更加具有多样性和时代性。这是新一届毕业学生们整体创作思维的转变,也是雕塑系调整教学方向的一次成果体现。在这里,作为指导教师之一,感谢雕塑系所有教师对学生们的辛勤指导;感谢所有2021届毕业生的努力付出,希望你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保持对生活和创作的敏感性,更加积极地去探寻新材料和新技术,更加开放地创作出更加优秀的艺术作品。
李斌
2021年6月8日

作品展示

那仁满都拉-《苍穹之下》
作品说明:每一个地方都每一个地方的文化,都有每一个地方的风俗,我出生在内蒙古大草原。这份草原情结,如同开在雪山之巅的那朵蓝莲花,圣洁、优雅、高贵、静美之中,似乎又带着一丝无法言说的悲凉与苍寂,沿着曲折蜿蜒的牧道,沿着舒缓悠扬的马头琴音,穿过岁月的河流,穿越历史的烟尘,让人心驰神往,魂牵梦萦。想记录草原上的种种场景,所以我选择了《苍穹之下》为题目,这里有八个系列分别是《酿》《情》《风》《韵》《瞧》《亲》《力》《谈》。蒙古人民酿制马奶酒、恋爱相厮守、风吹套马杆、拉奏马头琴、牧民用手机、母子交谈、套马场景、蒙古女子谈心、在内的八个生活场景。
《苍穹之下——酿》
63×61×100cm
作品说明:蒙古族妇女在搅马奶酒的场景。
《苍穹之下——情》
107×55×100cm
作品说明:为了表达蒙古人民之间的朴素爱情,我从一对草原夫妻日常劳动情境提炼出发,借助内蒙古伴侣在日常劳动中彼此之间相濡以沫、相偎相依的情景,凝聚了对美好朴素情感的祝福与赞美。
《苍穹之下——风》
73×50×290cm
作品说明:牧羊人看着手中的套马杆被风吹弯、并由此判断风的方向风速的场景,借助风吹套马杆高度凝练地展现了草原生活与自然紧密结合的情形,传递了对草原自然美、朴素美的赞美之情。
《苍穹之下——韵》
115×82×90cm
作品说明:拉马头琴的场景
《苍穹之下——瞧》
228×128×290cm
作品说明:三个牧民看手机的情景,其中两个牧民手举套马杆,认真把头伸向中间牧民手中的手机,充分展示了草原人民对新事物的好奇,展示了牧民生活的进步。
《苍穹之下——亲》
106×60×100cm
作品说明:孩子跟着母亲去捡牛粪的场景
《苍穹之下——力》
330×72×90cm
作品说明:套马的场景
《苍穹之下——谈》
164×100×100cm
作品说明:两个草原女子生活中倾心交谈的场景
邓巴达日胡-《吉祥安代1》《吉祥安代2》
110×70cm、110×80cm
作品说明: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安代舞最初是一种用来医病的萨满教舞蹈,含有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意思,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为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民间舞蹈。
朝洛蒙-《牧魂》
270×50×80cm
作品说明:运用木头雕刻的方式,以抽象概括的形式进行木制雕刻和组装用木头表现出了马的形态特征。
乌日尼乐-《我的世界》
80×70×120cm
作品说明:在信息时代手机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依赖产品。所以我以这为题材制作了讽刺依赖手机的作品,表达人们被手机禁锢了的生活。
布和胡-《牧民》
140×60×90cm
作品说明:来自于我的民族的生活环境,他们生活着我国北疆的草原上的牧民。我的作品体现的是以传统雕塑的形式展现草原放牧文化。
包海洋-《观》
60×70×90cm
作品说明:自塑像它能够在观众心里唤起或多或少的不安感,是带着一种描绘或判断的眼神注视着,是以一种自我描绘或自我判断的目光在注视着镜中的自己,也是为某种特殊的原因来创造一个人物角色。
陶力斯-《克什克旗牧民》
60×100cm
作品说明:阿斯哈图石林是我一个内心的想法,像石林一样坚固耐磨。
巴雅尔孟克-《自由兔》
200×50×120cm
作品说明:在国内,羊毛毡作为雕塑界的新兴材料还未被雕塑家广泛尝试。所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雕塑创作能够很好的展现出现代雕塑创作的整体创新思维。
此创作制作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有三度,{长,宽,高}的空间能起到装饰和纪念性风格。构成以几何样为主的的装饰风格雕塑,采用了加减理论的拼接方式制作而成,呈现材料的本身的自然特点以及表现力,有着独特的趣味。
王威-《  世界之外——面壁者》
尺寸可变
作品说明:纵观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以及现今时代的演变,所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无一不是国民思想变化的结果。我们现代年轻人没有经历苦难,又适逢和平、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自然享受了这时代的美好结果。现代年轻人在享受这一时代成果的同时,显然是受到了安逸的“麻痹”,足够的物质,良好的生活水平,丰富的娱乐活动,有些年轻人安于现状,加上没有来自个方面的压力,自然也就不思进取了。我以“从批评的角度看现代年轻人的发展”为毕业创作的主题,运用数字雕塑艺术所特有的、严谨的表现形式,将我的作品传播给身边的人,意求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我们年轻人应该做什么。
张轩瑀-《幻想路22号》
80×60×60cm

作品说明:在嘈杂的生活中寻找夜幕降临后灯光带来的宁静和烟火气

张昊-《幻境·鹿王本生》
160×50×125cm-光敏树脂、皮
作品说明:通过投影仪将色彩和动画投射到作品之上,配合音频,让雕塑作品本身和灯光、影像、音频相结合,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新型艺术的碰撞。
伊如格乐-《快餐时代》
20×20×110cm×7
作品说明:7个人代表着当代的年轻人,每个人着装者当下最流行的衣服每个人的站姿都有着孤独感,脖子往上冒着泡泡代表着轻浮和快餐时代带来的所谓的文化,在他们的身体外面包裹着异常透明罩这代表着人与人都有着孤独是网络和现实带来的孤独
白金刚-《空巢》
尺寸可变
作品说明:在大学期间阅读过一本《空巢:我在这世上太孤独》是作家戈舟的一部非虚构作品。作者经历一年多的田野调      查,寻访了数十位生活在乡间和城市的孤寡老人,记录了老人独居的生活状态。以此书,我对于其中的感慨颇为良多。“空巢”这两个词大家都并不陌生,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都有很多空巢老人。“我在这世上太孤独”是诗人里尔克的一句诗,也是书中一位受访老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也是几乎所有老人的共同心声。收集这些照片和材料的过程中也让我的心中产生了深深地感慨。
END

推介毕业生

(按发布先后排序 点击链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