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读】吉琨璋:与晋侯有约——记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教授
考古如人生历程一样,是曲折多样的,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需要转换方向才能通行,但最重要是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畏难的勇气。
——李伯谦
考古学家李伯谦
▼
记考古学家李伯谦先生来自山西博物院00:0020:34
2001年11月中旬
晋南的冬季已经来临
天还不算冷
但在一天天变寒
在一个寒霜凝结的早晨
位于曲沃县与翼城县交界处的
曲村——天马遗址北赵村南的
晋侯墓地陪葬墓的发掘工作
开始了
……
本期约读邀您一同分享
考古学家李伯谦教授
与晋侯墓地的故事
本期嘉宾吉琨璋
吉琨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曾任省考古研究所历史时期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为商周时期考古。
李伯谦,河南郑州荥阳东赵村人。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次年进入考古专业,1961年毕业留校,曾任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主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院长等职。李伯谦一生参加过的正式考古发掘20多次,考古调查50多次,足迹北至黑龙江,南至广东,西至青海,东至山东。
1979年,李伯谦在山西侯马工作站整理调查资料
对于曲村,李伯谦老师非常熟悉。早在1979年,李老师便作为带队,陪同邹衡先生来曲村调查。次年,北京大学将曲村定为实习基地,李老师受命再次来到曲村。从那时起,李老师在这里前后工作了有一、二十年之多,甚至有一年的春节也是在曲村度过的。
1984年在曲村实习的北京大学师生
1992年春天,北京大学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李伯谦任队长,开始对晋侯墓地进行发掘,前后组织了六次大规模发掘。至1998年,总共发掘了九组十九座晋侯和夫人的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
青铜器上有大量铭文,其中有6位晋侯的名字,可以与史料相联系。晋侯墓地的发现,对于晋国西周时期的历史至关重要,也及时的为正在进行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子课题“西周列王年代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晋侯墓地平面图
围绕着晋侯夫妇墓葬,尚有十多座陪葬墓,很多都已经遭到盗掘,需要进一步清理发掘,这次发掘可以说是对晋侯墓地的墓葬最后一次大规模发掘了。参加发掘的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在读研究生王力之、梁云、颜孔昭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业务人员孟耀虎、商彤流、吉琨璋等人,领队是李伯谦。
发掘伊始,李老师便给自己安排了一个工作——清理本次发掘陪葬墓中最大的一座M134。此次发掘的人员技术力量足备,作为领队是不需要亲力亲为了,但他坚持自己亲手发掘。
李伯谦与吉琨璋
M134是一座土圹竖穴墓葬,在西周也算是中型墓了,直上直下,深近10米,由墓口向下望去,如从四层楼向下看,令人晕眩。墓很深,工作人员每次上下靠梯子。梯子有硬梯和软梯,硬梯是竹木或者铝合金做的,还好使用,软梯是绳子做的,就不太容易控制了,上下时有打秋千的感觉。
无论硬梯还是软梯,在上下时都得小心翼翼,抓紧蹬实,不紧不慢。八十年代,李老师在一次下墓葬快到底部时,一不小心手滑摔下来伤了腰,至今留下了腰疼的病根。
有时候大家为了省事就干脆乘小吊车上下。小吊车是村里常见的简易独臂吊,一个电动葫芦、一根钢管、一个滑轮、一卷钢丝缆绳组合在一起,支起来,下端一个吊钩就齐了。本来是用来出土的,干活的工人们有时为了图省事,就乘小吊车下墓,脚踩在筐子里,手紧紧抓住钢丝缆绳,电闸一开,就下去了。快是快了,但却危险了,试想,稍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李老师有时候也乘小吊车上下,那是一位64岁的老人啊。我们每次看李老师乘吊车上下,心都揪起来,为他捏一把汗,惟有心里默默祈祷平安,看到平安落地或上到地面,才轻轻出口气。一次,一位来看他的朋友恰好看到这一情景,惊讶不已,责备我们不该让老师这样,我们报以苦笑。
李伯谦先生在晋侯墓地1号车马坑发掘现场
M134棺椁保存较好,随葬品也很丰富,有青铜器、玉器和漆木器,李伯谦老师每天在墓里工作好几个小时,熟练的用手铲、毛刷清理各种遗迹现象,绘制墓葬形制的平剖面图、棺椁遗迹图、随葬品平面图,坚持自己去做每一个步骤。
发掘到了后期,已经是天寒地冻,不得不在墓底生上了火炉,即使如此,仍然呵气成冰。绘图时戴着手套不方便,只能徒手进行,不时的搓搓手,缓和一下几近冻僵的手后接着工作。
在最后环节取器物的时候,所需标签都是李老师亲自动手一份份填写。最终,一份完整、清晰的考古工地发掘资料呈现在大家面前。目睹这一切,前面提到的地方上的朋友为老师的敬业精神赞叹不已!
李伯谦老师教了一辈子书,做了一辈子考古。可以说,教书育人,潜心考古,著书立说贯穿他的一生。他一生主要学术成就都体现在专著《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文明探源与三代考古论集》之内,他提出的考古学研究中的文化因素分析法在具体考古实践中正愈来愈显现和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尤其可贵的是,李伯谦老师在古稀之年,又针对青年学者写下了《感悟考古——写给青年学者的考古学读本》一书,对后学拳拳之心眷眷之情跃然纸上,读后无不为之动容。
2008年李伯谦与1988年在曲村实习的学生
李伯谦老师在考古事业上,一干就是一辈子,并且做出很大成就,而今年已是八十高龄的李伯谦老师,在业界已经是泰斗级人物了,仍然奔赴在全国考古第一线,很多重大考古现场都能看到他的影子。
2017年5月,山西博物院《晋界》讲坛请李伯谦老师登台演讲,题目是“晋国、晋文化漫谈”,再一次给大家讲解当年的晋侯墓地发掘,解读晋侯墓地,解读晋文化。讲述过程中,场内不时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这是大家送给他最好的礼物,也是对李伯谦老师最好的赞誉!
回想田野考古,一次次地发掘,一次次地充满新鲜感,那是与数千年乃至上万年的历史对话,与先人进行灵魂沟通,还可以修正文献记载中的错误,实证中国悠久的文明史,对考古人来说,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李伯谦
李伯谦先生工作照